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英语广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英语广场
英语广场

王小珍(执行)

月刊

1009-6167

esquare@126.com

027-68892578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黄鹂路39号1211室

英语广场/Journal Nglish Squ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定位于中初级英语学习者,本着“轻松读原作,快乐学英语”的宗旨,倡导“寓学于乐”的学习理念,其活泼的办刊风格和优秀的文章选材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人机耦合的ChatGPT译后编辑指令研究

    戚冠华殷健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聚焦ChatGPT对机器翻译的影响,揭示人机协作和ChatGPT指令性术语在译后编辑领域的作用.ChatGPT在理解和执行特定翻译术语上表现出色,然而仍存在一些局限性,译者需要简化术语,明确其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为ChatGPT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译者的通用翻译理论素养在指导ChatGPT进行有效译后编辑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译者实现更准确的译后编辑.

    人机耦合ChatGPT译后编辑翻译术语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英汉翻译研究——以《经济学人》为例

    殷小捷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汉翻译中的应用,以《经济学人》杂志作为案例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词汇和句法方面探讨该理论在新闻翻译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了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旨在实现功能对等.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对等理论能够有效指导新闻翻译实践,在保证翻译质量和信息传递准确性的同时,兼顾文化背景和读者需求.

    功能对等理论英汉翻译新闻翻译实践

    《春望》两篇英译文的及物性分析

    李东林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杜甫所作《春望》是一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诗歌,且有多个语言版本.不同翻译家从不同的角度翻译《春望》,给读者带来了不同的感受.及物性与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中三大元功能之一的概念功能息息相关.本文应用及物性理论,对《春望》的两篇英译文进行分析.

    及物性理论《春望》古诗英译

    概念整合视角下玛丽·奥利弗诗歌中的隐喻

    钟雨晴薛小姣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喻是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诗歌中的意象与隐喻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对隐喻的理解涉及多种概念之间的相互映射.概念整合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投射,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度理解诗歌隐喻的视角.本文从概念整合理论的视角,分析玛丽·奥利弗诗歌中隐喻的类型,并结合诗歌内容,探析其带给读者的诗歌审美价值.

    隐喻概念整合理论玛丽·奥利弗诗歌

    评价理论视域下教育新闻语篇的积极话语分析——以《中国日报》教育强国新闻为例

    段杰雨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评价理论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有关人际意义的词汇语法框架.研究者运用评价理论深入挖掘新闻报道中的评价性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而揭示评价者的态度、立场与观点.《中国日报》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日报,向国内外读者展现了中国在教育强国方面的积极作为.本文以评价理论为基础,针对《中国日报》教育强国新闻中的积极话语展开分析,旨在探究教育强国新闻中积极评价资源所蕴含的意义及其向读者传递的思想,以及在教育新闻中作者会采用何种评价资源来表达自身观点.

    评价理论积极话语分析教育强国新闻

    语言迁移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一项基于语料库的中介语特征研究

    薛文瑄胡成圆朱佳怡戚焱...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干扰,导致语言迁移现象的产生,进而形成中介语.本文以语言迁移和中介语理论为基础,构建了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语料库,并将其与英国学术口语语料库(BASE)和英国学术书面语语料库(BAWE)进行对比,从读者/作者显现度和不同词频分布两个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语言迁移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以期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带来一定的启示.

    语言迁移中介语英语写作语料库

    拉康精神分析视角下海达·高布乐的心理性格解读

    赵星赫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达·高布乐》由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作,这部剧被奉为现实主义巨作.笔者在细读该作后,发现海达·高布乐在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海达·高布乐进行心理性格分析,以期启迪读者.

    《海达·高布乐》易卜生拉康精神分析理论

    从嵌套式叙事结构探析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反讽手法

    陈柯吴燕飞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深入剖析了加拿大著名小说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作品《使女的故事》中的嵌套式叙事结构和反讽手法.阿特伍德在该作品中通过叙述视角嵌套、时空嵌套和文本嵌套,构建了一个错综复杂、多层次的文本世界,巧妙地实现了反讽;通过词汇与语句、情节安排与人物塑造层面的否定性以及文本框架层面的颠覆性重构,展示了极权社会下的复杂现象、权力结构的矛盾与人性的复杂,揭示了人类自我反思意识薄弱的现实.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嵌套式叙事结构反讽

    女性主义地理学视角下《闪灵》中的女性空间

    孙潘周荣
    7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始终密切关注传统男权社会中的女性主体,并创作了诸多极具魅力的女性角色,其经典作品《闪灵》中的女主人公温迪便是典型代表之一.本文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的视角出发,以温迪这一女性形象与其所在空间为切入点,解读金在女性形象塑造与女性空间建构之中对于女性现实困境的投射,以探究传统男权社会中女性主体意识与空间关系的重塑与重建问题.

    《闪灵》斯蒂芬·金女性空间多琳·马西女性主义地理学

    基于项目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周一书韩颖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项目的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当今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普及的条件,采用项目式教学的"学—教—做"方式,探索在研究生英语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该教学模式实现了语言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精髓,对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式教学研究生英语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