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左权民歌重唱表演在高校声乐本土化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女声四重唱《又见桃花红》作品为例

    王珊珊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民歌是我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极强的地域风格特色。其中左权民歌又是山西民歌的代表类型,因其优美的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词,深受高校音乐专业师生的喜爱。晋中学院音乐系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号召,鼓励本系教师勤创作、多实践,大力发展左权民歌的传承与创新工作。经过四年的左权民歌重唱教学探索与研究,他们创作出了女声四重唱作品《又见桃花红》。该作品不仅充实了本土化实践教学内容,还对左权民歌进行了传承与创新,为高校声乐本土化实践教学积累了宝贵的教学成果。

    左权民歌重唱表演女声四重唱《又见桃花红》

    嗓音优化与评估反馈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杨晓霞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结合笔者高校嗓音教学的实践经验,探讨嗓音优化与评估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当代大学生的嗓音运用状态,结合实际的VHi自评测试、专业的DiVAS嗓音分析软件、医学超高清嗓音动态系统,建立测试、分析、评估方法与反馈机制,为高校学生提供科学、系统的嗓音知识普及、嗓音开发、嗓音应用功能提升,以及嗓音保护方案。同时,本文还介绍了嗓音评估的方式方法,涵盖医学及艺术嗓音专家的主观评估、客观评估及评估环境的设置,并将评估结果科学分析及研究反馈给学生,使其正确了解自己嗓音的实践状况,以结合专家意见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嗓音改进,创造嗓音训练和展示的平台和条件,在实践中开发他们正确用嗓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用嗓方法和习惯,塑造自己科学且个性化的嗓音。

    嗓音优化嗓音评估反馈高校音乐教育应用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高校民族音乐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郭超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多元文化共生背景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本研究聚焦少数民族地区师范类音乐人才的培养,通过对音乐教育理论、人才培养评价理论及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特点的系统梳理,尝试创新性地构建了一整套科学而全面的评价体系。

    少数民族音乐高校音乐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发展

    智慧教育理念下高校艺术教育转型与创新研究

    王佳杰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引领教育发展的理念。面对传统模式下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小众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滞后、技术与资源不匹配、师资队伍适应性挑战和评价体制机制僵化等发展瓶颈问题,本文阐述了智慧教育理念的内涵及特点,并从构建新生态系统、拓宽普及覆盖面、增加教育方式多样性、提升课程思政性和评价科学性等方面探讨智慧教育理念指引高校艺术教育转型与创新的适切性,提出应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全过程、立体化、体验式"智慧教育模式,结合"用户思维、大数据思维、社会化思维、迭代思维",并加强领导机制体制、师资队伍和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来实现艺术教育转型与创新。

    智慧教育高校艺术教育转型与创新

    情感教育视角下科技融合儿童舞蹈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践

    肖黎
    147-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儿童舞蹈教育模式正逐步走向个性化与科技化。本研究围绕情感教育的视角,探索将科技融入儿童舞蹈教育的设计要点与实践路径。在理论背景上,借鉴情感教育与舞蹈教育的交叉理论,研究问题聚焦于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增强舞蹈教育的情感教学效果。研究通过设计交互式技术应用、个性化学习路径和完善的反馈机制,实现情感与舞蹈技能的有机融合。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模式能有效提升儿童的情感理解能力与舞蹈技能。创新之处在于将情感教育理念具体化、系统化地融入舞蹈教学中,同时利用科技工具进行教育内容与反馈优化。

    情感教育儿童舞蹈教育科技融合个性化学习交互式技术

    国产动画电影喜剧情境的营造及技法分析

    周凌云左芝兰
    153-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不断增强,展现出独特的审美内涵和民族特色。通过对典型作品的分析和考察,可以归纳出三个营造喜剧情境的前提条件:角色缺陷、观众的上帝视角、充分铺垫,以及六种喜剧情境的创作技法:重复、泄气、倒置、反配、身份误认、忘记本来目的。这些技法丰富了国产动画的喜剧表现力,为国产动画电影敲"喜剧风格之门"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启发,也为继承和发展中国学派的动画幽默美学提供新的思考。

    国产动画电影喜剧情境喜剧的发动机要素喜剧创作技法

    祁剧入赣对赣南地方戏曲的影响——以宁都采茶戏和东河戏为例

    何厚伟
    159-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祁剧,作为湖南省最古老且影响较为深远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其流播过程中,与广西、江西、福建等周边地区的戏曲剧种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与融合,不仅深刻影响了当地戏曲的发展轨迹,还在当地落地生根,一度成为当地的主流戏曲样态。作为祁剧向东流播的重要一站——江西赣南地区,起到了祁剧向福建闽西、广东粤北地区辐射的枢纽作用。本文主要探讨祁剧在赣南的流传情况,探析其入赣的原因以及对本地戏曲宁都采茶戏和东河戏的影响,并通过对剧种剧目、音乐唱腔、表演程式等方面的对比研究,找到剧种间的密切联系。

    祁剧宁都采茶戏东河戏地方戏曲音乐风格

    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书信"唱段的音乐研究

    孙子淇
    165-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柴可夫斯基的三幕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书信"唱段位于全剧开头,通过长达 12 分钟的咏叹调细腻展现了塔吉娅娜向奥涅金表白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是全剧的亮点之一。该唱段的曲式结构采用咏叹调套曲的形式,将咏叹调和宣叙调巧妙融合,通过节奏、速度、调式调性的变化,使得该唱段流畅自然,戏剧张力极强。柴可夫斯基为该唱段女主人公塔吉娅娜量身定制了凸显其悲剧色彩的降D大调下行音阶,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预示性,塑造了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该唱段不仅是音乐会咏叹调的经典之作,更是歌剧表演艺术中的试金石。

    柴可夫斯基《叶甫盖尼·奥涅金》歌剧唱段咏叹调套曲

    电影中西部风景色彩的美学价值与文化象征

    王复鸣
    17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影中西部风景画面的色彩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这些色彩在美学和文化象征层面的价值。通过色彩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典型电影案例的具体分析,文章揭示了色彩如何表达电影中的情感和文化主题。研究发现,西部风景的色彩不仅增强了电影的视觉冲击力,还深刻地体现了西部文化的特征,如自由、荒野和边缘生存的挑战。此外,色彩的使用在影片叙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通过不同的色调和饱和度来传达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心理的变化。

    色彩美学文化象征电影分析

    基于文化馆职能的群众音乐文化辅导路径研究

    董理
    17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音乐辅导不仅是文化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提升的核心路径。文化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其音乐辅导的科学规划与实施直接影响着群众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与质量。在文化馆的运行体系中,音乐辅导通过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方法,能够实现群众文化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基于此,本文通过阐述群众文化活动的类型与音乐辅导的工作方法,提出群众文化活动中音乐辅导的路径。

    群众文化活动音乐辅导文化馆职能艺术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