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言文字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文字应用

张世平

季刊

1003-5397

yywzyy@126.com

010-65130351

100010

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

语言文字应用/Journal Applied Linguistic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汉语语言文字学学术性刊物。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研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开展对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研究,为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主要栏目有中文信息处理、语言教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应用、语言规范、书评等。读者对象为汉语语言文字研究与教学工作者、高校学生、文秘工作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语境折叠视角下新媒体词汇语义的互动化趋势

    贺天琪刘美君
    5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和使用语法理论,从语义、语法两个层面,考察近十年新浪微博上109个网络热词的使用状况,系统梳理其语义范畴转移和语法功能变异的路径,并根据社交网络和语境折叠理论,探讨其语义延伸和词类转移的动因.研究发现,新媒体词汇语义呈互动化演变趋势:语义上不断趋近社会交际相关的语义范畴;语法上词类转移更加活跃,且呈单向性特征,互动性不断增强.这与高互动社交需求和高折叠新媒体语境密切相关.

    新兴词汇互动化语境折叠新媒体网络语言

    国际中文教育促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李宝贵李慧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中文教育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价值导向.文章首先诠释了国际中文教育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内涵意蕴.其次,从逻辑关联和相互作用两个方面阐释二者之间的关系,逻辑关联表现为国际中文教育通过提升中文国际地位、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中外贸易畅通、促进中外民心相通等方式促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相互作用表现为国际中文教育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互相影响,并在多元主体长期、稳定地支持下共同进步.最后,提出国际中文教育促进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升的路径:完善国际中文教育体系、提高国际中文教学质量、建强国际中文人才队伍、丰富国际中文产品服务以及强化现代科学技术赋能等.

    国际中文教育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逻辑关联相互作用提升策略

    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李东芳汪子仪
    79-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国际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融合,是来华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基本教学模式.本文基于学界和《参考框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描述,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四个环节",即"多元文化意识、综合文化知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交际技能",以期为来华留学生文化教学策略及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文化教学策略

    基于模因仿造的欧美外来词的汉化机制研究

    章宜华
    8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产物,其汉化过程涉及接触双方的社会、文化、语言机制和在语言触变中起主导作用的认知主体.本研究认为,外来词是语言接触的一种自然衍生现象,就像基因作用于人类遗传一样自然.世界各种语言都是由各具特色的语言及文化"基因"——模因(memes)构成的,语言接触中的触变元素就是模因,外来词汉化的过程及模因传播在主体认知中不断地自然演化,受语主体能以模仿和仿造的方式把源语言的语言文化模因无缝融入到汉语中来.本文以欧美外来词研究现状为切入点,运用概念整合理论,以模因仿造的方法来探讨外来词的汉化机制,为外来词进一步的研究(性质界定、分类和规范)建立一套可操作的基本方法.

    语言接触外来词外来词汉化模因仿造语言共变

    现代汉语字母词的语素化研究

    白凌云孙道功
    10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素化是外来词融入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外来词汉化的重要体现.字母词作为外来词的特殊成员,其语素化也具有特殊之处.文章以10部代表性的外来词词典中的字母词作为考察对象,筛选并提取了 12个字母语素,分析了字母词语素化的类型及相关特点.文章认为:字母词语素化包括降格和升格两种类型,但是与一般汉语语素不同,字母语素在构词、语义类型以及分布领域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字母词的语素化会受到音节数量、语法规则、语义选择和使用频度等方面的制约.音节制约主要表现为在升格语素化的过程中,受现代汉语双音节占优势特点的限制,字母语素与汉语语素构成的词语通常不超过三音节;语法制约主要表现为语素的词性转化和功能变化;语义制约主要表现为通常会选择活跃度低、不具有相对稳定义的字母作为语素形式;频度制约主要表现为高频使用是字母词语素化前提,也是完成语素化的重要条件.总的来说,字母词的语素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字母词语素化语素化类型语法制约语义制约

    离合词是词还是短语:基于汉语母语者认知的考察

    韩晓明胡琬莹向雅婕
    11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离合词是词还是短语,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了母语者对离合词性质的心理感知.研究发现:在语义感知上,离合词与短语的透明度差异显著,与非离合词具有一致性;在结构感知上,离合词与非离合词整体具有一致性,但在短语启动后反应延迟.离合词与短语具有语义差异,不支持离合词为短语的说法;离合词在语义与结构感知上都与词更为接近,但其离析形式与合成形式可能分开存储.整体结论更支持"合为词、离为短语"的性质观.

    离合词短语心理感知

    ChatGPT掌握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句长规律了吗?

    周义凯刘海涛
    124-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用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中15种书面语体的文本研究了汉语整句、小句单位长度的关系,并比较了其中3种语体文本与ChatGPT生成文本的句长分布.结果表明:现代汉语书面语的整句和小句符合语言中相邻层级单位的长度关系规律;ChatGPT生成的汉语文本基本符合自然语言句长的概率分布与单位层级规律,但在遵循省力原则、语体区分能力等方面同真实文本尚有差距.大语言模型已经获取了一些自然语言中的统计规律,但还没有完全掌握真实文本中一些细节特征.

    现代汉语句长分布语言普遍性语体差异ChatGPT

    基于字形的汉字字符复杂度算法及其应用

    陈天序王钗吴子昂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汉字字符复杂度是影响汉字识别的重要因素之一,常以笔画数代表,而字形对视觉复杂度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引入汉字字符复杂度的新算法,即将汉字处理为图像后对汉字轮廓进行分块切割,计算字形整体的周长复杂度,得出汉字字符复杂度值.本研究尝试将新算法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的字表研究,发现:相较于用笔画数代表汉字字符复杂度的传统方法,新算法计算出的汉字字符复杂度更能够体现同一笔画数下不同汉字视觉上的字形差异;以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等级字表为样本,部分等级之间汉字字符复杂度无显著差异.

    汉字字符复杂度测算方法等级字表国际中文教育

    来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