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经济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经济与管理
农业经济与管理

郭翔宇

双月刊

1674-9189

nyjjygl@163.com

0451-55190063,55190553

150030

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

农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Fisheries Economy ResearchCHSSCDCSSCI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坚持为“三农”服务,为渔业经济发展和渔业经济学科建设服务,本刊愿成为您事业发展的挚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业农村大数据政策何以促进农民增收?

    熊春林李漱刘俏
    13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所在.文章以《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的实施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21年我国27个省份面板数据,运用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探讨农业农村大数据政策的农民增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农村大数据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其作用机制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提升农村数字应用水平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农村大数据政策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项目异质性,政策正向显著影响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农民收入,负向影响东部农民收入,且对不同地区的农民收入类型产生不同影响,四大试点项目中的市场化建设与运营机制对农民增收效应最显著,但不同类型的项目对不同区域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对此,必须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健全政策体系、抓好政策试点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大数据政策的农民增收效应.

    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农民增收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农村数字应用水平

    "硒"望的田野: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助推农业绿色转型——来自新疆案例的经验考察与过程追踪

    赵向豪杨景淳
    14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是突破传统合作社发展困境、助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有效手段.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路径探究的基础上,选取新疆沙湾市乌兰乌苏镇绿色富硒产业发展案例,探寻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助推农业绿色转型的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体系聚焦"社企联合""社民联合""社社联合"等不同发展模式,通过形成生产规模效益、确保全程绿色生产、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和推动绿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来助推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据此,提出倡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多种再组织化模式,构建合作社与多元主体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重视人才培养与绿色生产技术提升,深化合作社助农惠农机制,充分激发合作社助推农业绿色转型的引擎作用.

    农业绿色转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再组织化绿色富硒产业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绿色转型: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

    张驰雷小雨
    15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绿色转型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取得显著进展,不仅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成为推动农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基于2008-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村产业融合显著促进农业绿色转型.机制分析表明,农村产业融合通过提升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绿色转型.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对农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粮食主产区和东部地区更显著.因此,建议以农村产业融合为抓手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强化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从而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因地制宜推动农村产业融合,采取差异化策略推动农业绿色转型,赋能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绿色转型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区域差别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区域消费水平和消费升级的中介作用

    孔凡斌陈成翟郡徐彩瑶...
    168-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而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这一目标的关键.以京杭大运河江苏段为研究区域,选取2017-2021年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及相关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消费水平和消费升级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显著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区域内收入差距,但因"数字鸿沟"的存在,扩大了苏南与苏北间的收入差距.在欠发达的苏北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收入增长和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而在发达的苏南地区,其边际效应较弱.区域消费水平和消费升级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和优化收入结构发挥作用.因此,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推动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提升;加强苏南与苏北的基础设施协同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和"教育鸿沟";提升农民数字金融素养与使用能力,激励其参与数字金融服务.旨在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参考和实践启示.

    数字普惠金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中介效应模型

    数字化转型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兼论农村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焦虑

    林颖洁张龙耀熊健
    182-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商业银行作为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薄弱环节,金融科技浪潮下,其数字化转型是否有助于压降长期高企的经营风险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基于2015-2021年江苏省全县域4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调查数据,构建数字化转型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合成指数,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改善效应降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相较于大规模、所处县域信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农村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小规模、所处县域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农村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缓释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讨论发现,数字化转型焦虑背景下农村商业银行过度数字化转型会提高其经营风险.建议稳步推进农商行数字化转型,完善农商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审慎创新环境,防范农商行数字化转型的潜在风险和隐患.

    数字化转型经营风险农村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