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螺内酯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干预价值.方法 将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 2021年 8 月至 2023 年 2 月收治的 62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31 例,将缬沙坦单一治疗应用在对照组中,将螺内酯与缬沙坦联合治疗应用在实验组中,两组均连续治疗 6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血清钾水平,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血压水平(收缩压与舒张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与血细胞比容),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与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与血清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与血清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CR水平均下降,eGFR、血清钾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UACR水平低于对照组,eGFR、血清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 2 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13%)与对照组比较(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螺内酯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方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血清钾、血糖、血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