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英语广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英语广场
英语广场

王小珍(执行)

月刊

1009-6167

esquare@126.com

027-68892578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黄鹂路39号1211室

英语广场/Journal Nglish Square
查看更多>>本杂志定位于中初级英语学习者,本着“轻松读原作,快乐学英语”的宗旨,倡导“寓学于乐”的学习理念,其活泼的办刊风格和优秀的文章选材受到读者特别是广大中学生的广泛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形象学视角下《黑暗的心》的汉译研究——以黄雨石和孙礼中的译本为例

    何波
    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形象学理论视角,本文以译本中的形象塑造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翻译过程中他者形象和自我形象的构建问题.本文通过对《黑暗的心》两个汉译本进行系统的文本形象分析,发现原文中的女性形象、黑人形象和白人形象在翻译过程中均发生了偏离.本文结合《黑暗的心》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过程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从文本内的语言层面和文本外的社会层面,系统深入地剖析形象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发生偏离的.

    《黑暗的心》形象学翻译研究他者形象

    多模态话语构建过程中跨文化传播红旗渠精神的翻译策略研究

    张凯雨杨璐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旗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伟大精神象征,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传播红旗渠精神,对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运用翻译策略构建多模态话语,有效地跨文化传播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多模态话语跨文化传播翻译策略

    通俗读物语篇翻译中结果连词逻辑结构及翻译探究

    范梓淇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英汉语篇的差异,语篇翻译中学者对逻辑是否显化的讨论颇多.部分译者可能受到形合和意合的影响,在翻译中未能恰当处理逻辑连接词.本研究通过分析励志通俗读物中常见的结果连词,对其在材料中代表的逻辑结构进行分类,利用英语语篇因果关系的连接手段探究多种翻译方法.研究发现,此类读物中,结果连词以不同的逻辑结构分别出现在说理性语言及故事性语言中,而翻译时可选用显性、隐性或两者并用的连接手段.

    通俗读物结果连词语篇连接逻辑连接词

    知识翻译学视域下《论语》中"仁"的海外翻译与传播

    彭丁阳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知识翻译学,以非母语译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论语》英译本中"仁"的翻译与传播.研究发现非母语译者在英译过程中主要有宗教译仁、汉学解仁、美学美仁和哲学释仁四个知识转化过程.

    《论语》知识翻译学典籍翻译

    认知翻译学视角下《呼兰河传》中负载文化的方言词汇英译研究

    张家欢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认知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主体参与的、以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复杂认知活动.如何通过多重互动翻译负载文化的方言词汇,保留其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以东北方言丰富的小说《呼兰河传》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负载文化的方言词汇分为五类,并从认知翻译学的视角探讨其翻译策略.

    认知翻译学东北方言《呼兰河传》文化负载词方言英译

    语境文化在英美文学翻译中的影响分析

    屈景洋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众多文化交流的形式中,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它架起了理解不同文化的桥梁.由于各地在传统习俗和管理体系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语境文化,而这种文化多样性对英美文学的翻译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本文将探讨语境文化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具体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来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语境文化英美文学翻译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旅游外宣文本翻译策略探析

    晋剑琴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阐述了生态翻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剖析了我国与其他国家旅游外宣文本语用特点方面的区别,探究了提高旅游外宣文本翻译水平的有效策略,通过强化旅游外宣文本的适用性和实效性,向世界各国传播中国文化,彰显中国风采.

    生态翻译学旅游外宣翻译策略

    英美文学翻译中的美学特点及价值研究

    王冰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作的思想内容和文学风格,还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接受度和审美需求.同时,对于原作中的美学元素,译者也应该加以保留和加工,使翻译作品能传递原作思想的同时,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英美文学翻译美学价值

    《女奴生平》中的共同体书写

    胡瀚文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哈里特·雅各布斯(Harriet Jacobs)的《女奴生平》(Incidents in the Life of a Slave Girl)是一部描述美国蓄奴时期女奴生活的重要文学作品.这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琳达在她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抵抗奴隶制度,最终获得自由.本文以滕尼斯共同体思想为理论框架,全面地分析了这部自传中血缘、地缘与精神三个方面的共同体书写,由此来更好地理解奴隶制度时期奴隶们的社会关系和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这些共同体建立抵抗和互助的力量.

    哈里特·雅各布斯《女奴生平》共同体

    太阳照常升起——20世纪中叶欧美文学青年形象嬗变

    范果果张春梅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青年人作为社会先行者的作用不断得到确认,但青年人随之而来的生存压力和生活境况再次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青年作为推动时代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始终是文学创作的重点对象.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的青年也同样与时代同频,本文以部分欧美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为切口,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寻青年人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价值意义.

    20世纪中叶欧美文学青年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