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医学信息

国家卫生部信息化管理领导小组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医药信息学分会 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辛映继

半月刊

1006-1959

yxxx1987@126.com

029-82213414,82250088-8701

710043

西安市新科路1号东兴大厦12层

医学信息/Journal Medical Inform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一本计算机医学应用的杂志。该杂志主办刊的方向上始终走在学术质量的前沿,突出最新的医学信息、科技信息,充分发挥期刊在学术上的应用价值,将《医学信息》杂志办成具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的高质量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载吡柔比星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何耀强陈焕伟杨少苏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载吡柔比星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1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93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载吡柔比星微球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吡柔比星+碘油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临床总有效率、甲胎蛋白(AF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PFS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2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随访6、18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F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疼痛和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TACE相比,载药微球搭载吡柔比星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更好,可延长患者原发性肝癌,提高患者生存率,同时胃肠道反应更轻.

    载吡柔比星微球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阿帕替尼原发性肝癌

    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刘北夏海龙焦燕张慧敏...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FPR)与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初诊MM患者100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出FPR最佳截断值.按照FPR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FPR组(56例)和低FPR组(44例).比较两组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并对影响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ROC曲线的最佳截断值为0.0168.高FPR组与低FPR组间ISS分期、β2-MG、血红蛋白、血清钙、骨髓浆细胞比例及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ISS分期、FPR、白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及4个疗程后疗效是初诊MM患者OS和PF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ISS分期、FPR、白蛋白、4个疗程后疗效是初诊MM患者PFS独立危险因素(P<0.05).ISS分期、FPR、白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及4个疗程后疗效是初诊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PR是影响初诊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FPR提示预后不良.

    多发性骨髓瘤FPR预后

    合成MRI联合3D-ASL在阿尔兹海默病诊断中的价值

    童玉洁翟冬枝李真真刘华...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成磁共振成像(SynMRI)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序列在AD中双侧海马定量值的变化,研究二者联合对阿尔兹海默病(AD)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6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经临床诊断为AD患者24例作为阿尔兹海默病组(AD组),同时按照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条件下从健康体检者中纳入2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健康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者均在3.0T GE MRI扫描仪上进行MAGiC序列和3D-ASL序列扫描,选取双测海马作为感兴趣区(ROI),并分别测量其感兴趣区的T1、T2、PD及CBF值,并且所有受试者均获得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记录AD组与HC组双侧海马值,并与MMSE评分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D组患者与HC组之间双侧海马的T1值及P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的T2值高于HC组,而CBF值低于HC组(P<0.05);AD患者随着MMSE评分的降低,双侧海马的T1值、T2值升高、CBF值降低(P<0.05).结论 合成MRI联合3D-ASL 对AD患者双侧海马区域具有很好的定量价值,可以对AD进行早期诊断.

    阿尔兹海默病合成MRI3D-ASL弛豫值脑血流量

    转染 GKN2 基因对 CD44(+)SGC7901胃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

    胡皓彬凌晖蔡志宏肖萍...
    140-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胃动蛋白2(GKN2)高表达对CD44(+)SGC7901胃癌干细胞(GCSCs)的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技术(MACS)从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分选CD44(+)SGC7901 GCSCs,免疫荧光测试分选效率;将GKN2高表达腺病毒载体转染入GCSCs,Western Blot验证转染后GKN2的表达情况;CCK8、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观察GKN2高表达对人GCSCs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D44(+)SGC7901 GCSCs经免疫磁珠分选后数目大幅增加;CCK8增殖实验显示,GKN2转染组在450 nm处的OD值均低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组(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GKN2高表达组迁移及侵袭至下室的细胞数均低于未转染组及空载体组(P<0.05).结论 GKN2高表达能抑制CD44(+)SGC7901 GCSCs的增殖,且能抑制其迁移及侵袭能力.

    胃癌胃癌干细胞GKN2

    静脉溶栓前脑白质疏松程度与AIS患者术后HT及短期预后的关系

    刘宏何明方吴政俊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前脑白质疏松程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术后出血转化(HT)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共288例,根据是否发生HT和预后情况分别分为伴HT组(242例)和无HT组(46例),预后良好组(166例)和预后不良组(122例),比较伴HT组和无HT组、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临床特征,评价术后HT及90 d预后不良与静脉溶栓前脑白质疏松程度的关系.结果 伴HT组和无HT组中重度脑白质疏松患者比例、D-二聚体(D-D)水平及尿比重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年龄、基线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HT比例、基线随机血糖水平、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尿糖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合并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和D-D水平是AIS患者静脉溶栓术后H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线NIHSS评分和白血胞计数(WBC)是AIS患者静脉溶栓术后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IS患者静脉溶栓术后是否HT与合并中重度脑白质疏松和D-D水平密切相关;另外,基线NIHSS评分高和高WBC计数的患者往往提示短期预后不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出血转化预后脑白质疏松

    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门丽影栾晓倩严治涛
    150-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月-12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147例非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有无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分为AKI组(20例)及无AKI组(1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入院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在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AKI组入院血糖、SHR、既往PCI的比例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比值预测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和0.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预测截断值分别为7.3和1.200.使用Medcalc软件进一步比较入院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发生AKI的受试者工作曲线,结果示两者预测价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结论 入院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非糖尿病患者发生AKI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入院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比值的预测价值基本相同.

    入院血糖应激性高血糖比值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肾损伤

    槐杞黄颗粒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培陈竹李灵芝肖尧侥...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槐杞黄颗粒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47例住院期间确诊为PN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3).对照组仅予以醋酸泼尼松治疗,观察组予以醋酸泼尼松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周后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血小板、血总胆固醇、血白蛋白、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免疫球蛋白(IgA、IgM、IgG)、淋巴细胞亚群计数指标(CD3+、CD3+CD4+、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白蛋白、IgG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尿蛋白/尿肌酐比值、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D-二聚体、抗凝血酶原Ⅲ、IgA、IgM、CD3+、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降低PNS患儿尿蛋白水平,提升白蛋白,维持免疫球蛋白IgG正常水平,改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从而改善患儿高凝状态,且安全性较高.

    肾病综合征槐杞黄颗粒凝血功能免疫功能

    内分泌治疗在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病理特征阴性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侯亚坤黄新周星宇陶宁...
    158-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局限性高危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同时满足病理分期<T3、淋巴结阴性、切缘阴性、脉管侵犯阴性及术后即刻患者PSA降至<0.1 ng/ml患者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22年12月行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且术后病理特征同时满足病理分期<T3、淋巴结阴性、切缘阴性、脉管侵犯阴性及术后即刻患者PSA降至<0.1 ng/ml的90例局限性高危型前列腺癌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内分泌治疗(RP+ADT)组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随访(RP)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总生化复发率、1年、2年、3年生化复发率、PSA无进展生存期,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总生化复发率、1年、2年、3年生化复发率、PSA无进展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DT组内分泌治疗后1例术后轻度肉眼血尿,1个月后自愈,13例潮热,3例肝毒性(轻度转氨酶升高),1例骨质疏松,1例脑梗死亡.内分泌治疗不良反应例数较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对于病理特征同时满足病理分期<T3、淋巴结阴性、切缘阴性、脉管侵犯阴性及术后即刻患者PSA降至<0.1 ng/ml的局限性高危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推荐术后3年内随访观察,3年后根据患者PSA上升情况决定后续治疗.

    高危前列腺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特征阴性内分泌治疗

    连续性护理对小切口冠脉搭桥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马少培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连续性护理对小切口冠脉搭桥术(CABG)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天津市胸科医院行小切口 CABG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药使用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发症、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术后VAS、镇痛药物使用量小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各项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连续性护理有助于减轻小切口 CABG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使用量,加快其术后康复,同时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小切口冠脉搭桥术连续性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负面情绪

    体位和低体温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的影响

    刘剑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体位和低体温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我院诊治的6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体位和低体温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临床手术指标、体温、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第1天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30 min、手术1 h、术毕、术毕1 h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30 min、手术1 h、术毕HR和MAP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 体位和低体温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促进输尿管结石患者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后恢复,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排气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小对心率和动脉压的影响,具有相对更优的效果.

    体位和低体温预见性护理干预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结石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