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盐业史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盐业史研究
盐业史研究

黄健

季刊

1003-9864

yysyj1976@163.com

0813-2207501 2300618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解放路107号

盐业史研究/Journal Salt Industry History ResearchCSSCI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唯一以盐为研究、宣传对象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它以反映代表我国盐业史学术界高水平的研究新成果为己任,尤其注意发现、扶植在一定时期独具特色、独领风骚的优秀作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市场联结与要素流动:开中盐法对明代西南边疆市场的影响

    张锦鹏刘丽凤
    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南边疆是明代开中盐法实施的重点区域,开中盐法的推行在充溢边饷的同时也为边疆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政府制定差异化的中盐则例,形成了一种市场力量,引发内地商业资本和商人群体等经济要素向边疆地区流动,为边疆市场发展注入了经济活力.在开中盐法的吸引下,有不少内地商人进入云贵地区落地生根,撬动了西南边疆粮食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培育了本地商人群体.在内地商人与本地商人这两个市场主体的共同作用下,西南边疆市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内地市场的联系也逐步加强.

    开中盐法内地盐引商人流动边疆市场

    破坏与建设:论张謇盐业改革之道

    陆玉芹张诗雯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盐乃国之重器,关系着国计民生.张謇关注盐业改革三十余年,始终遵循"破坏与建设"并行的改革之道:破坏两淮盐业生产之"散",主张建厂聚煎,统一管理;破坏专商引岸制度,主张就场征税,自由贸易;破坏产盐区划,主张因地制宜,盐垦兼营.围场聚制、就场征税、垦进盐退,这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张謇对盐业改革的深远考量.仔细审视张謇的盐业改革方案和实践,他的改革从未单纯停留在"破坏"旧有体系,相反,他对于"建设"成效怀有强烈的热情和期待,旨在通过改革实现更加高效和公平的盐业生产和管理体系,从而解决国计民生问题.

    张謇盐业专商引岸制就场征税盐垦

    上下联动:四川盐工福利事业研究(1937-1949)

    赵小平杜倩
    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战全面爆发后,沿海盐场相继沦陷,四川盐工肩负起"增产赶运"的历史重任,川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连.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盐工福利事业,既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也是政府、盐场、盐工多方联动与博弈的结果.盐工福利事业作为四川盐场矛盾的调节器,其最终目标无疑是为了提高食盐生产效率、保障食盐供应、稳定社会秩序.盐工福利事业的运行情况及其成效,既关系到盐场的产运销,又关系到盐工及其家庭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虽然四川盐工福利事业实际运行成效并不理想,但是其先进理念及塑造的以"增产赶运"为核心的全员抗战精神,值得肯定.

    四川盐场盐工福利增产赶运成效评价

    明清山东食盐运销网络与地方社会

    纪丽真王春纯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清山东食盐运输水路与陆路结合,舳舻相接的水路与车马辐辏的陆路交错相通.其运输网络包括三条线路:一是沿大清河或小清河溯流西行,在沿线的关卡、码头和盐园地区分运,如蒲台批验所、泺口批验所、南桥、黄台桥,再继续沿河溯流水运,或向北向南陆运入境;二是沿运河南下北向,在运河沿线的关所、码头和盐园分运,如阿城、安居、南阳、夏镇,再继续沿河水运,或向东向西陆运入境;三是自沿海盐场直接陆运至境内,如大多数票地.水陆联运的综合运输网络,既保证了山东全境,以及河南、安徽和江苏三省部分地区的食盐问题,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明清山东盐业水陆联运运输网络

    "盐"出必"行":铁路交通与20世纪盐都自贡城市发展研究

    高乾
    4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座因盐而生的资源型城市,盐的运输、销售与盐都自贡的城市发展密切相关,铁路交通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十分引人注目.通过考察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铁路交通对自贡城市发展的多维影响,不仅可以管窥自贡盐业运销发生的剧烈变迁,同时还可以挖掘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能.铁路交通与20世纪盐都自贡城市发展的辉煌历史,体现了内陆城市依托铁路交通进行追赶式现代化的崭新尝试,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区域城市的建设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度构建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铁路自贡发展资源型城市

    "肇州盐"的考古发现与金代东北地区的土盐生产

    刘晓溪SEBILLAUD Pauline刘守文
    5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林省大安市尹家窝堡遗址所处区域,在金代隶属于上京会宁府下设的"肇州"管辖,《金史》中有多条关于肇州作为金代重要产盐地的记载.2014-2015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对该遗址的发掘,从考古学角度证实了文献中记载的"肇州盐"即应为土盐.文章以发掘资料为依据,结合文献史料和近现代土盐生产的相关资料,不仅复原了以尹家窝堡遗址为代表的土盐生产的整体操作流程,还进一步推断该遗址应为金代早中期一处因盐而兴的村落.该遗址所反映的金代土盐技术和生产场景,也是该时期东北地区土盐生产的一个缩影.

    尹家窝堡遗址金代肇州土盐

    蒙元时期山东盐务管理机构与职官设置——以碑刻为中心

    朱义杰
    6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世文献中关于蒙元时期山东地区的盐务机构和职官设置的记载,反映了这一时期山东盐务系统的调整与变化,但错漏缺失之处甚多.通过收集梳理蒙元时期碑刻和地方志中金石志相关材料可以发现,碑刻材料反映了山东都转运司、盐运分司和盐场司在蒙元时期的机构和职官设置情况与变迁过程,验证了《元史》《元典章》等关于山东盐务机构变迁和都转运司职官设置的记载,补充了文献材料中盐务分司和盐场司职官设置记录不全的问题,弥补了史料中山东盐务机构与职官存续时代不清晰、记载混乱等缺憾.

    元代盐运司机构与职官设置碑刻材料

    《盐业史研究》征稿启事

    《盐业史研究》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