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钟兴永

季刊

1672-5298

hnist910@yahoo.com.cn

0730-8640991,8640034

414006

湖南省岳阳市学院路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s)
查看更多>>本刊创建于1988年,为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季刊,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岳阳师范学院主办,主编李光安教授。期刊主要设置数学、物理学、体育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气控制工程、土木建设工程等栏目。自创刊以来有33篇论文被国内、外权威文摘收录。期刊先后被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理工A辑和国家科技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网收集,并经国际期刊咨询室推荐进入美国数学评论(MR)检索系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湘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其相关性分析

    杨俊王苗龚岚冯文静...
    5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湘江流域 1995-2020 年共 6 期遥感解译后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对湘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5 年间,湘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下降,共减少 2919.77 亿元,空间上呈现南北高中间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比大小依次为:林地>水域>耕地>草地>湿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2)1995-2020 年,湘江流域生态风险指数总体呈缓慢降低的变化趋势,生态风险值最小的是建设用地,最大的是耕地;生态风险等级呈整体成片、局部聚集的分布状态.(3)生态风险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性,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等级相似样地的空间集聚总体呈减少态势;空间自相关表明相关性显著区域主要分布在岳阳、株洲、郴州和永州.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风险相关性湘江流域

    规制背景下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曼琴尹今格丁重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规制背景下个体的垃圾分类行为是城市垃圾分类效果的微观基础,因此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人们所关注.依照计划行为理论,对垃圾分类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会影响垃圾分类行为.针对广州市高校学生的1155份有效调查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行为态度对垃圾分类行为无显著影响;主观规范对行为影响最大,其次是感知行为控制.个体的垃圾分类行为受室友的影响大于受家人的影响,而学校对垃圾分类行为设有奖惩制度对垃圾分类行为的预测作用最大.依据实证分析结果,可从以下方面来促进垃圾分类:首先,环境教育从认知教育转为垃圾分类引导、情景教育;其次,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可实施"奖惩"并提高规制强度;最后,利用群体对个体的垃圾分类行为规范的影响,可实施以小区、楼栋为单元的垃圾分类管理.

    城市生活垃圾垃圾分类行为计划行为理论结构方程模型

    文旅融合视域下城市近郊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模式研究

    余佳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近郊特色小镇是构成城市文化生态多样性平衡的一种活态群落,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的共同影响赋予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开展特色小镇的文化空间营造"小而美"的尝试,不仅要规划设计文化和旅游产品的生产、分配、交易和消费的产业价值链,借助产业链传达清晰的文化符号以及符号背后所承载的价值意义,而且要以符号管理为基础构建起特定的文化场景,来激发消费者对地方文化价值的"凝视"与"唤醒",完成大众意识形态的生产与再生产,实现身份观照.以长沙近郊的新康古镇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近郊特色小镇在乡村振兴中场景理论效验的中国化样本,为城市近郊特色小镇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启示.

    特色小镇场景理论文化符号文化生态

    "一平台两融合三联动四维度"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与实践

    彭宣红王志平周飞李维龙...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为目标,聚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数据不够客观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构建评价体系,探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强化过程评价,改进结果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引导和激励高校教师更好履行教书育人使命.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改革

    农民直播课学习成效影响机制研究

    李水蓝彭瑛龚沐涵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农民直播课学习成效的影响机制及深层原因对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提升农民培育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基于H省C市 5 个县(区)258 名农民大学生的同步直播学习情况开展实证研究,构建由学习动机、主动学习意愿、教学交互、平台支持、教育教学质量等变量组成的直播课学习成效影响机制模型,运用 SPSS 25.0 进行数据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检验与回归分析发现:(1)农民直播课学习成效及各影响因素均处于较高水平;(2)农民直播课学习成效与各因素显著正相关;(3)除学习动机外,教学交互、主动学习意愿、教育教学质量、平台支持等因素均会直接影响农民的自主管理、学习满意度、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和乐学善学,且具体程度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最后从推动教学交互与技术平台融合、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提升主动学习意愿等角度给出相应建议.

    农民职业教育直播课在线学习学习成效

    远程教育职业培训数字化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李有根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数字化管理机制、数字化师资和技术团队构建、数字化资源平台、数字化项目设计、AI实训基地建设、数字化训后跟踪等方面,提出"六元一体"远程教育职业培训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策略,通过优化基础环境、拓展远程教育职业培训跨学科知识体系、强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维护,提高参训者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质量保障体系数字化远程教育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