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英语广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英语广场
英语广场

王小珍(执行)

月刊

1009-6167

esquare@126.com

027-68892578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黄鹂路39号1211室

英语广场/Journal Nglish Squ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定位于中初级英语学习者,本着“轻松读原作,快乐学英语”的宗旨,倡导“寓学于乐”的学习理念,其活泼的办刊风格和优秀的文章选材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处理方式探究

    杨小英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探讨英语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分析了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介绍了三种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包括结合文学体裁处理、归化与异化相结合处理以及利用动态表达方式处理.这些策略的应用有助于保留原作的文化内涵,同时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阅读需求.译者通过采用适当的策略,可有效地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提高译作的质量和可读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英语文学翻译文化差异处理方式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传统色彩的英译研究——以二十四节气代表色为例

    鲍怡婷陈钰叶南希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翻译学以"文本生命""译者生存""翻译生态"为内核,为译者提供了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方法论.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以二十四节气代表色为案例,对比传统色彩词汇的不同英译版本,从"三维转换"角度提出合理翻译建议,以期为色彩词英译提供不同思路.研究发现,在色彩词的英译过程中,重视语言、文化、交际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有助于展现源语词汇的意义及文化背景,促进目的语读者理解,从而推动文化交流传播.

    生态翻译学色彩词翻译三维转换二十四节气代表色

    中外生物博士论文摘要语言复杂度对比分析

    高世腾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生物类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为研究对象,选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与英语本族语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各100篇建成小型语料库,从句法复杂度与词汇复杂度视角对两类博士论文摘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句法层面,中国博士生较少使用结构较为复杂的长难句;在词汇层面,中国博士生较少使用高级动词,且倾向于使用相同词汇构建语篇.本文对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英文摘要语料库语言复杂度

    英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的语义研究

    韦俊杰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英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数量繁多,语义极为复杂.笔者从CELEX、Marchand、Bauer和Gast等电子语料库中提取296个英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结构义.研究发现:(1)复合词中名素有11种论元角色,动素既可为及物动词也可为不及物动词;(2)名素为工具类的复合词最能产,名素为方式类的复合词最不能产;(3)复合词的结构义共有15种类型.

    偏正式动名复合词论元角色结构义

    认知语用学视角下语言多义现象的研究

    卜维庆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对语言多义现象的研究.语言系统中的语音、词汇、句子、语篇等形式受到具体语境的影响,具有多义性特征.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语言多义现象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概括归纳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而借助语境和关联理论提出消除歧义、明确语义的方法.

    认知语用学多义现象产生机制消除歧义

    近三十年(1993—2022)国外英语重音感知实证研究综述

    刘丽周卫京
    6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近三十年国外英语重音感知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态势上,文献产出数量在前三个五年处于萌芽阶段,后三个五年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并在近五年达到最高峰;(2)研究方法上,国外研究仍主要采用传统听辨实验,而较少涉及眼动、脑电技术的使用,综合运用这些手段的研究也较少;(3)研究对象上,以非母语者为对象的研究在数量上远超过以母语者和两者混合为对象的研究;(4)研究内容上,该领域的研究广度尚可,但在影响因素领域的研究深度尚且不足,与听辨感知和重音声学线索的产出仍有一定差距.

    英语重音感知国际期刊论文概览和分析

    回归人性本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化主题解读

    雷梓璇张弛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塑造了异化青年霍尔顿这一经典角色.在战后的美国社会中,异化存在于经济、教育、家庭等多个方面.本文结合弗洛姆的异化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阐释,通过回溯霍尔顿在迷茫中"守望"的经历,反思异化的负面影响,并从物质和精神领域解读小说中的异化元素,发掘异化在这两个领域间的关联和互动,以期纾解社会的"异化之痛".

    异化弗洛姆马克思人的本质《麦田里的守望者》

    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人物形象

    张鑫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品,其精髓在于深刻描绘了主要人物间的爱恨纠葛与人性的复苏.女主人公凯瑟琳从儿时的单纯善良到虚荣无知再到后来的彻底崩溃,揭露了父权制社会的黑暗面,还原了维多利亚时代女性对自由平等的向往.本文通过对凯瑟琳超前的人生观、爱情观、价值观进行分析,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追求,以期为当代女性带来一定的启示.

    《呼啸山庄》女性主义人物形象凯瑟琳

    论《鳄鱼街》中的创伤书写

    王一鸣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鳄鱼街》是波兰籍犹太文学作家布鲁诺·舒尔茨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以小说《鳄鱼街》为研究对象,以创伤书写理论为框架,深入探讨小说中的创伤叙事,分析小说中创伤的特征及其对角色产生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对小说中的时间结构和叙事技巧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创伤书写的意义以及在创伤主题方面所起的延伸和加深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鳄鱼街》中创伤书写的研究,深度思考小说的主题和意义,探究创伤书写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

    《鳄鱼街》布鲁诺·舒尔茨创伤书写碎片化书写

    《达洛维夫人》中克拉丽莎形象的性别教育价值

    朱水萍林兰芳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名著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形成科学性别观的重要途径.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名著《达洛维夫人》中女主人公克拉丽莎的形象,分析克拉丽莎所代表的女性在社会期望和个体追求之间的矛盾根源,能够帮助学生激发性别平等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树立真诚、团结凝聚的友谊观,从而为推动性别教育提供新的思考和启示.

    名著阅读性别教育阅读教学《达洛维夫人》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