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雷寒

月刊

2095-1485

zhyxjyts@126.com

023-68485014

400016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Research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原刊名《医学教育探索》,是医学教育专业期刊,杂志主要反映国内外最新医学教育动态、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医学领域内的社会、心理、伦理和法律等内容。传播医学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引导学术研究,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者、读者遍及我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洲的部分地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同伴教育结合知识模块化教学在生理学中的应用

    刘妍妍王然王秀丽商庆龙...
    77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结合知识模块化教学在生理学中的应用,观察其教学效果,以探索更适合生理学的教学模式。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8日至6月30日开设生理学课程的某大学2022级临床专业本科共8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抽取44人为试验班,45人为对照班;试验班采用同伴教育结合知识模化教学,对照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比较两班学生的任务点完成率、期末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来评价两种教学的应用效果。采用SPSS 19。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期末考试成绩方面,试验班和对照班客观题成绩分别为(43。04±3。25)分和(40。24±8。64)分;主观题成绩分别为(44。49±2。80)分和(39。21±5。71)分;卷面成绩分别为(87。53±4。24)分和(79。40±12。08)分;3项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学习自主性方面,预习微视频观看率、问题讨论参与率、单元自测参与率、课后作业完成率4项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班学生普遍认为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论 同伴教育结合知识模块化教学能有效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及综合能力。

    同伴教育生理学知识模块教学评价

    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设计与探索

    詹晓妮温歌华邢佳鑫宣金锋...
    782-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模式多局限于实验操作,无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胜任力,因此寻求创新的教学培养模式迫在眉睫。目前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存在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教学和考评模式单一、与实际应用脱节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设计方案,将课程植入于模拟案件框架中,并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小组讨论学习方式,以期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通过对部分章节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改进发现,与接受传统教学比较,该教学模式下学生完成规定实验操作用时平均缩短4 min,理论课考试案例分析题平均得分提升1。5分,并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岗位胜任力均得到提升,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岗位胜任力法医物证学实验教学

    《国际疾病分类》教学改革探索与效果评价

    唐路陈佳旭佘颖谢冰珏...
    787-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国际疾病分类》本科教学中的改革实践与教学效果。方法 分别选取重庆医科大学2018级和2019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前者采用以讲义为基础的教学,后者采用翻转课堂联合CBL。教学结束后,通过理论考核、实操技能考核进行学习效果评价。采用R3。6。3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结果 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分布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227;χ2=1。77,P=0。183)。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84±8。97)分 vs。(76。01±8。65)分,P=0。140]。试验组ICD编码正确率[(94。34±3。22)%vs。(91。36±2。79)%,P=0。006]、每日人均编码份数[15。41(7。90,40。97)vs。7。22(2。33,8。83),P=0。006]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实操技能水平更好。结论 翻转课堂联合CBL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国际疾病分类

    朋辈巴林特式小组对三年级长学制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研究

    林雪莹周罗林刘浩辉桑然...
    791-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朋辈巴林特式小组对三年级长学制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影响,为有效提升其人文素养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方法 研究对象为90名本科三年级的长学制中医学生。在2019年6月至8月的临床实践期内,朋辈组长组织研究对象在各个实践基地开展朋辈巴林特式小组。在开展前后发放《大学生共情能力量表》进行测量,同一研究对象前测、后测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描述,利用SPSS 22。0对干预前后的总分和各维度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临床实践期结束后对7名朋辈组长和组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材料采用传统内容分析法分析。对同一受试对象前测、后测的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得到有效样本63份,共情能力后测总分(118。00±11。98)与前测总分(117。38±12。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P=0。661,P>0。05),各维度中反向理解后测(9。06±1。97)较前测(8。57±2。15)得分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41,P>0。05)。质性研究内容经开放性编码获得10个分类,提示朋辈巴林特式小组的作用和不足。结论 朋辈巴林特式小组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提高可能具有积极作用,相较传统巴林特小组其覆盖面更广、亲和力更高、机动性更强,但该小组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巴林特小组朋辈教育共情能力医学人文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传染病学教学改革

    雷宇刘毅李世颖蔡大川...
    796-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学习国际先进教学经验,推进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升级。通过分析重庆医科大学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传染病学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语言模式等方面的难点和挑战,在传染病学教学实践中从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探索语言模式等方面入手,通过加深院系合作、加强师生交流、注重师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模式,探索了更适合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的传染病学教学模式。

    传染病学教学改革教育中外合作办学

    沉浸式教学结合闭环式考核在呼吸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马雪梅梁姗姗林杨李树民...
    800-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沉浸式教学结合闭环式考核在呼吸内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到呼吸内科实习的1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进科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沉浸式教学结合闭环式考核。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理论、临床诊疗和操作技能、共情能力、教学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临床诊疗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学生共情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83±6。71)分 vs。(61。08±6。32)分;t=15。60,P<0。001]。观察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对疾病的综合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独立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6个方面的认可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沉浸式教学结合闭环式考核有利于提高呼吸内科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改善临床教学效果。

    沉浸式教学实施过程闭环式考核呼吸内科教学实践

    医学辩证法结合以教材为基础的问题导向教学在血液病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李昱瑛谭业辉孙京男杜忠华...
    804-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辩证法结合以教材为基础的问题导向教学在血液病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以2022年至2023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血液科实习的100名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医学辩证法结合以教材为基础的问题导向教学。对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成绩、课堂表现、综合能力及教学满意度进行考核。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观察组学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4。26±5。35)分、(92。68±4。72)分,对照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6。16±5。42)分、(81。52±5。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学生认为在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自学能力、提高对疾病的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语言及组织表达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等综合能力方面的认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实用性、教学理论阐述清晰、教学目标突出等方面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辩证法结合以教材为基础的问题导向教学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考核成绩,同时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临床诊疗思维。

    医学辩证法以教材为基础的问题导向血液病学教学方法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对内科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及实习效果的影响

    李香风关玉霞余旻虹何叶...
    808-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提高内科实习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实习效果的作用。方法 便利选取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内科实习的本科护生153人,按实习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76人)及试验组(7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试验组采用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结果 试验组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325。03±32。09)分,对照组为(306。13±33。0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生的出科操作考试成绩[(96。94±1。79)分]及理论成绩[(90。23±9。17)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4。74±3。24)分、(86。68±11。95)分];试验组护生满意度[(187。91±14。50)分]高于对照组[(180。08±13。35)分]。结论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育理论有助于提高实习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满意度、临床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提升了内科临床护理教学效果。

    布鲁纳结构主义理论评判性思维实习护生满意度

    "4C"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在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刘春香刘丽欢邱玲范葵娣...
    814-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4C"教学和Gibbs反思循环联合应用于泌尿外科护理临床教学并探讨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实习的6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确定试验组35名护生进入二、三病区,对照组33名护生进入一、四病区。试验组护生通过"4C"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进行临床教学,包括联系、概念、实用练习和总结4个教学步骤,并定期召开反思讨论会。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教学,涵盖入科教育、集中理论培训、操作示范和出科考核等内容。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护理岗位胜任力、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结果 实习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分别为(227。37±12。91)分和(207。09±16。27)分;护理岗位胜任力得分分别为(156。66±12。49)分和(138。06±17。23)分。试验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t=5。71,P<0。001)、护理岗位胜任力(t=5。12,P<0。001)、理论成绩(t=3。03,P=0。004)和操作成绩(t=4。88,P<0。00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4C"教学联合Gibbs反思循环可有效提高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护理岗位胜任能力,帮助护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和专科技能。

    "4C"教学Gibbs反思循环泌尿外科护理教育

    定时双向质量反馈联合巴林特小组对心内科护士核心能力提升的效果研究

    李倩瑜王晓红梁立雯
    819-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定时双向质量反馈联合巴林特小组对心内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提升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7月本院心内科118名护士作为观察对象,依据不同教学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9名护士采用定时双向质量反馈教学,研究组59名护士采用定时双向质量反馈联合巴林特小组开展教学。对比分析两组护士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护士核心能力、共情能力及护理满意度。采用SPSS 22。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干预2个月后,研究组护士的理论成绩[(94。23±4。36)分 vs。(91。54±3。14)分]和实践成绩[(98。67±1。08)分vs。(97。54±1。2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共情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定时双向质量反馈联合巴林特小组开展教学效果良好,有利于提升心内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共情能力,护理质量满意度佳,值得应用于临床教学。

    双向质量反馈巴林特小组心内科护士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