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植保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植保导刊

钟天润

月刊

1672-6820

zhibao@agri.gov.cn

010-59194728,59194736

100125

北京麦子店街20号楼

中国植保导刊/Journal China Plant Prot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测报、检疫、防治、农药械的新技术、新成果及相关方针政策、指导意见,交流植保工作经验。是广大植保技术推广单位及技术人员的好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马铃薯气生茎腐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毕采利黄俊霞萨其仍贵杨立国...
    5-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铃薯气生茎腐病是近年内蒙古马铃薯生产中新发生的一种细菌病害,在发病区域采集典型病样,分离病原菌,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学鉴定,明确引起马铃薯气生茎腐病的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巴西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brasiliense).同时,对该病菌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开展了室内研究,发现其最适生长pH为6.5,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甘露醇、硫酸铵,为后续开展该菌生物学及防治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马铃薯气生茎腐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

    合欢内生菌发酵物与农药复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协同作用

    梁佳馨李红张兴辉杜丰玉...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合欢内生细菌H8(Bacillus vallismortis)为生防资源菌,制备其发酵产物,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并比较H8发酵物及3种常用杀菌剂福美双、多菌灵、吡唑醚菌酯对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室内毒力;选择毒力较高(EC50为1.55 μg/mL)的吡唑醚菌酯与H8发酵物进行不同比例的复配,测定各复配组合的毒力,筛选最优的增效配比;在此基础上开展盆栽试验,调查增效组合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物与吡唑醚菌酯的最佳混配比为6:4,该配比下的组合对盆栽黄瓜枯萎病的防效达到87.53%,略高于吡唑醚菌酯单剂,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并能有效促进黄瓜幼苗生长.

    合欢内生菌发酵产物黄瓜枯萎病防病效果

    香芹酚对柑橘全爪螨的生物活性及对柑橘生长的安全性

    胡雪芳裴海生翟晓娜李媛媛...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采用玻片浸渍法和喷雾法评价植物源杀虫剂香芹酚对柑橘全爪螨成虫的生物活性,并以不同柑橘品种卡拉脐橙、东方红橘、春见为供试材料,评价香芹酚对温室内柑橘苗根系生长的安全性.以香芹酚处理柑橘全爪螨成虫48 h后,LC50和LC90分别为5.78 mg/L和30.64 mg/L,其室内毒力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在设计浓度处理下,香芹酚对参试柑橘品种幼苗的根系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田间施药验证香芹酚防效发现,喷药后1~20d,5%香芹酚水剂62.5 mg/kg处理的虫口防效保持在75%以上,优于对照药剂阿维菌素和石硫合剂的同期防效.

    香芹酚柑橘全爪螨植物源农药生物活性安全性田间防效

    内生真菌对农作物促生抗逆作用研究进展

    陈贝贝章逸松叶岳宇黎晓梅...
    19-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生真菌与植物存在着长期的协同进化、互利共生的作用关系,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内生真菌通过合成植物激素、增强植株对营养元素吸收等方式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又通过产生抗菌代谢物、竞争病原体资源、增加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等途径提高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内生真菌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增强其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并对内生真菌在农业应用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利用内生真菌来实现农业绿色生产.

    内生真菌促生长抗逆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植物保护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玉米田双斑萤叶甲和瓢虫发生动态

    赵秀梅王立达郑旭李青超...
    27-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地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玉米田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发生动态,采用黄色粘虫板进行诱集监测,同时调查田间诱集的主要天敌昆虫.2021、2022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翻埋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移出对照4种方式下双斑萤叶甲诱集高峰期和全诱集期诱虫量有差异,秸秆碎混还田方式诱虫量最多,显著高于秸秆翻埋还田和秸秆移出对照,与秸秆覆盖还田差异多为不显著.黄板主要诱集天敌为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玉米秸秆翻埋还田、秸秆碎混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移出对照4种方式瓢虫诱虫量差异不显著.

    双斑萤叶甲异色瓢虫黄色粘虫板玉米田秸秆还田方式

    甘肃白银黄河以南地区草地贪夜蛾首发时间比较

    柯琴卢军帅高强胡旭芳...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比较甘肃省白银市黄河流域以南草地贪夜蛾见虫市州和周边宁夏相关市州首发时间与所处纬度发现,随着纬度的升高,草地贪夜蛾首发时间向后推移;草地贪夜蛾成虫和幼虫首发时间和北纬度数具有显著性正相关,纬度升高1°N,成虫和幼虫首发时间平均推迟5.2 d、9.3 d.地处黄河上游的白银市,近年草地贪夜蛾成虫首发时间相比南部的陇南市、天水市、庆阳市、甘南州分别迟35~43 d、迟32d、迟10~59 d和早1 d;与相接壤的平凉市、固原市、中卫市和兰州市比较,分别迟2~20d、迟4~7 d、迟2~29d和早1 d;白银市近年草地贪夜蛾首发地点均在黄河河谷一带,随后扩散到沿黄灌区的玉米田发生为害.

    草地贪夜蛾北纬首发时间

    川东北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规律及其智能化监测工具的探索

    陈会娟曾伟陈庆华蒲颇...
    38-4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川东北达州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规律和实现智慧化监测,2021-2022年在川东北达州开展了柑橘大实蝇系统监测,结果表明,网罩法监测越冬羽化成虫于5月上旬始见,5月中旬盛发,5月下旬终见;诱蝇球法监测越冬羽化成虫田间始盛期、高峰期为6月上旬、6月下旬初,7月下旬至8月上旬终见,其中雌成虫始盛期、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下旬.监测仪与网罩法监测越冬羽化成虫效果无显著差异,前者监测效率高,优于网罩法和诱蝇球法,生产上可通过监测仪诱测成虫始盛期并结合相应期距值来精准预测田间橘园成虫发生期,为诱杀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柑橘大实蝇网罩法诱蝇球远程监测仪成虫发生动态

    通辽市科尔沁区苜蓿蓟马物种多样性及优势种发生动态

    郭艳奇石凯兴安王家骏...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晰科尔沁区苜蓿蓟马物种多样性及其优势种发生动态,于2019、2020年的7月上旬至9月上旬对当地刈割和不刈割两个处理苜蓿样地的苜蓿蓟马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地苜蓿蓟马由2科5属8种组成,优势种为花蓟马和八节黄蓟马.多样性分析显示,同年苜蓿蓟马4种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刈割样地高于不刈割样地,且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在两年均以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两个优势种发生密度动态均呈波动性变化,同一年份其发生密度动态在两个样地基本一致,同年同一调查 日期其发生密度基本以不刈割样地较高.当地苜蓿蓟马优势种为害盛期集中在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下旬,以8月中下旬为害最重.刈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优势种的发生密度,但对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在不同年份的影响程度不同.气象因素、刈割情况(刈割时间、次数)、天敌种类和数量、苜蓿品种等综合影响苜蓿蓟马的发生动态.

    苜蓿蓟马多样性优势种发生动态

    深耕对小麦生长及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的影响

    吴艳辉崔立平王亚楠李娜...
    52-5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秸秆不断还田,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呈逐渐加重趋势,已经成为小麦生产的重要威胁之一.为探索高效管理该类病害的方法,以中强筋小麦品种师栾02-1和常规品种石新828为测试品种,分析了深耕30 cm对小麦生长、小麦茎基腐病发生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深耕30 cm处理的两个品种在秋苗期和起身期的根长及分蘖数较旋耕15 cm处理均显著增加,在成株期的穗数及产量也有所增加,且两个品种的茎基腐发病情况在苗期、起身期和灌浆期均明显减轻.深耕30 cm技术明显促进了小麦苗期生长量,减轻了小麦茎基腐病害的发生,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是利于小麦健康、绿色生产的农作方法.

    小麦茎基腐病秸秆还田深耕病害防控

    性信息素迷向技术防治番茄潜叶蛾效果初报

    樊蓉蓉刘媛海永强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性信息素迷向技术性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采用性诱监测的田间调查方法监测番茄潜叶蛾成虫的发生动态,探明性信息素喷射型释放器和不同数量迷向丝的迷向效果以及蛀果防效.结果表明,信息素喷射型释放器对番茄潜叶蛾迷向效果显著,蛀果防效最高可达85.00%;不同数量的迷向丝均能有效地干扰成虫的交配,从而降低虫口数量.此外,50枚/667 m2处理的平均迷向率达到88.61%,与60枚/667 m2处理的平均迷向率没有显著差异,且平均蛀果防效达到82.98%,能有效控制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与为害.因此,综合防效和经济投入考虑,在实际生产中建议使用迷向丝50枚/667 m2进行防治.

    番茄潜叶蛾信息素喷射型释放器迷向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