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畜牧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畜牧科技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现代畜牧科技

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

皮宝安

月刊

2095-9737

yzjsgw@126.com

0451-86036168,57633298

150050

哈尔滨市道外区红旗大街518号

现代畜牧科技/Journal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 &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普及养殖知识,推广新技术,为养殖户和基层技术人员服务”为办刊宗旨,内容实具体,操作性强,是养殖户和养殖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蓝耳病背景下不同综合防治措施对母猪断奶7d发情率的影响

    黄荣生彭尧蒋泽菊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母猪在受猪蓝耳病威胁下,采用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对其7 d断奶发情率的影响,该研究采取比对试验的方法,对受猪蓝耳病不同程度影响且均出现断奶发情率降低的2个规模相同的养殖场A场和B场,采取不同的综合防治措施:A场主要使用中药芪霍散(主要成分:刺五加、女贞子、越橘、鱼腥草、人参、杜仲等)+抗生素和B场则采用中药芪霍散+20%替米考星+营养补充+精细管理。结果发现,与A场相比,B场采取"中药+抗生素+营养补充+精细管理"的防治措施后,母猪断奶发情率逐步恢复且趋于稳定。

    猪蓝耳病综合措施发情率

    猫血型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赵方圆巩玉洁赵荣茂邓西...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猫的AB型血型系统由A型、B型和AB 3种血型组成。配型不合可能导致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根据TaqMan探针荧光定量分析原理,通过对猫血型决定基因胞苷-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羟基酶(CMAH)基因的4个血型相关的位点进行序列比对,设计相应引物以及探针,建立猫血型荧光PCR检测方法。该研究建立的猫血型荧光PCR检测方法与商品化的血型检测试纸条检测结果符合度达100%。此外,研究发现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采集的269个猫样本中,A型血型占94。05%、B型占5。58%、AB型占0。37%。

    猫血型CMAH基因基因型检测荧光PCR

    鸡W染色体基因CTIF在鸡胚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郑鸿翔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对CTIF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进行初步研究。通过设计特异性扩增W拷贝、Z拷贝以及同时扩增W和Z拷贝的引物(CTIF-W、CTIF-Z及CTIF-ZW),对其在胚胎的不同日龄的组织的mRNA表达量进行分析,并通过FAD(fadrozole)诱导性反转探索其对性别表型的响应。结果显示,CTIF-W在孵化6 d的胚胎性腺中的表达高于尾部,且随胚胎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而CTIF-Z和CTIF-ZW的表达趋势相似;而在6 d鸡胚的其他组织中,CTIF-ZW在肾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他组织,说明CTIF在发挥某些基础功能的同时可能还与肾脏的发育或功能相关。CTIF-Z在多数组织中表达量均呈现出雄性高于雌性,而CTIF-ZW在雌雄之间的表达量差异则相对较小,表明W拷贝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了雌性中Z拷贝的表达。CTIF-W和CTIF-Z在12 d的胚胎组织中均表达,且均高度表达于脾脏组织中;CTIF-Z在大多数组织中雄性表达高于雌性。此外,CTIF-W表达受雌性向雄性性反转的影响而显著降低,而CTIF-Z则没有响应。综上,CTIF在鸡胚的肾脏和脾脏中高度表达,且其Z拷贝在雌雄组织之间存在剂量效应,而W拷贝可能在雌性中作为Z拷贝的补偿以保证其生物学功能的发挥。

    鸡胚W染色体基因CTIF表达模式功能研究

    泰地罗新注射液对自然感染猪呼吸道疾病的治疗试验

    郑伟雷建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价泰地罗新注射液对自然感染猪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效果,试验选择自然发病且表现典型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的160头猪开展治疗效果试验研究。将患病猪随机分成2组,每组80头,受试组按临床推荐剂量4 mg/kg给药泰地罗新注射液,对照组按临床推荐剂量2 mg/kg给药氟苯尼考注射液。结果显示,给药之后受试组和对照组对自然感染猪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3。75%和87。50%,相比于氟苯尼考注射液,泰地罗新注射液的疗效更好。泰地罗新注射液按照推荐剂量4 mg/kg用药,对于副猪嗜血杆菌等引发的猪呼吸道疾病具有良好、安全的治疗效果。

    泰地罗新注射液呼吸道疾病治疗

    温度对黑斑蛙蝌蚪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影响

    张笑春蔡文栅俞乐张文旭...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温度对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和适应性的影响。将黑斑蛙蝌蚪分别在7、17℃和27℃驯化温度下饲养,测定体重、全长、尾长和体宽4个形态指标,分析各项形态指标的变化以及最适温度、逃避温度和致死温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在饲养1~7 d期间,27℃组的体重、体宽、全长增长率均高于17℃组。在7、17、27℃驯化条件下,其最适温度分别是28。44、30。03、30。70℃;其逃避温度分别为25。49、31。77、31。78℃;其高温致死温度范围是38。0~40。5℃。综合结果分析表明,27℃是黑斑蛙蝌蚪比较适合的饲养温度,不同温度驯化后的蝌蚪,其最适温度有明显差异(P<0。05),逃避温度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其高温致死温度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通过调节驯化温度,能够提高黑斑蛙蝌蚪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

    温度黑斑蛙蝌蚪生长发育适应性

    非遗传因素提高湖羊肉品质的途径和机理初探

    冯琳婧颜芷莹王笑语吴攀...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湖羊以其优良适应性,服务于我国畜牧业结构调整,遗传选择和精细营养管理被广泛用于提高湖羊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湖羊产羔数稳定提高,生长速度和体质也得到提升,但瘦肉率提升幅度不大。该文试图通过对湖羊养殖场的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解析非遗传因素提升湖羊瘦肉率的方法和途径。

    断奶成活率产羔数7月龄体重瘦肉率维生素A

    放牧对两河源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郭军访陈维龙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两河源牧区放牧前后的草地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和多样性分析,为牧区的草地恢复与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该研究以两河源6牧区为例,采用样方法对该地区的草地进行调查,运用VOR综合评价模型和物种多样性测度中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Alatalo指数对两河源牧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放牧会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但不会影响草地健康状况,两河源牧区放牧强度属于合理放牧范围内。

    放牧前后草地健康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两河源牧区

    玉米蛇对人工配合饲料的适口性研究

    刘忠禹文建奇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能够更加高效生长并且减少玉米蛇的疾病产生,加快幼蛇开食速率,减少蛇不开食的情况,进一步满足市场日渐提高的玉米蛇宠物需求,减少饲养成本,能够将受众和饲养范围扩大。设置3组对照试验分别研究其最合适饲料的形状、大小、气味,进行饲养观察并测量与记录摄食率、摄食速度、反应速率的特性指标,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椭圆形饲料的平均摄食率最高和摄食时间最短,分别为88。75%和79。22 s;重量为体重16。5%大小的食物的平均摄食率最高为95%;以乳鼠气味为主气味的饲料平均摄食率和反应速度最快,分别为90%、1。46 s。试验证明,人工配合饲料能够提高幼蛇的开食率和摄食速度,对大规模的玉米蛇养殖以及个体小型养殖提供可行性选择。

    摄食率人工配合蛇饲料形状大小气味

    甘蔗梢青贮加工及其在反刍动物生产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陈美秀陈晓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甘蔗梢是甘蔗收获后的主要副产物,产量巨大,营养价值丰富,可作为反刍动物的优质粗饲料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青贮是提高甘蔗梢饲用价值,促进甘蔗梢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该文主要对国内外甘蔗梢青贮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讨论添加剂青贮和混合青贮,介绍甘蔗梢青贮饲料在反刍动物中饲喂效果,为推动我国甘蔗梢青贮技术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甘蔗梢青贮技术饲喂应用研究进展

    猪饲料毒物中毒鉴别诊断与治疗

    熊翠华彭继顺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中毒疾病发生时,常呈急性和群发,对大量动物造成伤害,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生猪饲料来源广泛,种类繁多,饲料毒物来源广,许多中毒症状相似,尤其在农村散养户生猪中毒疾病的临床诊断,在缺乏仪器设备的情况下,鉴别诊断存在很大的挑战。该文就生猪常见饲料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进行概括与分析,为生猪饲料毒物中毒的快速诊治提供参考。

    猪饲料中毒鉴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