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和技术运用

    张溪璐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和技术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创意提供编舞的方向和灵魂,而技术则是实现这些创意的关键工具.两者的结合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还能够增强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本文先分析编舞过程中的创造性决策和技术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二者的运用策略,最后提出编舞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性问题.

    创造性决策编舞技术关系结合

    浅论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运用

    柯枫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究,首先,分析了声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方法和演唱技巧,揭示了情感在声乐艺术中的核心地位以及技巧对于情感传递的辅助作用,并系统地介绍了发声共鸣技巧、气息运用技巧等;然后,探讨了声乐表演中情感表达与演唱技巧的关系,强调了情感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并研究了如何通过技巧的运用来增强情感的表达.同时,通过个案研究展示了这些技巧在实际表演中的应用.最后,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提升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的策略,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声乐表演情感表达演唱技巧

    现代舞蹈艺术"身体美育"意识研究

    秦菲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体是人类的思想和灵魂的载体,人体的动作是人体内在倾向性的外在表现.身体不是肉体与精神的分离,而是灵肉一体的意识化身体.现代舞蹈源自西方,其身体意识的觉醒源自邓肯的"自由舞蹈",之后对于身体的关注便成为现代舞蹈关注的焦点,后由拉班结合人体的身体语言特点,提出人体动律学,强调培养和提高人的肢体灵活性.现代舞蹈不断创新与超越,表达个体生命体验,对于身体意识的培养和全面提高美育,以及整体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由此,舞蹈的身体美育意识的积极意义得以显露,可以帮助人们释放压力、增强自信,给身心整体健康带来影响.

    现代舞现代化身体意识舞蹈美育审美心理

    基于旅游视角的贵州后山苗族舞蹈艺术特征与保护传承

    李紫航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后山苗族舞蹈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植于当地民众的生活中,而且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独特资源.该舞蹈形式不仅是表演艺术,更是苗族社会文化身份和传统知识的传递载体.其动作设计、服饰色彩,以及伴奏乐器均根植于苗族的生产生活实践和自然崇拜,其中不乏对山林、水流等自然元素的模仿与赞美.基于此,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深度分析贵州后山苗族舞蹈的艺术特征,以及如何在旅游开发中有效保护和传承苗族舞蹈,从而共同构成动人的视觉与听觉盛宴,吸引无数旅游者的目光.在旅游推广中,后山苗族舞蹈不仅是展示文化的平台,更是连结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通过对舞蹈表演的精心策划与展示,受众得以深入体验苗族的历史文化,从而加深旅游者对苗族文化的认识与尊重.

    旅游贵州后山苗族舞蹈艺术特征传承

    高为杰《韶Ⅱ》的互文性分析

    余洁
    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文性理论由茱莉亚·克里斯蒂娃首创,克里斯蒂娃结合索绪尔与巴赫金的语言学观念,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在文化、历史环境中的吸收与变形,且将文本分为现象文本与生成文本.本文以高为杰《韶Ⅱ》为研究对象,以"互文性"为理论基础,先分析作品的自文本互文,解释现象文本的音乐意义;再以历史、文化、美学语境分析作品的他文本互文,阐释其生成文本的人文意义,进而发现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现代音乐的时代特征与发展规律.

    互文性现象文本生成文本《韶Ⅱ》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演奏艺术特色解析

    区嘉毅
    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部展现浪漫乐派风格的经典作品,门德尔松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虽然在技术上对演奏者提出了挑战,但在情感表达上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围绕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展开多维度研究,分析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梳理其三个乐章的音乐特点,并探讨其演奏艺术特色,以期能为演奏者更好地演绎该作品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演奏艺术特色

    贵州松桃县苗族花鼓舞文化研究

    王家兰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苗族花鼓舞是贵州松桃县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融合了击鼓、舞蹈、音乐和民俗,反映了苗族人民在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互动中的历史和精神生活.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详细分析苗族花鼓舞的形成影响因素,如:神话传说、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并深入讨论其丰富内容与形式,揭示其服道特征和舞蹈形态等艺术特征,从服道、传承方式,以及表演形态等方面探讨其发展演变.在此基础上,从技术融合、田野调查、教育课程开发和跨文化交流四个方面提出促进苗族花鼓舞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的策略.

    松桃县苗族花鼓舞艺术特征发展演变传承发展

    音乐教育个性化培养策略研究

    李运春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音乐教育实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深入挖掘音乐教育个性化培养策略的内涵与实施途径.首先,全面梳理了个性化教育的理论根基,然后,细致剖析了音乐教育个性化进程中遇到的诸多挑战与难题,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包括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条件、定制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革新教学与评估方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及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结论明确指出,个性化导向的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激活其内在学习动机、锻炼创新思维模式及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究并执行这些个性化培养策略,以促进音乐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音乐教育个性化培养策略研究

    传统音乐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研究

    周乙轩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音乐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可以拓宽学习者的学习机会和资源,提供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传统音乐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状、挑战,并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这种融合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学习机会和教学方式,但同时也面临着教学质量、知识产权保护和学生评估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在技术、教育理念和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促进传统音乐教育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实现音乐教育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传统音乐教育融合发展学习机会

    民族乐器在应用型课程中的应用

    孙潇澳
    117-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族乐器在应用型课程中的应用,有助于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它也有助于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民族乐器在应用型课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充分发挥民族乐器的独特魅力和应用价值,将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促进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民族乐器应用型课程技能培养课程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