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植保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植保导刊

钟天润

月刊

1672-6820

zhibao@agri.gov.cn

010-59194728,59194736

100125

北京麦子店街20号楼

中国植保导刊/Journal China Plant Prot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测报、检疫、防治、农药械的新技术、新成果及相关方针政策、指导意见,交流植保工作经验。是广大植保技术推广单位及技术人员的好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比较

    常向前吕亮杨小林王佐乾...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地贪夜蛾和东方黏虫均为我国农业重大害虫,两者具有相似的寄主和生态位,存在种间竞争.通过室内低温模拟试验、冬季室外笼罩试验及田间调查,比较了草地贪夜蛾与东方黏虫的耐寒性,以及两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越冬情况的差异.研究发现:东方黏虫幼虫在7℃的平均存活时间是草地贪夜蛾的5.7~5.8倍,在0 ℃是草地贪夜蛾的4.2~7.2倍.在7℃,草地贪夜蛾的蛹在28 d内全部死亡,东方黏虫的蛹存活可超过28d;在0℃,草地贪夜蛾的蛹最多存活14 d,东方黏虫的蛹存活可超过14 d.冬季在武汉室外笼罩3个月后,发现有存活的东方黏虫幼虫,未发现存活的草地贪夜蛾.在长江中下游的几个典型区域均发现了田间越冬存活的东方黏虫幼虫、蛹或成虫,而未发现活体草地贪夜蛾.上述结果表明,东方黏虫比草地贪夜蛾更耐寒,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越冬,草地贪夜蛾在该区域无法越冬,这导致翌年春季作物上东方黏虫可能早于草地贪夜蛾出现,使其在种间竞争的初期占据优势.该结论为研究入侵物种(草地贪夜蛾)与本地物种(东方黏虫)的种间竞争提供了依据.

    草地贪夜蛾东方黏虫耐寒性越冬长江中下游地区种间竞争

    日本晚樱干腐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初筛

    王鹏邹慧珍马群李艺琼...
    10-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腐病是较为高发的植物枝干病害,其病原种类随树种不同而存在差异.从河南省郑州市种植的日本晚樱上采集发生干腐病的组织,经分离、纯化、致病性检验,得到3种可引起日本晚樱干腐病的病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这3种真菌分别为短密青霉菌(Penicillium brevicompactum)、环状毛霉菌(Mucor circinelloides)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其中葡萄座腔菌为优势病原菌.选择7种杀菌剂,测定其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初步筛选防治药剂,经比较,辛菌胺醋酸盐和苯醚甲环唑对3种病原菌的毒力较强,前者对病原菌的平均EC50为2.278 μg/mg,后者为2.359 μg/mg,可在防病实践中验证其效果.

    日本晚樱干腐病病原鉴定药剂防治

    海岛小花蝽成虫耐饥力调查及温度对其捕食茶黄蓟马的影响

    李金磊韩姗妮王建赟符悦冠...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室温不同饥饿条件下海岛小花蝽成虫的耐饥力以及不同温度对其捕食茶黄蓟马的影响,分别开展试验进行研究,发现在无添加、添加杧果梗、添加蜂蜜的条件下,海岛小花蝽雌成虫存活时长分别为14.64、40.56、36.72 h,雄成虫存活时长分别为15.12、38.44、30.00 h,添加杧果梗或蜂蜜显著延长了成虫的存活时间,说明在无猎物的情况下,海岛小花蝽可依靠植物提供的营养物质存活.不同温度下,海岛小花蝽成虫对茶黄蓟马2龄若虫及成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型模型.在16~32 ℃内,随着温度升高,海岛小花蝽捕食效能逐渐增强;在同一温度下,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海岛小花蝽茶黄蓟马耐饥力功能反应

    百合灰霉病研究进展

    李欣冉吴昀任梓铭江俊浩...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病原真菌椭圆葡萄孢(Botrytis elliptica)引起的灰霉病是危害百合切花生产和种球繁育的重要病害.从病原菌侵染循环和致病机理、宿主抗病机理、灰霉病防治等方面作一综述,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深入解析百合抗灰霉病机制及培育高抗百合品种,实现百合灰霉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百合灰霉病抗病机制抗病育种

    2013-2020年青海省不同类型农区鼢鼠发生面积及密度变化动态

    王秀娟李洪明黄霞
    28-3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鼢鼠严重威胁青海省农业生产、农牧民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通过2013-2020年青海省农区鼢鼠发生面积和鼠密度变化动态的调查统计,明确青海省农区鼢鼠发生面积和数量总体呈减少态势,东部农业区、海南台地农业区、青南高原小块农业区平均发生面积占比分别为70.48%、27.16%、2.36%,平均密度分别为7.31、12.57、6.64只/hm2,在发生面积最大的东部农业区中,脑山、浅山、川水3种类型区域平均发生面积占比分别为70.47%、29.35%、0.18%,平均密度分别为15.32、6.58、0.02只/hm2.摸清各区域农区鼢鼠发生规律,可为探寻科学有效的防控对策、促进鼠害绿色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鼢鼠农区发生面积鼠密度

    香梨优斑螟在甘肃的发生规律与为害特性

    何晓灵张大为付晓伟陆宴辉...
    32-3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 Yang)是甘肃省新发生的重要林果蛀果蛀干害虫.通过田间调查,对甘肃省张掖市和兰州市不同果园香梨优斑螟的种群发生动态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香梨优斑螟在甘肃地区1年可发生3代,第2代成虫密度最高;主要以3~5龄幼虫在树干和侧枝的翘皮裂缝处、腐烂病斑处和果实内滞育越冬;除已报道的苹果、梨、杏、枣等外,新发现一种适生寄主——贴梗海棠.本研究初步了解了香梨优斑螟在甘肃省的为害寄主、年发生动态及越冬习性,为该害虫的防控阻截提供了科学依据.

    香梨优斑螟寄主植物发生规律为害和越冬特性

    陕南茶园绿盲蝽发生为害规律

    文家富杨雪竹赵世垒李慧玲...
    37-4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2022年连续3年对陕南商洛茶园绿盲蝽发生为害情况进行了大田普查和系统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在商洛茶园绿盲蝽1年发生5代,第1代若虫始见于4月中下旬,5月上旬始见第1代成虫,茶园内第1、4、5代成虫虫量较大,第4代成虫8月下旬回迁茶园,是秋季回迁茶园的主体;冬季绿盲蝽主要以卵在当年剪口髓部越冬,在靠近坡边和水渠的中茶108和中黄2号品种上,有卵枝率和百枝卵量较大.

    茶园绿盲蝽发生规律为害特点

    利用轻量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识别苹果叶部病害的探索

    梁秀满高绍品刘振东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深度和宽度的增加虽然能增加识别的准确率,但往往参数量和计算量较大,并不适合移动设备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构建了 2种轻量型CNN模型,通过改进SqueezeNet网络的Fire模块,加入空间注意力机制以及在网络深层加入稠密连接模块,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与特征复用能力.通过在构建的苹果病害叶片数据集上训练,改进后的模型识别准确率达到89.60%和94.37%,相较于原网络提高了 2.98个和7.75个百分点,而网络的参数量仅有0.9 M和2.5 M.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在保证模型轻量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SqueezeNet稠密连接空间注意力机制轻量型CNN

    苹果园间作不同绿肥对害虫-天敌关系的影响及其生态调控技术

    谢晓丽孙振宇郭建国岳德成...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用于北方苹果园间作的绿肥植物,明确不同间作模式的害虫-天敌关系,构建高效稳定的果园生态调控系统,于2022年开展了二月兰、油菜、毛叶苕子、箭筈豌豆间作模式下绣线菊蚜及其主要捕食性天敌种群发生动态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4种间作模式下苹果绣线菊蚜发生峰值的种群数量显著低于清耕,间作二月兰、箭筈豌豆、毛叶苕子和油菜,绣线菊蚜峰值较清耕分别降低了 19.02%、20.98%、23.26%和50.36%,捕食性天敌平均单次发生量较清耕分别增加了 13.79%、36.21%、20.69%和53.45%,且树上捕食性天敌高峰期种群数量与绣线菊蚜高峰期种群数量之间呈负相关,表明间作4种绿肥能有效降低苹果园中绣线菊蚜的种群数量,提高捕食性天敌的数量,具有较好的生态控制作用.其中,果园间作油菜对苹果绣线菊蚜的生态调控作用最为显著,该模式下瓢虫、草蛉、蜘蛛高峰期种群数量均显著高于清耕.通过影响果园天敌瓢虫和草蛉的种群动态,增加瓢虫的种群数量来实现对果园苹果绣线菊蚜的早期防控,后期通过影响瓢虫、草蛉及蜘蛛的种群数量来实现对果园苹果绣线菊蚜的生态防控.

    苹果绿肥绣线菊蚜捕食性天敌发生动态

    甘薯地上害虫和天敌的发生动态及时空生态位

    黄建华杨迎青陈洪凡肖满秋...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掌握温室条件下甘薯害虫及其天敌发生情况,对甘薯地上害虫及天敌类群的种群数量、发生动态及时空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害虫以烟粉虱(39.8%)、菊方翅网蝽(25.8%)及扶桑绵粉蚧(21.9%)的发生量较大,天敌以蜘蛛占优势地位,占比达77.3%.扶桑绵粉蚧主增长期为7-9月,菊方翅网蝽主增长期为6-7月,烟粉虱主增长期为6-7月和10-12月.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大的害虫为烟粉虱及甘薯台龟甲(0.518 8、0.465 5),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为烟粉虱(0.4500).蜘蛛、瓢虫与蝗虫的时间生态位重叠较大(1.352 9、2.300 0);蜘蛛与菊方翅网蝽的空间生态重叠(1.391 3)较大,瓢虫与扶桑绵粉蚧的空间生态位重叠(1.452 6)较大.研究结果将为温室甘薯害虫的防控提供依据.

    甘薯害虫时间生态位空间生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