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辛映继

半月刊

1006-1959

yxxx1987@126.com

029-82213414,82250088-8701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大厦12层

医学信息/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本计算机医学应用的杂志。该杂志主办刊的方向上始终走在学术质量的前沿,突出最新的医学信息、科技信息,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术上的应用价值,将《医学信息》杂志办成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的高质量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上海市某区2018-2022年精神障碍患者患病情况分析

    周宇张盼盼王颖王丰...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8-2022年上海市某区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及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提取上海市某区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录入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计算2018-2022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报告患病率、管理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律服药率、病情稳定率以及社会参与率等指标,并运用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2022年底,上海市该区登记在册的精神障碍患者共13 540例,报告患病率为5.096‰,规范管理率为98.52%,规律服药率为63.29%;2018-2022年,报告患病率(F=33.883,P<0.01)、服药率(F=11 383.087,P<0.01)、规律服药率(F=205.675,P<0.01)、病情稳定率(F=44.448,P<0.01)以及社会参与率(F=20.278,P=0.02)均有随年度增加而增高的线性趋势.结论 2018-2022年,上海市该区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率、治疗率和规律服药率等均逐年升高,该区在降低报告患病率的同时,应加强对患者的管理,提高规律服药率以减少患者病情复发的可能.

    精神障碍精神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基于K-BERT的中文妇产科电子病历实体识别研究

    张由李舫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利用预训练模型进行中文妇产科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时,BERT缺乏一定的医疗领域专业知识而导致其识别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预训练模型 K-BERT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K-BERT-BiLSTM-CRF.通过K-BERT预训练模型获取包含医学背景知识的语义特征向量,利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与条件随机场(CRF)提取上下文相关特征并且解决标签偏移问题,完成实体识别.利用真实妇产科医疗电子病历数据集进行训练,K-BERT-BiLSTM-CRF模型的F1值达到了 90.04%.实验表明,相比一般BERT的模型,K-BERT-BiLSTM-CRF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在中文妇产科电子病历领域上的表现更优异,识别效果更好.

    K-BERT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妇产科电子病历命名实体识别

    外周血NK细胞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性的Meta分析

    李晓靖周永明李洋朱文伟...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相关性.方法 全面检索PubMed、Springer Link、OVI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 Med)、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WAN FANG)等,查找关于NK细胞与ITP相关的研究,利用Review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项病例对照研究,共有514例研究对象,其中ITP组302例,对照组21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K细胞水平与ITP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MD=-5.58,95%CI:-8.00~-3.15,P<0.000 01);亚群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NK细胞水平与新诊断ITP存在明显相关性(MD=-4.89,95%CI:-9.39~0.39,P=0.03).结论 外周血NK细胞水平与ITP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靶向异常的NK细胞可能对ITP的发生、发展具有影响,为其治疗方案提供了理论基础.

    NK细胞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耐受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急性肾损伤文献计量学分析

    卢敏张开倩雷雨萌张营营...
    7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急性肾损伤领域进行研究,分析急性肾损伤的研究热点及现状,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Web of Science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的急性肾损伤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6.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收集文献41 912篇文献,发文量呈逐年升高趋势;有158个国家、3112期刊参与急性肾损伤领域的研究,其中主要研究人群在美国及我国,Ronco C、Bellomo R、Kellum JA、Devarajan P为重要核心作者;研究机构以大学和医院为主,其中哈佛大学、匹兹堡大学为重要成员之一;发文量排名前3的期刊为Kidney International、PLoS One、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nal Physiology;高频关键词为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局、病因、基础研究、预后或预测风险因子及透析替代治疗研究,突增关键词有心脏衰竭、炎症、病理生理、保护、预测、预后等.结论 急性肾损伤近年持续被重视,研究热点从肾脏替代治疗、危险因素筛选、基础实验转至不同病因中的病理生理、保护因素、预测指标的演变,对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保护因素及预后评估仍为研究热点和难点.

    急性肾损伤文献计量学WebofScience数据库CiteSpace

    基于CiteSpace的青少年脊柱侧弯康复治疗的可视化分析

    谢素梅杨鑫许佳丽巴丽...
    8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康复治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未来参与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Web of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发表的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康复治疗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运用CiteSpace(6.1.R2)与Excel软件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以及数据表格图.结果 检索完成后共筛出347篇文章,其中英文文献239篇,中文文献108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以Negrini S与周璇为代表的团队.高频关键词分析显示有青少年、脊柱侧弯、呼吸作用、锻炼疗法、耐力训练、体态调整控制、Cobb角、支具疗法、运动、保守治疗、生活质量等方面,且支具疗法、运动、Cobb角、保守治疗、生活质量可将成为未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热点及趋势.结论 从近20年已经发表的文献里可看出,青少年脊柱侧弯的康复治疗方式当前还处于进行发展中,而未来可进一步加强跨地区之间合作研究.

    脊柱侧弯青少年脊柱侧弯康复治疗

    miR-660-5p靶向TET2促进乳腺癌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张秀娟何莉莉田蜜李新...
    95-10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R-660-5p/TET2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节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1月-2022年6月荆门市人民医院65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和邻近正常组织样品,qPCR实验检测miR-660-5p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分析miR-660-5p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CCK8、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方法检测miR-660-5p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蛋白质印迹实验明确miR-660-5p与TET2的关系;Western blot、CCK8和Transwell实验明确miR-660-5p通过靶向TET2调节乳腺癌的进程;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660-5p/TET2是否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动物成瘤实验证明敲低miR-660-5p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结果 miR-660-5p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且miR-660-5p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P=0.003),晚期TNM分期(P=0.009)和血管浸润(P=0.018)密切相关;敲低miR-660-5p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TET2是miR-660-5p的直接靶标,干扰TET2可以部分逆转敲低miR-660-5p对乳腺癌细胞恶性潜能的抑制作用;miR-660-5p下调TET2并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敲低miR-660-5p可抑制体内肿瘤生长.结论 miR-660-5p通过靶向TET2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促进乳腺癌的进程,可能是治疗乳腺癌的潜在靶标.

    乳腺癌miR-660-5pTET2PI3K/AKT/mTOR信号通路

    PKC δ与MALT1对HIV-TB共感患者细胞免疫应答的作用

    李邦跃李黎钟雪梅邹小广...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HIV-T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KCδ与MALT1对Th17细胞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8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HIV-TB共感患者4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后分为空白对照组和B106组[PKCδ抑制剂(B106)处理细胞]、MI-2组[MALT1抑制剂(MI-2)处理细胞]、B106+MI-2组[PKCδ抑制剂(B106)与MALT1抑制剂(MI-2)共同处理细胞]3个试验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17、IL-23、IFN-γ、TNF-α、IL-10以及IL-22的水平及运用qPCR检测MALT1、Iκbα、P65以及IL-17、IL-23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PKCδ与MALT1对HIV-TB共感患者中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 3个试验组中Th17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试验组中IL-6、IL-17、IL-23、IFN-γ、TNF-α、IL-10以及IL-22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试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试验组中IL-17、IL-23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06组MALT1、P65表达低于对照组,Iκbα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2组Iκbα表达高于对照组,P65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106+MI-2组与其他2个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制PKCδ或MALT1可拮抗HIV-TB共感患者的Th17细胞数量下降,抑制HIV-TB的炎症反应,抑制SYK/PKCδ/CARMA1-Bcl10-MALT1(CBM)复合物通路,可通过抑制NF-κB炎症通路拮抗HIV-TB的炎症反应.

    艾滋病结核病艾滋病与结核病双重感染蛋白激酶Cδ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异位基因1

    应用唑来膦酸预防实体瘤骨相关事件的疗效及生存研究

    张克斌杜杰彭英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唑来膦酸(ZOL)前瞻性早期干预实体瘤骨转移、骨相关事件(SREs)的疗效,及对无骨转移、无SREs生存期(TTPS)、总生存期(O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2月165例在本院治疗结束的患者,按照随机1:2法分为观察组55例,为治疗结束即使用ZOL预防骨转移的患者,对照组110例为同期治疗结束的、不使用ZOL、定期随访的患者.观察两组骨转移及及SREs发生的比率及与生存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骨转移3例(5.45%)、SREs2例(3.6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6例(23.85%)、19例(1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ST)经Log-rank法比较无差异.观察组1~5年的TTPS和中位无骨转移生存期(MPST)分别为87%、62%、31%、13%、0和29.0个月(95%CI:25.371~32.629),与对照组的78%、55%、27%、2%、0和26.0个月(95%CI:21.717~30.2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5,P--0.040).结论 尚未发生骨转移的实体瘤患者,在抗肿瘤专科治疗结束后,早期使用ZOL预防治疗,能使骨转移、SREs减少,TTPS延长.应用ZOL预防实体瘤骨转移、SREs有效,对无进展生存有益.

    实体瘤骨转移唑来膦酸骨相关事件无SREs生存期

    早期IL-12p70、CAR、PCT联合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罗辉黄高明尹纯林孙远松...
    115-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白介素12p70(IL-12p70)、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CAR)、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与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及对非轻症胰腺炎的早期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外科2021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2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修订后的亚特兰大分类将其分为轻症组(48例)和非轻症组(54例),比较两组入院时IL-12p70、CAR、PCT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相关性分析探究上述指标早期联合检测对AP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性别、发病原因、年龄、血压、BMI、S-AMY、Ca2+、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轻症组入院时的IL-12p70、CAR、PCT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ROC曲线显示,IL-12p70、CAR、PCT早期预测非轻症AP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762、0.927,三者并行检测可以将检测的灵敏度提升到0.996,特异度达0.998.相关性分析显示,早期IL-12p70、CAR、PCT三项指标与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呈正相关(r=0.603、0.420、0.669).结论 早期检测IL-12p70、CAR、PCT 在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三种方法联合使用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急性胰腺炎白介素12p70C反应蛋白与血清白蛋白比值降钙素原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杜慧刘昕
    120-12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IBC-NST)病灶双模态超声征象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2023年1月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的IBC-NST患者原发病灶的常规超声(US)、超声造影(CEUS)征象资料252例,根据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转移组(n=148)和非转移组(n=104).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建立单模态及双模态超声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种预测模型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转移组与非转移组间的病灶大小、微钙化、Adler血流分级、位置、增强后边缘放射状汇聚、增强后病灶范围变化、穿支血管和灌注缺损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US与CEUS联合诊断时,得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Logit(P)=-3.870+1.875Adler血流分级+1.112灌注缺损+1.667穿支血管+1.820增强后病灶范围变化,其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的ROC 曲线下面积(AUC)(0.874)与 US(0.689)、CEUS(0.8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44,P<0.05;Z=2.887,P=0.004).双模态超声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PPV和NPV均高于US、CEUS单模态超声预测模型,预测效能最佳.结论 US、CEUS联合的双模态超声预测模型对IBC-NST早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后的评估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常规超声超声造影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