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医学研究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医学研究杂志
医学研究杂志

赵瑞芹

月刊

1673-548X

xyz85637883@126.com,jmr@imicams.ac.cn

010-52328677;52328678;52328679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雅宝路3号

医学研究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紧跟医学发展趋势,对医学热点予以适时追踪,内容新颖、及时,信息量大,学术水平较高。以从事医疗、科研工作者为读者对象,以报道医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国家重点课题的医学进展、医疗新技术和诊疗经验为主要内容,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和实用性,促进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抗体分型Hp感染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功能的影响

    王艳红钟洁张里单保东...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血清胃功能的表达并对其Hp进行抗体分型检测,以期了解不同抗体分型组合的Hp感染对CAG血清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的患者进行胃部相关的检查后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hronic non-atrophic gastritis,CNAG)组和CAG组,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胃功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Hp抗体分型.分析不同抗体分型组合的Hp感染对CAG血清胃功能的影响.结果 与CNAG组比较,CAG组患者G17水平明显增高;CAG组患者Ure阳性组、Ure阳性+CagA阳性和Ure阳性+CagA阳性+VacA阳性比例明显增高(P=0.017);Hp阴性组中,CAG组G1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NAG组(P=0.024);Ure阳性+CagA阳性组中,CAG组胃蛋白酶原Ⅱ PGⅡ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NAG组(P=0.019);在CAG组中,Ure阳性+VacA阳性和Ure阳性+CagA阳性+VacA阳性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比值(PGR)明显低于Ure阳性+CagA阳性组(P<0.05);CAG组患者中,中重度萎缩组PG Ⅰ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轻度萎缩组(P<0.001),而中重度萎缩组PGR也显著低于轻度萎缩组(P<0.001);中重度萎缩组患者Ure阳性+CagA阳性、Ure阳性+VacA阳性和Ure阳性+CagA阳性+VacA阳性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轻度萎缩组(P=0.013).结论 CAG组患者G17水平明显增高,不同抗体分型的Hp感染影响了 CAG的发生和萎缩的严重程度.VacA阳性的Hp感染(合并或不合并CagA阳性)均可导致CAG患者存在较低的PGR,而单独CagA阳性的Hp感染导致CAG患者存在较高的PGR.

    抗体分型Hp慢性萎缩性胃炎血清胃功能

    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ESD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分析

    董娜马甘青虎小煜师荣慧...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的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3年7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行ESD且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LG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ESD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升级组(n=83)和未升级组(n=61),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LGIN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44例患者,ESD术后61例病灶为LGIN,37 例升级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46 例升级为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内镜活检LGIN的病理升级率为57.6%.两组的病灶直径、自发性出血、不规则微血管结构(irregular microvascular pat-tern,IMV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年龄、表面发红、表面结节、表面溃疡、部位、形态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2cm(P=0.006)、IMVP(+)(P=0.027)是LGIN患者ESD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内镜活检诊断LGIN与ESD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活检不能作为其最终诊断,对于病灶直径≥2cm、IMVP(+)的LGIN患者,应当警惕病理升级的可能性,建议行ESD切除病灶.

    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病理升级危险因素

    最初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化降期后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和预后分析

    朱恽侯天奇张斌曹宽...
    117-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最初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化降期后手术切除的安全性和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治疗的53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根据改良实体瘤临床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估肿瘤反应和可切除性,着重分析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特点、转化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和生存情况,评估手术安全性以及预后.结果 最初不可切除的53例肝癌患者中,12例(22.6%)患者在联合治疗开始后101(92,153)天内接受了 R0切除术.在最初检查时,这12例患者的中位肿瘤最大径为8.2(4.7,10.3)cm,有6例为CNLC Ⅲa期;4例为CNLC Ⅲb期,包括3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左侧肾上腺转移.手术前评估: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9例,疾病稳定1例.术后发生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共3例,术后6个月、1年以及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91.7%、66.7%,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7%、66.7%、50.0%.结论 经过术前全面评估,最初不可切除的肝癌转化降期后手术切除初步证实是安全、有效的.

    肝癌肝切除术转化治疗靶向治疗PD-1抑制剂

    妊娠早期癫痫发作影响因素

    徐勤荣冯红选马博墩侯晓夏...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癫痫发作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7月~2023年7月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就诊的83例妊娠合并癫痫患者,按照妊娠早期是否有癫痫发作分为发作组(n=35)及非发作组(n=4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妊娠早期癫痫发作的影响因素,同时进一步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相关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前9个月发作情况、妊娠前9个月发作频率、妊娠后是否调整治疗方案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前9个月发作情况、妊娠前9个月发作频率、妊娠后是否调整治疗方案与妊娠早期癫痫发作存在相关性(P<0.05).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50(95%CI:0.652~0.858).结论 妊娠前9个月发作情况和发作频率、妊娠后调整治疗方案与妊娠早期发作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妊娠早期癫痫影响因素

    妊娠早期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脂代谢的影响

    江志发叶湘云曹丹丹陈平...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早期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TyG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8月在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建档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527例,依据妊娠早期TyG指数分为T1组(<8.273,n=176)、T2组(8.273~8.590,n=175)、T3组(≥8.590,n=176).比较3组妊娠各期的糖脂代谢和母胎妊娠结局指标,探讨TyG指数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结果 3组中随着TyG指数升高,孕次、产次、新生儿体重升高,巨大儿、剖宫产发生率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和产褥期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产褥期代谢指标显示,3组间的空腹血糖受损、葡萄糖耐量受损等糖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等脂代谢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早期高TyG指数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晚期和产褥期的糖脂代谢,增加产褥期脂代谢异常的发生.

    糖尿病妊娠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糖代谢紊乱脂代谢异常

    NEDD4-1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胰腺癌上皮间质转化

    毕亭亭刘通夏天刘岩...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前体细胞发育下调蛋 白 4-1(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4-1,NEDD4-1)对人胰腺癌细胞生物学活性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利用siRNA干扰技术下调BxPC-3细胞中NEDD4-1的表达水平,将实验分成对照组、空载体组(si-NC组)和NEDD4-1沉默组(si-NEDD4-1 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NEDD4-1及EMT相关标志物mRNA的表达改变,MTT法评估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凋亡率,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分析各组迁移和侵袭的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NEDD4-1、EMT相关蛋白及JAK2/STAT3通路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和si-NC组比较,si-NEDD4-1组细胞中NEDD4-1、N-钙黏蛋白(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而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si-NEDD4-1组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活力受到抑制(P<0.05),而凋亡活性显著升高(P<0.05);si-NEDD4-1组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对照组和si-N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DD4-1可能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EMT过程,进而调控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活性.

    胰腺癌NEDD4-1上皮间质转化迁移JAK2/STAT3通路

    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分析和列线图模型建立

    陈升余泽森余天一解坤鹏...
    138-143,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临床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的334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AKI组(n=128)和non-AKI组(n=216).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独立预测因子,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AKI组和non-AKI组患者的性别、糖尿病、健侧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hemoglobin to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atio,HR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AGR)、肌酐、尿素氮、尿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糖尿病、健侧肾脏GFR、HRR和尿素氮为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为0.804.校准曲线显示,实际观察和列线图预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绝对误差为0.015;Hosmer和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x2=10.997,P=0.202;决策曲线分析显示,模型的最大净获益阈值概率为8.0%~92.0%.结论 性别、糖尿病、健侧肾脏GFR、HRR、血尿素氮是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基于临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风险,可应用于临床.

    根治性肾切除术急性肾损伤列线图肾癌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预后分析

    密鑫辛聪潘俞夙李艳...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儿的分子生物学特点,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1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发104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融合基因和突变基因的检出情况及对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男性64例,女性40例;初诊中位年龄5岁(3个月~14岁);B-ALL 95例,T-ALL9例;死亡13例,复发16例.104例患儿中,40例(38.5%)检测出9种融合基因,包括TEL-AML1、BCR-ABL1、MLL重排、E2A-PBX1、SIL-TAL1等,SIL-TAL1在T-ALL中发现,其余8种融合基因均在B-ALL中发现.行突变基因检测的96例患儿中,65例(67.7%)检测到33种突变基因,突变率较高为KRAS、NRAS、FLT3、IKZF1、TP53和PAX5等,B-ALL中突变率较高的基因为KRAS、NRAS,T-ALL中突变率较高的基因为NOTCH1、FBWX7.MLL重排组初诊年龄小,BCR-ABL1阳性组初诊年龄大;MLL重排、BCR-ABL1、NOTCH1突变、IKZF1突变阳性组初诊时易发生高白细胞血症,且BCR-ABL1和NOTCH1突变阳性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高;异常核型在BCR-ABL1、IKZF1突变阳性的患儿中更常见.伴MLL重排的患儿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及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EFS)率低,BCR-ABL1阳性的患儿3年OS率低,IKZF1突变组的3年EFS率低.巩固治疗后,TEL-AML1未转阴与该亚型患儿复发有关(P<0.05).结论 不同分子生物学异常对ALL患儿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的影响不同.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融合基因突变基因预后

    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

    周羿博李莉娟李燕鸿张连生...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由于其病因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干细胞移植等,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免疫检查点(immune checkpoint,IC)治疗的发展,靶向免疫检查点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综述免疫检查点与MM肿瘤微环境的关系及靶向免疫检查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现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

    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微环境免疫检查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预测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马增慧马雪妮苟铃珠田文集...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一种难以预测、病情多变的常见消化系统疾病,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对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及时有效的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鉴于目前临床上各种评分系统和生物学标志物不足以早期、准确地预测AP患者的严重程度,缺乏理想的预测指标,因此对新型生物学标志物的探索迫在眉睫.近些年,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对AP严重程度早期评估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就此展开综述.

    急性胰腺炎新型生物学标志物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