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植保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植保导刊
中国植保导刊

钟天润

月刊

1672-6820

zhibao@agri.gov.cn

010-59194728,59194736

100125

北京麦子店街20号楼

中国植保导刊/Journal China Plant Protec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全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测报、检疫、防治、农药械的新技术、新成果及相关方针政策、指导意见,交流植保工作经验。是广大植保技术推广单位及技术人员的好参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粱大豆不同种植模式下病原真菌的组成与群落特征

    李飞霞周琳佘恒志刘志容...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种植模式下高粱、大豆病原真菌种群结构的变化,于2020-2023年高粱大豆生长期对四川省泸县高粱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粱单作、大豆单作3种种植模式下的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分析不同模式下病原真菌的种类分布、组成,比较群落特征指数.结果表明,调查地高粱与大豆上的病原真菌共28种,其中高粱单一病原菌11种,大豆单一病原菌4种,两作物上均存在的病原菌13种.炭疽菌属、镰刀菌属和链格孢属为优势菌群;高粱主要病原菌有层出镰刀菌、串珠镰孢菌、禾草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和高粱炭疽菌;大豆主要病原菌有大豆炭疽菌、大豆茎点霉、大豆间座壳菌和层出镰刀菌.在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病原真菌群落的物种数量、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等均有明显提升,使不同种类真菌群落形成相互竞争关系,病害的危害程度有所减轻.

    高粱大豆种植模式病原真菌群落特征

    果园植保无人机精准变量作业控制方法研究

    吴建伟王秀琴张文平谢新锐...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保无人机作业是目前施药防治病虫害最为高效的方式之一,针对当前果园使用植保无人机作业存在施药不精准、不均匀的问题,集成地理坐标获取、图像处理、深度学习、智能施药控制等关键技术,创新基于果树树龄和冠层密度两指标的精准变量控制无人机方法,在按照作业轨迹行驶的过程中,根据上述指标的信息控制无人机的喷药量,从而改善因树龄和冠层密度差异带来的施药不足或过多的问题,实现精准变量施药,减少过量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从而提升无人机果园施药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果园植物保护无人机精准施药树龄树冠

    为害北苍术根螨的种类鉴定与防治初探

    王萌红程佳旭梁欣郭雪涛...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河北省深泽县北苍术种植田根螨的种类、为害情况,以及使用苏云金杆菌对其的田间防效,开展了调查与试验,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根螨为害情况,利用mtCO Ⅰ和ITS2分子标记鉴定其种类,施用苏云金杆菌JQD117悬浮剂进行田间防治.结果表明:深泽县北苍术根螨mtCO Ⅰ和ITS2核苷酸序列与罗宾根螨mtCO Ⅰ和ITS2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达98%以上和99%以上,成螨形态特征也与罗宾根螨一致,由此确定北苍术根螨为罗宾根螨Rhizoglyphus robini Claparede.罗宾根螨严重为害调查田的北苍术,死苗率达12%.JQD117对北苍术根螨的防效为85.63%,表现出较好的生防应用潜力.

    北苍术根螨种类鉴定分子标记罗宾根螨

    中国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吴先福郭韫丽游秋花薛芳森...
    2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隶属植物保护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通过梳理该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该学科建设和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到的发表于2000-2022年的5 746篇研究生学位论文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学位论文的发文量总体呈先增后降趋势;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学科重点围绕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小菜蛾(Piutella xylostella)、烟粉虱(Bemisia tabaci)等重大农业害虫开展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研究的重点领域集中在基因克隆、系统发育、转录组等13个主题;关键词突现分析表明转录组、生殖、共生菌等将成为未来的研究趋势.通过探索当前我国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科的研究热点及研究进展,可为未来学者完善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学位论文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2022年江苏稻田杂草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

    朱阿秀沈晴陈岚贾颖...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总结2022年江苏省水稻田杂草发生概况,阐明了当年水稻田杂草发生具有发生面积大、为害程度重、杂草密度高、为害持续时间长、区域间发生程度差异大、直播稻田发生重于机播田栽等特点;分析当年杂草重发的主要原因是杂草基数高、水稻种植和管理方式利于杂草发生、持续高温干旱影响除草效果、药剂选择及使用时机把握不准,并提出了强化监测预警、坚持科学防控、强化技术服务指导、强化技术储备的防控策略,为科学、合理、安全防控水稻田杂草提供依据.

    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原因防除对策

    2018-2022年河南漯河小地老虎的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分析

    于蕾段云田金华侯艳红...
    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河南漯河小地老虎的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于2018-2022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种群进行系统监测,并对灯下雌蛾进行卵巢解剖.结果表明,小地老虎在漯河始见日在3月上中旬,终见日一般在10月中旬,1年可见4代成虫(越冬代、1代、2代和3代),个别年份仅有3个代次.以第1代发生数量最多,占当年蛾量的43.52%~62.39%;其次是第2代,占当年蛾量的27.38%~48.57%;越冬代和第3代分别占当年蛾量的3.75%~19.44%和0~0.94%.成虫发生主要有2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1代)和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2代),峰期蛾量分别占全年诱蛾总量的48.35%和35.79%.小地老虎越冬代主要为异地迁入种群,少量为本地越冬虫源;第1代主要为异地迁入种群还是来自当地,年度间差异较大;第2代主要为异地迁入种群.本研究为漯河及全国小地老虎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小地老虎种群动态卵巢发育虫源性质

    新疆雅玛里克山不同龄期和性别意大利蝗蝗蝻的取食特性

    康文静任金龙李璇李可欣...
    45-5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自然条件下意大利蝗各龄期的食性,于2021年利用嗉囊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雅玛里克山意大利蝗蝗蝻的食性,计算其取食选择性,明确其龄期和两性食性差异,并利用生态位分析揭示其潜在的种内竞争关系.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意大利蝗蝗蝻可取食5个科的9种植物,其中1~3龄取食的植物种类最多、为7种;4~6龄取食种类逐渐减少.蝗蝻多取食双子叶植物,且多取食菊科和藜科植物.蝗蝻多主动取食大籽蒿、新疆绢蒿和木地肤;1~5龄蝗蝻会随机取食驼绒藜;部分龄期的蝗蝻被动取食牛蒡、小蓬、新麦草和拉拉藤.1龄和3龄最喜食新疆绢蒿,2龄和5龄最喜食木地肤,4龄和6龄最喜食大籽蒿.雌雄蝗蝻两性间,1~2龄对9种植物的取食无显著性差异;而3~5龄蝗蝻对大籽蒿、新疆绢蒿和驼绒藜的取食表现显著的两性差异.1龄和5龄蝗蝻的两性间存在潜在竞争;5龄蝗蝻与其他龄期蝗蝻存在潜在竞争.

    新疆意大利蝗蝗蝻嗉囊显微分析食性

    农药施用强度对河西地区梨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

    刘沛林张大为周浩辉王森山...
    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河西地区梨园内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农药施用强度对其影响,采用目测法调查了张掖市甘州区2种农药使用强度下6个梨园的梨树冠层节肢动物群落,并分析了主要害虫与天敌的种群动态及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河西地区梨园梨树冠层节肢动物种类偏少;二斑叶螨为优势害虫,深点食螨瓢虫为优势捕食性天敌,二者生态位重叠值较高,具有明显的跟随效应.与低强度管理园相比,高强度管理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显著降低、优势集中度显著增加,二斑叶螨为害盛期的发生数量显著增加.主要由于高强度管理园防治食心虫农药的大量使用降低了梨园节肢动物多样性,引起了叶部害螨的再猖獗.本研究为河西地区梨园主要害虫的科学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梨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生态位害虫再猖獗

    主动型释放器喷射性信息素对二化螟虫量的影响及应用效果

    姚晓明翟婧孙健王婉强...
    59-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稻田中设置主动型释放器,定时、高剂量喷射性信息素,与群集诱杀处理进行比较,评价性信息素干扰交配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在调查相应处理区二化螟雄蛾诱集量、迷向率、田间幼虫量、水稻受害率和稻谷产量的基础上,比较不同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喷射高剂量性信息素干扰交配,二化螟雄蛾平均迷向率为99.8%,二化螟幼虫减退率为95.1%,水稻受害率显著低于农户自防对照区和群集诱杀防治区.干扰交配区与群集诱杀区的稻谷产量显著高于农户自防对照区,综合评定认为,二化螟性信息素干扰交配法在试验地的应用效果优于群集诱杀法.

    二化螟性信息素干扰交配喷射型释放器群集诱杀

    不同土壤改良剂处理土壤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效果

    管成伟张雄峰李卓夏昊...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江西省峡江县烟田开展试验,比较4种土壤改良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以及对土壤pH、速效养分、微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土壤改良剂以牡蛎硅粉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效最佳,为67.54%,其次是生石灰、牡蛎钙和牡蛎粉.施用生石灰后土壤pH迅速升至6.0以上,调酸效果最明显;其次是牡蛎粉和牡蛎硅粉,相应处理区土壤pH快速升高后缓慢下降;施用牡蛎钙后,土壤pH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施用土壤改良剂尤其是生石灰后能显著提高土壤交换性钙含量,降低交换性酸含量.牡蛎钙、牡蛎硅粉明显提高了烤后上等烟、上中等烟的比例以及烤后烟叶产量.综合评价认为牡蛎硅粉在生产上可作为生石灰的替代品推广使用.

    土壤改良剂酸性土壤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