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王巧玲

季刊

1001-0823

yyfy1985@sohu.com

0991-8559426

830049

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654号

语言与翻译(汉文版)/Journal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语言与翻译》创刊于1985年1月,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语言文字政策,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办刊方针。本刊系“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入编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语言与翻译》主要刊登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党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以及实施情况;以不同学术观点撰写的有关突厥语族诸语言的古代和现代语言文字研究、名词术语规范、正字法研究、方言调查;翻译理论与实践;汉语与双语教学研究;语言与民俗研究;书评等内容的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汉语押韵衔接的形式描写、功能验证以及理据探讨

    曹德和王卫兵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押韵与押声、押音节以及押调构成基础不同语用功能有别,研究押韵时需划清界线.将考察范围延及民间韵语,会发现汉语除了广泛使用脚韵,还不时使用头韵、腰韵等等.实证检验表明,押韵具有衔接功能的说法完全有资格作为学术命题看待.押韵之所以具有前述功能全因为衔接依托于前言后语信息照应,而押韵从语音层面为此创设了机会.汉人在多种押音类型中尤重押韵,这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韵式在粘合力连续统上各有各的位置.总体看粘合力排序与使用率排序之间存在正比关系,但也有例外.是否可以模式化以及是否具有独特效用,是发掘和认定汉语韵式主要根据,至于其形成是源于自觉还是非自觉,根据科学研究惯例不必较真.

    汉语押韵衔接形式描写功能验证理据探讨

    句法对比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共同对比基础

    杨春雷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定句法理论框架和共同对比基础(Tertium Comparationis,简称TC)是句法对比分析(syntactic contrastive analysis,简称SCA)的重要研究环节.首先,介绍SCA可选择的句法理论框架、所属流派,以及它们的主要特点.然后讨论影响SCA的理论框架选择的多种因素,包括句法理论的研究重点、SCA的研究的目的与对象、对语言解释的理解等.最后,根据所选择的句法理论框架所属的流派,分别介绍并讨论了SCA可采用的相应TC.

    句法对比分析句法理论框架共同对比基础对比语言学

    口语构式“有/没(有)什么+可/好+VP的”研究

    朴珍玉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讨论口语构式“有/没(有)什么+可/好+VP的”在语法结构、语义语用功能方面的特殊性,以及肯定式和否定式之间的异同性.该构式来源于反问句,以疑问的语表形式表达否定含义,其中“什么”通过语境义吸收获得否定解读,“可/好”虽然在某些语境中可以省略不说,但在语用上有强化说话人主观评判的标记作用.文章指出该构式通过语用推理获得表达劝止的功能,除此之外还有表示谦虚、委婉、不以为然、反驳等语用功能.最后,文章着重讨论该构式肯定式和否定式的不对称现象,具体表现在主语选择、语气表达及出现语境等方面,并对引起这种肯/否定不对称现象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解释.

    口语构式劝止功能肯/否定不对称语用推理

    港式中文与普通话用词差异的原因及辞书收录香港词语准确性探讨

    徐朝晖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港区域词有独特的特点和用法.文章选取若干词分析港式中文用词和内地普通话用词的差异并从语言结构、文化习俗、社会地域等多方面探讨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辞书收录部分香港区域词时在释义、引中和褒贬义等方面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香港区域词普通话差异原因辞书收录

    论形容词的“体”特征与形容词句法标记模式之间的关系

    梁焱张延成
    36-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形容词句法功能标记模式揭示了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在定语和谓语位置上的句法互补现象.为了探寻这种句法现象语义层面的原因,文章从形容词词汇语义的“体特征”入手,分析了两类形容词词汇语义结构和句法语义结构及句法形式符号之间复杂的投射及选择关系,由此探明了形容词句法功能标记模式与形容词词汇语义“体特征”之间的联系,并证明对形容词而言,“体特征”是一个具有句法敏感性的词汇语义特征.

    形容词句法标记模式词汇语义“体”特征句法-语义界面

    维吾尔语从属句中间陈语气的嵌入策略

    林青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维吾尔语从属句中间陈语气的嵌入策略及其所选谓词的语义和语用特征的考察,进一步说明由语法化标记实现的可嵌入间陈语气其产生归因于所谓的“上下文”合作,即句法、形态和语义-语用功能的相互作用.

    维吾尔语间陈语气嵌入补足语小句

    维吾尔语元话语的功能及产生动因探讨

    张美涛王苹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维吾尔语元话语入手,考察其形式表达,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维吾尔语元话语进行功能分类,将元话语分为语篇框架元话语、言语行为元话语、参与者指向元话语以及互动元话语,并分析探讨了元话语的产生动因以及在会话过程中的监控表现.

    维吾尔语元话语功能动因

    维吾尔语复合名词构词法及新复合名词的构造

    克力木江·玉苏普司马义·阿不都热依木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前人对复合词的研究和大量的复合名词语料分析基础上,探讨维吾尔语复合名词及其构词类型和构词方式,讨论了通过三种方式构造的复合名词,即按照句法规则构造的复合名词、超越句法规则构造的复合名词和通过隐喻或转喻构造的复合名词.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隐喻性或转喻性复合名词内部发生较强的曲折性语义变化,它不仅词汇化程度较高,构造也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特征.

    复合名词构词隐喻转喻

    学术术语翻译面面观:以“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为例

    张文瑜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国内学术界对“Mass Culture”与“Popular Culture”均翻译为“大众文化”为例,从术语的语义与语用、提出的语境、学术立场,以及术语的相关理论等面向研究阐明:二者,作为学术术语,属于不同的理论脉络,具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和价值判断,因而学术术语的翻译本身应当是一种研究,应从以上几个面向考量以确定其译文.

    大众文化民众文化语义与语用语境与立场理论演进

    喀什地区旅游地名公示语英译探析

    董辉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在地名翻译的相关法规与相关文化翻译的原则、方法、策略指导下,结合喀什地区旅游地名分类,探索公示语中旅游地名的翻译方法,以更好地在翻译中展现喀什地区旅游地名的文化特性.

    文化翻译喀什地区旅游地名公示语英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