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技术
影像技术

张含光

双月刊

1001-0270

yxjs_journal@163.com

022-88112801;88113472

300220

天津市河西区洞庭路20号

影像技术/Journal Image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为公开发行科技类期刊,当前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多家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在国内外影像行业有广泛影响。本刊主要报导各种影像体系的发展状况、基本原理、相关装备和材料、生产工艺、应用技术、市场经营等,为促进影像技术和影像材料发展服务。主要读者对象是从事影像技术、影像材料开发、教学研究、生产经营、应用的技术专业人员、营销经营人员和广大影像爱好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Ⅱ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的影像特征分析

    王韵琪许传斌王昱昊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纤维瘤Ⅱ型(NF2)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诊断率,对未或已经出现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提早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NF2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分析NF2患者病变的信号特点、分布及与椎管和神经的关系.结论:NF2的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CT及MRI对于NF2患者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神经纤维瘤病Ⅱ型磁共振成像256层螺旋CT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及血流参数对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作用研究

    黄立群黄国基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信号及血流参数对原发性肝癌及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1年1月-2023年6月韶关市曲江区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科室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确诊,其中原发性肝癌48例,转移性肝癌52例,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血流信号、血流参数差异.结果:超声对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为95.83%(46/48),与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15,P<0.05),超声对转移性肝癌检出率为88.46%(46/52),与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0.695,P<0.05);原发性肝癌组瘤周血流信号、瘤内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93.75%(45/48)、91.67%(44/48),明显较转移性肝癌组75.00%(39/52)、67.31%(35/52)高(P<0.05);原发性肝动脉直径、门静脉流速、肝动脉峰值流速、肝动脉最小流速、RI各项超声血流参数与转移性肝癌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声像图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多为单发性病灶,边界清晰,超声显示为等或低回声;转移性肝癌大小、形态不一,多为等回声,边界清晰,呈"靶环征".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及转移性肝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精准反映两者血供分布情况,通过超声血流动力学参数可有效鉴别诊断两者,值得推广.

    彩色多普勒超声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血流参数血流信号

    《影像技术》征稿启事

    64页

    超声检查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中的应用价值

    张瑜赖宇婷李一君郑保奇...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采用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术的157例患者,其中20例患者术后发生胆道狭窄,选取38例无并发症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对比两组间肝右动脉峰值流速、肝右动脉阻力指数、肝右动脉加速时间及胆道超声声像,并分析超声诊断肝移植后胆道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胆道狭窄组患者术后肝右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胆道狭窄组患者与对照组的肝右动脉峰值流速及加速时间比较(P>0.05);胆道狭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各项发生率均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以肝内胆管扩张、胆管壁回声增强、胆总管管壁增厚、超声造影显示胆管壁灌注欠佳为诊断标准,超声检查诊断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79.0%.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患者采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能够为诊治提供可靠数据.

    超声检查诊断肝移植胆道狭窄

    超声造影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

    郭志勇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声造影联合乳腺钼靶X线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DI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疑似DIP患者采取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60例疑似DIP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阳性检出56例,超声造影阳性检出46例,乳腺钼靶X线检出43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67%、71.67%,联合检查阳性检出55例,阳性检出率91.67%.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对比,超声造影与乳腺钼靶X线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检查敏感度和准确度则要高于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检查(P<0.05).结论:在DIP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均有着良好优势,但是两者联合检测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超声造影乳腺钼靶X线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微血流成像技术鉴别BI-RADS 4类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

    邹慧娴朱容娟黎海芳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微小结节应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深河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60例,这些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BI-RADS 4类乳腺微小结节,所有患者均在本院进行SMI检查,以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与SMI技术在辅助诊断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方面的价值,特别是对血流情况的评估,分析两种方法对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诊断价值.结果: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36例和恶性组24例.经SMI技术对BI-RADS 4 类乳腺微小结节进行分级调整,其中良性病例有24例因血流较少而降至3类,3例因血流丰富而提高至5类;恶性病例有1例因血流较少而降至3类,16例因血流丰富而提高至5类;超声及SMI技术检测良、恶性病灶组间血流级别分布差异比较,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法检测60例患者中有36.67%(良性6例、恶性16例)为血流丰富者,而SMI法中有63.33%(良性19例、恶性19例)为血流丰富者,相比较明显增多,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533,P=0.003);彩色多普勒技术鉴别乳腺微小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3.33%.而SMI的敏感度为83.33%,特异度为91.67%,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RADS 4类乳腺微小结节应用SMI技术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乳腺微小结节超微血流成像技术良恶性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