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学杂志
医学信息学杂志

王青

月刊

1673-6036

jmi@imicams.ac.cn

010-82328674,82328671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信息学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telligenceCSTPCD
查看更多>>医学情报刊物。主要报道图书情报工作方法、理论、经验、新技术、服务效果等。着重介绍国外有关资料及学术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人工智能的儿童抗菌药物超适应证评估系统设计与应用

    陆昕玥朱珠赵永根朱正怡...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建立抗菌药物超适应证评估系统,提升儿童抗菌药物管理水平.方法/过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电子病历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后结构化处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模型和用药规则知识库,分析患儿用药特征数据,构建抗菌药物超适应证评估模型;设计并实现评估系统,为医生提供较准确的处方智能审核提示.结果/结论该系统对37 372例患儿进行用药评估,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的用药决策参考,满足了医院对儿童抗菌药物超适应证管理的需求.

    抗菌药物管理超适应证用药人工智能临床辅助决策系统

    居家护理场景下用户护理需求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张卓越杨天赋左美云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探讨应用深度学习模型在居家护理场景识别用户需求文本中的护理需求实体,以期通过自动化手段精准识别用户需求,为提升居家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过程选取560条用户护理需求文本客观数据,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对文本中的护理需求实体进行分类标注,采用BERT-BiLSTM-CRF模型进行实体识别,通过消融实验验证模型效果,分析实验结果,评估模型性能.结果/结论BERT-BiLSTM-CRF模型实体级别微平均准确率、召回率、F1值分别为0.752 9、0.775 8、0.764 2,表明该模型可以为居家护理场景下自动化挖掘用户需求、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和提高护理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居家护理命名实体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护理需求

    主动健康理念下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

    丁佳俊李建华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构建以主动健康为主要特色的社区居民健康管理系统,解决当前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存在的缺乏连续动态跟踪与个性化干预手段等问题.方法/过程综合运用多生理参数采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健康预警,通过制定并实施保健处方,进行主动健康干预.系统能够连续动态地跟踪社区居民个体的生理指标,实现社区健康管理的个性化和精准化.结果/结论该系统有效提供了连续动态的健康监测服务,有助于对健康风险进行精准评估与预测,其主动健康特色对社区居民个体及整个社区的健康管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主动健康健康管理大数据分析健康预警保健处方

    数智时代医学图书馆助力教学与科研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蒋毅萍蔚梁震天黄晓容夏旭...
    86-8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探讨推动医学图书馆数智化服务进程.方法/过程基于智慧图书馆在学科服务领域的应用现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从数智服务、资源集成化、教学可视化和科研服务自主化4个维度,梳理医学院校智慧图书馆助力教学、科研的创新举措与实践探索.结果/结论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智慧管理等技术手段,可提升医学图书馆的运营效率、服务质量、科研服务水平,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医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智能机器人Uibot

    新医科背景下的智能思政研究——以"计算机导论"课程为例

    孙月萍侯丽刘燕康宏宇...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培养兼具医学与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思政要素全面融入医学生数据素养教育体系.方法/过程以医学生数据素养教育智能思政为目标,设计一种融合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支架式教学理念的多元融通智能思政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中,通过学评融合收集两年教学反馈信息.结果/结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元融通智能思政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可为后续医学生数据素养培育中的智能思政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智能思政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支架式教学理念医学生数据素养培育学评融合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医学信息素养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应用

    杨晓雯丁竞竞季汉珍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意义探讨医学信息素养教师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态度和认知,以期为其专业发展、人工智能应用推广以及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过程选取教授医学信息素养课程的9名任课教师,基于"科技-组织-环境"框架,通过专家访谈和解释现象学质性研究方法,研究其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态度和认知.结果/结论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为医学信息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也带来了新挑战,提出增强技术接受度和易用性、加强组织支持和资源投入、充分发挥政策和社会因素作用等对策建议.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医学信息素养教师专业发展科技-组织-环境框架(TOE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