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应用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应用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应用化学

中国化学会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倪嘉缵

月刊

1000-0518

yyhx@ciac.jl.cn

0431-85262016,85262330

130022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应用化学/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应用化学》办刊宗旨“着重报道化学学科有应用前景的基础研究、边缘学科和结合生产实际的创造性科研成果,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之间起桥梁作用。”《应用化学》编委会由国内外66名遍及在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知名学者组成(其中有6名国外专家,17名中科院院士)。并有一支上千人组成的审稿专家队伍,他们分布在全国各重点院校和科研单位。《应用化学》来稿全部采用网上投稿形式, ,欢迎投稿,欢迎刊发广告。本刊发行面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工矿企业,发行面覆盖全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并一直向国外发行。刊发广告,有利于提高其产品及厂家知名度,开拓市场,提高销售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基底设计及其血液检测研究进展

    蔡云帆许克惠赵耀李之婷...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因其独有的快速检测、高灵敏度、低检测限和无损分析等优点,在医学检验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SERS增强基底的成功构建是SERS技术实现以上优点的前提。本文介绍了SERS的增强机制,在血液检测中,对其增强基底的设计进行了分类及讨论,将其分为无标签基底和有标签基底两大类,并根据材料应用的不同和基底设计的方式不同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对近年来血液检测中SERS检测应用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综述了在血液检验中不同类型增强基底的设计方法及应用特征。最后,对SERS增强基底在血液检验中的设计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增强机制无标签基底有标签基底血液检测

    马来酸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马春晓何爱珍姚光源潘杰...
    1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来酸酐作为一种不饱和二元酸酐,在特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种聚合物。本文对马来酸酐均聚物及共聚物的合成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综述了其聚合物在水处理、环保、纺织和树脂合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最后对马来酸酐聚合物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马来酸酐聚合物合成方法应用

    有机八极分子双光子激发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的研究进展

    许良刘健鹏青建
    2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光子激发的荧光具有穿透深度大、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在生物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创新、深入和拓展,有机偶极和四极分子材料因受自身结构和性能的限制,不能表现出令人期望的双光子激发荧光性能,并且在结构和性能上的可设计性和调控性较小,因此越来越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与有机偶极和四极分子材料相比,有机八极分子材料具有明显的优势,体现在可以通过对多个结构单元(中心核、分枝和π共轭桥)进行丰富多样的结构"裁剪",借助分枝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大幅提升双光子吸收截面,同时进一步优化分子的水溶性、细胞渗透性、生物相容性和激光稳定性等。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有机八极分子双光子激发荧光材料。通过重点综述近5年国内外有机八极分子双光子激发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新颖的中心核结构的设计合成、有机蓝光双光子激发荧光材料的双光子吸收响应的提高、双光子激发荧光材料的光稳定性和水溶性的提升以及双光子激发荧光材料的激发波长从近红外一区向近红外二区的扩展等内容。并且对该领域研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为有机八极分子双光子激发荧光材料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双光子激发荧光有机八极分子设计合成结构和性能生物成像

    《应用化学》2025年征订启事

    41页

    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基聚氨酯的制备和性能的研究进展

    唐国鸿赵振仲家慧徐小玲...
    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基原料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与石油基原料相比具有污染小、易回收等特点。使用生物基原料合成聚氨酯的研究已经相当广泛,可以用于聚氨酯合成的生物基原料的种类也非常丰富。氨基酸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基原料,其结构多样,原料易得,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并且降解产物无毒无害。使用氨基酸作为原料合成生物基材料的方法已经较为常用。对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基聚氨酯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氨基酸作为不同部分参与到聚氨酯合成的方法路线以及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合成的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对氨基酸及生物基聚氨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聚氨酯生物基材料氨基酸结构与性能

    缠结度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凝聚态结构和冲击强度的影响

    宋新月胡本旻孟帅石恒冲...
    58-68,中插1-中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实验室合成的低缠结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及11种商用UHMWPE树脂为实验对象,系统探究了熔体缠结度(GtN)对UHMWPE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并将之与冲击强度进行了关联。实验结果表明,缠结度增加,结晶度(Xm)变化较小,结晶活化能(∆E)先减小后增大;在凝聚态结构上,片晶长周期(l)随缠结度的变化表现出与结晶活化能类似的现象。在缠结度较高的区域,l与缠结度具有指数相关性,缠结度越高,片晶厚度越大;最后,将凝聚态结构与冲击强度进行关联,发现UHMWPE的缺口冲击强度与非晶区厚度表现出负线性相关性,线性拟合系数达0。94,即非晶区厚度越小,UHMWPE冲击强度越高。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分子链缠结长周期凝聚态结构冲击强度

    高光谱结合机器学习鉴别林下参参龄

    韩路生王昱丹李宇航李根悦...
    6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立一种基于高光谱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快速、无损鉴别市售林下生晒参参龄的方法。以常见市售林下生晒参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年限的林下生晒参高光谱图像并基于阈值分割方法从感兴趣区域提取光谱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多元散射矫正(MSC)-Savitzky-Golay smoothing(S-G smoothing)-一阶导数(FD)和MSC-S-G smoothing-二阶导数(SD)预处理消除干扰,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3种机器学习,包括支持向量机回归(SVR)、主成分回归(PC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高光谱数据存在冗余性,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和无信息变量消除算法(UVE)3种算法筛选波段去除无用的波长信息。CARS-MSC-S-G smoothing-SD-SVR有较低的均方根误差RMSEC(0。0027),RMSEP(0。0120),较高的决定系数R2C(0。9998),R2P(0。9993),以及相对分析误差RPD(38),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结合SVR模型效果最好,能够实现对林下生晒参年限的准确分类。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能够实现对林下生晒参参龄的快速、无损鉴别。

    林下生晒参不同年限高光谱成像鉴别

    耐高温溶液型聚芳醚酮上浆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谢雨佳谢鑫淋裴维兵李奇...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碳纤维(CF)表面呈现化学惰性且润湿性差,显著影响了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CF/PEEK)的界面性能,上浆法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方式可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其中聚芳醚酮(PAEK)作为CF上浆剂具有耐高温和机械强度高等优点。以双酚A(BPA)和双酚芴(BHPF)为单体,环丁砜为溶剂,180℃下合成了耐高温PAEK,并以该树脂为主浆料制备出上浆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PAEK的官能团结构、上浆后的CF单丝表面及复合材料断裂面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也对不同浓度的聚芳醚酮上浆剂对CF/PEEK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随着上浆剂中BHPF质量分数的增加,PAEK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5%热分解温度(T5%)逐渐升高,最终用BHPF单体全部替代了有毒的双酚A单体,制备出绿色环保的PAEK。与未经上浆处理的CF/PEEK相比,使用质量分数1。5%的PAEK-3上浆剂使其层间剪切强度(ILSS)提升了31。43%,而弯曲强度提高了22。1%,弯曲模量提高了26。8%。因此,使用质量分数1。5%的PAEK-3上浆剂能有效提高CF/PEEK复合材料综合性能。

    碳纤维聚芳醚酮复合材料上浆剂

    含氟芳香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与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

    王桂林郝建峰石玉芳王迎进...
    86-94,中插3-中插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合成4种查尔酮衍生物:1-(2,3-二氟苯基)-3-(3-氯噻吩-2-基)-2-丙烯-1-酮(0208#)、1-(2,4-二氟苯基)-3-(5-苯基噻吩-2-基)-2-丙烯-1-酮(0809#)、1-(2,3-二氟苯基)-3-(5-苯基噻吩-2-基)-2-丙烯-1-酮(0808#)和1-(2,6-二氟苯基)-3-(5-苯基噻吩-2-基)-2-丙烯-1-酮(0812#)。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质谱(LC-M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发射(EM)光谱和Z-扫描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获得了该4种化合物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与最低空分子轨道能量和极化率,从轨道电子云图发现存在显著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大π共轭和电荷转移的结构效应使这4种芳香基查尔酮衍生物表现出良好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它们可作为非线性吸收(NLA)和激光防护候选材料,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查尔酮衍生物理论计算光学性质

    (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浸渍树脂对钪的选择性吸附及应用

    杨剑峰李艳玲韩经露李松松...
    95-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HEHAMP,H2L2)浸渍到大孔树脂Pre-XAD-16上制得了浸渍树脂(SIRs-HEHAMP),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SIRs-HEHAMP对钪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酸度、硫酸氢根离子浓度、树脂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钪吸附的影响,发现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的吸附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高酸度范围下,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的吸附率随着酸度的增大而略有降低,而在pH值范围内对Sc3+的吸附率几乎没有影响;在吸附过程中硫酸氢根没有参与配位;温度对Sc3+的吸附几乎没有影响;SIRs-HEHAMP吸附Sc3+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测定了浸渍树脂对钪的饱和负载量(以Sc2O3计)为36。29 mg/g,并对SIRs-HEHAMP浸渍树脂、HEHAMP萃取剂以及支撑基质Pre-XAD-16进行了红外光谱与TG-DSC表征,结果表明,HEHAMP成功浸渍到支撑基质Pre-XAD-16上。将SIRs-HEHAMP浸渍树脂用于从模拟赤泥浸出液中吸附和分离钪。Sc3+的吸附率为51。71%,TiO2+吸附率为42。50%,几乎不吸附Al3+,Fe3+和稀土离子吸附率均在20%以下,Sc/Ti分离系数为1。45;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H2O2时,SIRs-HEHAMP浸渍树脂对Sc3+吸附率提升到63。17%,TiO2+和Fe3+的吸附率下降,其余金属离子基本不吸附,Sc/Ti分离系数提高至6。94,表明该浸渍树脂可以应用于从赤泥浸出液中分离回收钪。

    (2-乙基己基胺基)甲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浸渍树脂吸附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