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雷寒

月刊

2095-1485

zhyxjyts@126.com

023-68485014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指标体系构建

    何雨珊缪洪明刘国祥张立立...
    53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指标体系,用于培训实践,提高培训质量。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小样本专家访谈初步确立考核指标体系,而后采用德尔菲法对40名熟悉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的专家进行咨询,并根据专家意见对考核指标体系修改后再咨询,直到所咨询专家意见基本一致。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权。使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35名专家对各指标的认同率达到90%以上,意见基本一致;各指标权重变异系数(W值)为0。00~0。15,集中程度较高。最终构建了一套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考核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结论 该考核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效果提供了保障,通过发挥"以评促建、以评促导"作用,提高了医学院校青年教师规范化培训质效。

    医学院校青年教师培训考核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军队卫生系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设计及实践研究

    邵垌仁李民杨勇
    539-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医师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总体框架下,结合基层军医培养实际,需要建立包括培训内容与标准、过程性考核及结业考核等内容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本研究总结了国家住培制度实施的经验并从现实保障需求、体系设计背景等方面对建立军队住培制度的现实需要进行深层次分析,总结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形成了适合军队住培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结合培养目标明确了拟制培训方案的具体要求,明确了组织管理、计划拟制及考核评定等具体措施,为制度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引。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设计措施

    亚专业分区形势下新型急诊医学住培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陈小雄蒋袁娟向强沈亚静...
    543-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专业分区形势下新型急诊医学住培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教学效果。方法 30名急诊专业住培生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人。试验组采取亚专业分区模式教学,对照组接受传统带教;采用SPSS 26。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比分析两组学员在人口学变量、培训考核成绩、教学反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学员在年龄、性别、学历、临床工作年限等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员在重庆市结业考核成绩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结业考核前科内模拟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20±2。83)vs。(89。73±3。01),P<0。001];教学反馈调查结果显示,两组对独立值班的信心和教学满意度都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对急诊亚专业发展的认同度高于对照组,同时在科研和自身发展方向定位上也优于对照组。结论 亚专业分区形势下新型急诊住培教学模式更利于急诊医学的长远发展,建议在急诊住培教学中进一步推广验证。

    亚专业分区急诊住培教学模式

    麻醉住培医师的认知负荷变化对高保真情景模拟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裴皓玉胡弋王丽代娟...
    548-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麻醉住培医师的认知负荷变化对高保真情景模拟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11月某三甲医院87名麻醉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麻醉住培生分为A、B、C组,从麻醉危机资源教学案例库抽取3个病例,采用交叉设计控制培训案例次序,分别对3组麻醉住培医师进行高保真模拟培训,每轮培训由训前指导、模拟教学和培训后总结分析3部分组成。3轮模拟教学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认知负荷、焦虑状态、考核成绩和非技术技能评价。采用SPSS 20。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 3组住培医师在第一轮模拟培训期间的认知负荷、焦虑评分均高于第二、三轮,第一轮考核成绩[(87。07±5。66)、(88。38±5。41)、(89。07±6。17)]低于第二轮[(95。69±2。29)、(96。10±2。08)、(96。07±2。60)]和第三轮[(96。34±1。45)、(96。38±1。50)、(96。17±1。73)]的考核成绩;第一轮的非技术技能评分[(37。24±7。58)、(38。69±7。27)、(39。24±8。74)]也分别低于第二轮[(46。17±5。55)、(47。07±5。59)、(47。59±6。74)]和第三轮[(47。17±5。21)、(48。48±5。38)、(48。24±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同一模拟案例中,第一轮培训学员的认知负荷和焦虑也高于第二、三轮的学员,考核成绩和非技术技能评分低于第二、三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次情景模拟培训麻醉学员具有较高的认知负荷和焦虑水平,并降低学习效果;多次模拟训练可以减轻学员的认知负荷和焦虑。

    认知负荷理论高保真模拟麻醉住院医师培训学习效果焦虑状态

    模拟医学在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黄艰王默然李玲甯交琳...
    55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麻醉临床轮转期间,模拟医学对提高麻醉规范化培训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新入科的麻醉住培住院医生36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拟培训组,每组18人。入科后,首先接受1周的入科培训,对照组学员接受无菌技术等知识的学习、观看中心静脉穿刺、气管插管、椎管内穿刺、神经阻滞等操作视频;模拟培训组则在模拟手术室内,采用智能模拟人、操作模块等进行上述培训。轮转1个月后,对学员进行无菌技术、有创操作、爱伤观念等考核,并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学员自我评价及带教教师评价。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椎管内穿刺的操作流程,模拟培训组均优于对照组[(74。16±2。35)vs。(76。05±1。89);(20。22±1。43)vs。(18。61±1。78);(23。17±0。78)vs。(21。11±1。13)];深静脉穿刺和椎管内穿刺的整体得分,模拟培训组优于对照组[(22。78±1。68)vs。(20。83±1。42);(23。28±0。75)vs。(21。83±1。09)];神经阻滞操作手眼协调及操作时间,模拟培训组优于对照组[(15。78±1。38)vs。(14。33±1。51);(15。28±1。30)vs。(13。39±1。40)]。结论 模拟医学培训可显著提高麻醉住院医师进入临床轮训的岗位胜任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

    模拟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岗位胜任能力

    循证医学在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刘嘉朱丽丹高世春刘焕凤...
    560-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就是遵循现有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决策的科学,它的核心就是临床决策受益于最佳的研究证据。将循证医学方法与传统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融合,能加强规培学员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培养,提升规培教学质量,为血液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血液科住院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循证医学

    前置基础课程教学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研究

    林勇孙珊珊张樨吴友莉...
    56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前置基础课程教学在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本基地自主设计构建了以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为主干的前置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开展各年级学员小讲座和导师系统授课2个层次的理论教学,以及取材教学及病例教学2个维度的实践操作培训,探索出以"讲教结合、实践操作、归纳总结、考核评估、回顾反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理论结业成绩为(458。80±17。60),实践结业成绩为(415。40±19。30),高于对照组的(444。50±20。90)和(398。80±2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2019至2021级28名学员实施效果反馈调查显示,学员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达96。43%。该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应用为临床病理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诊断病理学规范化培训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基于MDT的小班授课在普通外科住培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王帅杜广胜彪丹蔡瑜娇...
    568-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结合小班授课对普通外科住培医师获取专业知识、掌握临床技能以及整体学习体验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至8月在普通外科轮转的2021级住培医师共60名,分为MDT教学组(n=30)和传统教学组(n=30)。所有住培医师在入科前进行一次理论测试及Mini-CEX技能考核,并比较两组入科前的理论测试成绩及Mini-CEX技能考核成绩。随后进行分组教学,其中MDT教学组针对胃肠道肿瘤采用MDT模式进行小班授课;传统教学组即以传统的"一带一"方式进行日常教学。住培轮转结束时,比较两组住培医师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考核情况以及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住培医师在入科前的理论考核成绩及Mini-CEX技能考核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MDT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88。15±3。45)相对于传统教学组(72。25±4。36)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DT教学组Mini-CEX技能考核成绩(86。35±2。24)相对于传统教学组(76。28±3。92)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MDT教学组住培医师对MDT小班授课教学满意度更高,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也更好。结论 基于MDT模式的小班授课有利于提高普通外科住培医师胃肠道肿瘤的规范化培训质量,且住培医师的接受度更高,是住培教学有益的尝试。

    MDT小班教学住培带教普通外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巩奕彤邹丽琴赵平刘忠伟...
    572-5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2022年度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模拟及正式测试成绩,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模拟测试有效性,提出提高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的对策。方法 对2022年度202名住院医师的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收集住院医师的性别、学历、人员类型、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执医考试")通过情况以及模拟测试成绩等资料进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SPSS 23。0、GraphPad Prism 8进行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Fisher确切概率法,筛选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02名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其中分数在90~99分的考生人数最多,<70分的考生人数最少;通过执医考试的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高于未通过者(t=2。87,P=0。005),3次模拟测试及格的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均高于模拟测试未及格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二模成绩、三模成绩、执医考试通过情况是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的独立影响因素(R2=0。236,(R)2=0。201,F=6。60,P<0。05);相关分析显示,3次模拟测试均与最终成绩具有一定正相关性(r=0。189、0。373、0。311,P<0。05)。结论 提高执医考试通过率、加强考前模拟测试有助于提升年度业务水平测试成绩。同时,加强不同类型学员同质化管理、提高各层级重视力度和积极性、加快题库建设等措施,全面提升培训质量。

    住院医师年度业务水平测试影响因素

    陆军军医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专刊序言

    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