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床旁超声技术在围术期临床中的应用

    毛煜孙雪梅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床旁超声(POCUS)是指在床边实时利用超声来帮助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无创操作技术,在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和内科领域等多个医学专业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表明全身POCUS可在围手术期提供快速诊断,并直接影响麻醉管理和患者的预后,促使麻醉医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增强对围手术期超声应用的重视.目前麻醉领域尚缺乏标准的超声课程,本文综述了围手术期POCUS对多个器官评估的方法,包括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气管内导管的放置、肺功能、吸入风险、血管穿刺和区域神经阻滞的可视化等.旨向麻醉医师和麻醉医学生介绍和讨论关于POCUS在围手术期中的不同用途及其重要性,以提高麻醉医师对POCUS的认识和掌握程度,推动POCUS纳入围手术期医学,为持续改进围手术期患者的麻醉管理提供重要工具.

    医学教育围手术期医学床旁超声麻醉超声诊断重症医学

    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学辅助诊疗中的发展及应用研究新进展

    汪洋王永仁陈雯吕雪晴...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影像学检查作为临床上常用的诊疗方法,能反映人体组织器官的形态及功能,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及预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对于医学影像的诊疗更多依赖于医生阅片,虽然能满足诊疗所需,但是受医生的经验及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诊断结果存在偏差,亦增加医生工作量.人工智能(AI)是指任何能够感知和理解其周围环境,采取相应适当行动,最大限度实现其目标的代理或设备.因此,AI具有机器及智能设备的特点,能根据相应的数据自动预测计算,实现自主学习.利用AI技术用于医学影像学诊断中,能提升医生的准确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本综述将以医学影像学为起点,分析AI在医学影像学诊疗中的作用,探讨该方法在常用影像学中的价值及优点,为患者诊疗提供新方法.

    医学影像学检查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医生阅片主观因素

    合成MRI技术在肌骨系统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姜云萍洪国斌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MRI(SyMRI)是一种"一站式"弛豫定量和多对比度磁共振技术,能同时提供定性诊断信息和多组定量值,是近年兴起的影像学研究热点之一.与神经、心血管、腹部等系统相比,合成MRI在肌骨系统应用相对少见,本文将对SyMRI在肌骨系统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对其未来临床应用进一步展望.

    磁共振成像合成MRI肌骨系统

    锥形束CT在牙髓病中的诊疗研究进展

    杜忠文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引进口腔医学领域以来,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技术已经确立了其在牙体及牙髓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核心地位.凭借其提供的高分辨率、三维颌面部成像能力,CBCT技术显著提升了临床口腔科的诊断和治疗效率,同时增强了诊疗过程的精确性.本综述目的在于评估CBCT在牙体和牙髓病变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旨在为进一步提升该技术在口腔疾病诊治策略中的应用效能提供科学依据.

    锥形束CT牙髓病诊疗研究进展

    4D flow MRI在法洛四联症术后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闵蕊赖华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rTOF)患者可能出现心血管功能障碍,术后随访至关重要.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4D flow MRI)的出现提供了更多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学的定量参数,有利于临床医生了解rTOF患者病情.本文就4D flow MRI在rTOF患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法洛四联症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血流动力学

    纹理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研究进展

    李静温德惠陆海永
    21-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部淋巴结肿大(CLA)既可能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也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体征之一.引起CLA的原因复杂,淋巴结的病变性质与疾病严重程度、诊治方向等密切相关.使用医学图像准确诊断不明原因的CLA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影像医生的经验,对于缺乏专业经验的年轻大夫和欠发达国家及地区的CLA患者不太友好.纹理分析(TA)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重要的临床工具,它能识别人类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细微差别,通过提取不同图像的纹理特征来分析人体组织的差异.TA作为淋巴结病变性质的一种诊断方法,可以区分淋巴结良性和恶性病变,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本文就纹理分析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综述.

    纹理分析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CT与MRI影像特征分析

    陈晨谢可欣邹俊婷陈静...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与MRI影像特征,以提高其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23年6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的34例肺MALT淋巴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与CT、MRI影像特征.其中,有23例患者行CT增强扫描,3例患者(共11处病灶)行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34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中,结节肿块型与肺炎实变型分别占47.1%、44.1%,双侧、多发病灶分别占55.9%、58.8%,病灶沿胸膜下+支气管周围分布约占44.1%,跨叶分布发生率约为26.5%.CT重要的影像特征包括:中重度均匀强化(95.5%)、血管造影征(86.3%)、肺间质增厚(61.8%)、支气管扩张(58.8%)、合并肺囊肿(55.9%)、毛刷状边缘(52.9%)等;MRI重要的影像特征包括:平扫序列信号均匀(100.0%)、低ADC值[(0.878±0.382)×10-3 mm2/s]、中重度均匀强化(81.8%)、平台型/流出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100.0%).结论:肺MALT淋巴瘤影像表现复杂,形态、分布模式、密度及信号均匀、中-重度均匀强化、血管造影征、支气管扩张、低ADC值、平台型/流出型TIC曲线等征象有助于肺MALT淋巴瘤的诊断.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原发性肺淋巴瘤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史翠红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12 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 106 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设为观察组),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 106 名体检者(设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颈动脉内中膜指标、颈动脉狭窄程度、内-中膜厚度(IMT)及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等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内中膜正常率低于对照组,内中膜增厚率、斑块形成率以及双侧斑块、多发斑块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颈动脉狭窄率以及重度狭窄与完全闭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IMT大于对照组、管腔内径小于对照组,且颈总动脉PSV与EDV低于对照组、R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检测出颈动脉粥样斑块并确定斑块性质,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情况,为该类患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超声应用效果

    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价值分析

    马清华杨树国陈懂懂
    33-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 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68 例高度疑似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检查,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单独及联合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比较冠心病心肌缺血和非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灌注参数.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68 例患者中冠心病心肌缺血 42 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冠状动脉CTA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36例、漏诊12例、误诊6例,Kappa值为0.463;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35例、漏诊11例、误诊4例,Kappa值为0.556;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检出冠心病心肌缺血42例、漏诊3例、误诊3例,Kappa值为0.813,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冠状动脉CTA与动态心电图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QRS时限低于非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和动态心电图联合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冠心病动态心电图CT血管造影心肌缺血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参数分析

    白林刚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KI)对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聊城市传染病医院2021年7月—2023年7 月收治的乳腺病变患者 126 例,对所有患者均行DK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探究DKI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另分析良性、恶性乳腺病变的DKI有关参数差异.结果:126 例乳腺病变患者中,"金标准"共检出恶性 39 例,良性 87 例;DKI检出恶性 37 例,良性 89 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DKI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2.31%(36/39)、98.85%(86/87)、96.83%(122/126)、97.30%(36/37)、96.63%(86/89);Kappa检验显示,DKI检查同"金标准"具有极好的一致性(Kappa值=0.925);恶性乳腺病变患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平均扩散峰度(MK)值、轴向峰度(AK)值、径向峰度(RK)值、高于良性乳腺病变患者,平均扩散率(MD)值低于良性乳腺病变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DKI可有效鉴别诊断出乳腺疾病的良恶性,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乳腺病变良性恶性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