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半月刊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Journal Journal of Imaging Research and Medical Appl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效能比较

    聂玉红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沭阳广济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行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比较经腹、经阴道超声及联合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63例,阴性患者有15例;腹部超声检查诊断阳性患者有56例,其中真阳性患者有50例,假阳性6例,假阴性13例;阴道超声检查诊断阳性患者有60例,其中真阳性患者有53例,假阳性7例,假阴性10例;二者联合检查诊断阳性患者有68例,其中真阳性患者有61例,假阳性7例,假阴性2例;腹部超声检查的灵敏度为79.37%,Kappa值为0.334;阴道超声检查灵敏度为84.13%,Kappa值为0.348,二者联合检查灵敏度为96.83%,Kappa值为0.575.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高于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浆膜下肌瘤38例,黏膜下肌瘤13例,阔韧带肌瘤1例,肌壁间肌瘤11例.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尤其是直径在1~3cm范围内的子宫肌瘤时,诊断效能较高,且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优于单独诊断.

    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子宫肌瘤内膜异位症诊断效能

    O-RADS对附件区肿块的诊断价值

    唐华宇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在卵巢及附件区肿块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196例患者的超声图像,按照O-RADS分类对肿块进行评估,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统计该系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196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诊断,显示157例为良性,39例为恶性.恶性患者的年龄、O-RADS分类大于良性患者,已绝经占比高于良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O-RADS分类鉴别附件区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95%CI为0.834~0.956(P<0.001),截断值为4类,灵敏度为84.62%,特异度为82.17%,阳性预测值为54.10%,阴性预测值为95.56%.结论:O-RADS分类对于附件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较高的价值.

    超声卵巢肿瘤O-RADS诊断效能

    多层螺旋CT联合NLR在踝关节处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施蒙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踝关节处隐匿性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疑似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对上述患者均实施MSCT以及NLR检查.分析单一诊断以及联合诊断价值.结果:金标准结果显示,60例疑似患者中,确诊为踝关节处隐匿性骨折的为37例,MSCT、NLR及联合诊断真阳性患者分别为30例、31例、36例.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T联合NLR骨折类型的检出正确率高于MSCT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处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中,MSCT、NLR联合诊断的价值较高,可提升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率.

    多层螺旋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踝关节隐匿性骨折

    头颈部CT血管成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马敏峰吕军浩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采取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技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宜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51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头颈部CTA技术检查,同时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且比较头颈部CTA技术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同时计算头颈部CTA技术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病灶位置及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结果:151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或DSA检查,结果显示90例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头颈部CTA诊断的灵敏度为98.89%、特异度为98.36%、准确率为98.68%.头颈部CTA技术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病灶位置、血管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与金标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疾病可选择头颈部CTA技术,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能够通过影像表现、指标等反映病灶位置及血管狭窄情况,为进一步的疾病诊治提供支持,值得借鉴.

    头颈部CT血管成像缺血性脑卒中诊断颈动脉狭窄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在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

    李享
    147-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S-FNA)诊断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4类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中医院在2020年1月—2023年3月收治的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患者126例(共143个结节),所有患者均接受US-FNA.以手术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US-FNA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结果: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在143个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77个,良性结节66个.US-FNA诊断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81.82%、特异度88.46%、准确率86.49%;4b类分别为82.76%、88.24%、85.71%;4c类分别为89.19%、83.33%、88.37%;三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值均>0.75,一致性较高;治疗7d内,126例患者中共出现血肿情况5例(3.97%)、声音沙哑3例(2.38%),总发生率为6.35%,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均在3d内好转.结论:在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方式中,US-FNA与手术病理学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为临床诊疗计划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依据.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二维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诊断价值

    高频彩超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诊断效能分析

    黄贵廉李潇黄日林
    150-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索静脉曲张(VC)患者的诊断中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的效能.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4年6月于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VC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均行普通超声及高频彩超检查,以临床诊断或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普通超声和高频彩超检查对VC的诊断结果,以及VC患者和健康者DR、DV、Vmax、TR指标的差异.结果:90例疑似VC患者临床诊断或手术结果显示阳性54例,阴性36例.普通超声准确检出阳性47例,阴性29例.高频彩超准确检出阳性53例,阴性30例.高频彩超诊断VC的灵敏度98.15%和阴性预测值96.77%高于普通超声的87.04%及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超诊断VC的特异度83.33%、准确率92.22%和阳性预测值89.83%高于普通超声的80.56%、84.44%、87.0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4例VC患者中,0级25例,Ⅰ级13例,Ⅱ级9例,Ⅲ级7例,各级别的最大的内径(DR)、乏氏试验时的最大的内径(DV)、最大的反流速度(Vmax)及反流的持续时间(TR)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VC级别的增高,DR、DV、Vmax、TR水平也随之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相对于普通超声,对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断结果更加准确,检查结果更加直观,且无创简单,可以作为对VC进行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诊断效能

    健康体检中规范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部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

    李绍雷李军徐清健顾国梁...
    153-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健康体检中进行规范的颈动脉超声检查时,机遇发现颈部神经鞘瘤,并做出准确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2024年6月在江苏省太湖康复医院健康体检行规范的颈动脉超声检查中,机遇发现并经手术证实的22例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表现.结果:22例中,迷走神经鞘瘤14例,其中6例位于较远段锁骨上区域;臂丛神经鞘瘤8例,其中3例位于较远段锁骨上区域.所有肿块形态均较规则,呈椭圆形或纺锤形;所有肿块边界均清晰;17例肿块内部回声表现为低回声为主,仅5例呈中心为高回声的"靶征",4例臂丛神经鞘瘤体积较大,内见大片囊性无回声区;肿块均见"鼠尾征",其中位于锁骨上区域的9例见一端"鼠尾征",其余13例两端见"鼠尾征";所有肿块均见"周围神经出入征";18例肿块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可见点状、条状血流信号,出现大片囊性无回声区的4例未见明显血流信号;9例迷走神经鞘瘤可见不同程度的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之间的距离增大.结论:在健康体检中行规范的颈动脉超声检查,能覆盖迷走神经和臂丛神经颈段大部分区域,对其发生的颈部神经鞘瘤具有较好的机遇检出能力,在熟练掌握臂丛神经和迷走神经正常超声表现的基础上可以做出准确诊断.

    健康体检规范颈动脉超声颈部神经鞘瘤

    超声造影和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癌介入疗效及术后肿瘤活性评估中的应用

    许杨明陈淑娴谭显良武梓萌...
    156-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和螺旋CT灌注成像在评估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和术后肿瘤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12月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行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治疗后1个月开展超声造影、螺旋CT灌注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螺旋CT灌注成像的评估效果.结果:DSA检查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有31例病灶未完全灭活,49例病灶完全灭活.螺旋CT灌注成像评估肝癌介入术后疗效的灵敏度为93.88%、准确率为95.00%,高于超声造影的79.59%、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灌注成像显示残留病灶肝动脉、门静脉依次呈现高血流灌注和低血流灌注表现,肝动脉灌注量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灌注量、平均通过时间小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显示残留病灶呈显著或等增强,门脉期和延迟期、动脉期病灶残留区分别增强减退、增强.结论:相比超声造影,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癌介入术后疗效评估中更具优势.

    原发性肝癌介入疗法超声造影螺旋CT灌注成像疗效肿瘤活性

    中国南方地区正常人与额窦炎患者额隐窝气房的CT影像学比较

    王树伦徐丽马伟
    159-161,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中国南方地区正常人及额窦炎患者在额隐窝气房的CT影像学表现上是否有区别.方法:收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4年3月行鼻旁窦CT扫描的患者100例(有效数据187侧)的影像学数据,并导入RadiAnt DICOM Viewer(2020.2)进行三维重建,记录其Lund-Mackay鼻窦炎程度量化评分、额窦大小、额窦口前后径、额隐窝气房、钩突附着方式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比较正常人(额窦炎症评分0分)与额窦炎患者(额窦炎症评分1~2分)在鼻窦解剖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87侧有效数据中,正常额窦共144侧(77.01%),炎症额窦共43侧(22.99%)炎症额窦组与正常额窦组的年龄、侧别、额窦前后径、额窦大小、ANC、SAC、SAFC、SBC、SBFC、FS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炎症额窦组与正常额窦组的前组筛窦炎症评分、OMC炎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FAC标准下额窦炎与额隐窝气房无明显相关性,与额窦引流通道处(前组筛窦、OMC等)的炎症刺激下黏膜肿胀、窦口阻塞因素相关.

    额窦炎额隐窝气房额窦引流通道CT影像学阅片

    CT与超声检查在输卵管积液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黄骏许健史睿陆正荣...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CT与超声检查对于输卵管积液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4年6月在高邮市中医医院就诊的70例经过病理证实或临床诊断为输卵管积液的患者,以病理检查结果或经输卵管积液治疗后有效为标准,分析CT及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CT正确检出左侧输卵管积液25例、右侧输卵管积液22例,双侧输卵管积液12例,诊断总符合率为84.29%(59/70);超声分别正确检出21例、17例,10例,诊断总符合率为68.57%(48/70);两者诊断总符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输卵管积液的诊断中,CT的检出率优于超声,在超声诊断不明时,CT可为诊断输卵管积液提供更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输卵管积液CT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