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青海省2009-2021年猩红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省科学防控猩红热提供依据.方法 从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和预警监测信息系统中,以月/年为单位导出猩红热发病例数(率)、聚集性(突发)疫情信息和预警信号数等数据,描述分析青海省2009-2021年猩红热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9-2021年青海省累计报告4 681例猩红热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7∶1,发病率为2.22/10万~13.39/10万,其中2009年发病率最低,2021年发病率最高;不同年份、各市州猩红热发病率在0.24/10万(2019年玉树州)~22.75/10万(海东市),年均发病率最高为海东市(9.99/10万),最低为黄南州(1.07/10万),发病呈双峰,6月主高峰,11月次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91.73%(4 294/4 681),5~<10岁儿童发病例数占10岁以下儿童的80.32%(3 449/4 294),年龄中位数为5岁,以托幼儿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98.70%,其中95.15%为临床诊断病例,3.01%为确诊病例;87.20%由医院报告,7.61%由疾控中心报告.结论 2009-2021年青海省猩红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后陡然上升,防控地区以西宁市和海东市为主,5~<10岁为高发年龄组;应侧重猩红热病原学研究,以强化医疗机构对猩红热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和诊断能力,以弥合医防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