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制造技术
装备制造技术

廖小平

月刊

1672-545X

zbzzjs@163.com

0771-5600590,3233943,13077758555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装备制造技术/Jour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中共十六大阐述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精神为指导思想,秉持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宗旨,刊载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探索性和交流研究价值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文稿,还将以较大篇幅发布装备制造业科进步成果和企业介绍等信息,刊登相关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支撑材料对KDP晶体装配附加面形畸变的影响

    独伟锋叶朗李珂全旭松...
    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中的大口径KDP晶体作为频率转换单元的关键核心组件之一,其作用是将波长为1053 nm的高能红外激光转化为波长为351 nm的紫外激光.为了实现410 mm×410 mm的KDP晶体装配附加面形畸变得到有效控制,该文基于工程上采用的四点支撑工艺结构,建立带有制造误差的四点支撑结构对KDP晶体装配附加面形畸变仿真分析模型,分析研究硅橡胶、聚四氟乙烯、铝合金、铜合金、结构钢等五种典型洁净支撑材料在30μm、50μm制造误差时对KDP晶体的装配面形畸变的影响规律.获得5种支撑材料对KDP晶体装配附加面形畸变分布与PV值的影响规律后,开展同一批次加工的硅橡胶、聚四氟乙烯、铝合金、铜合金、结构钢等支撑材料对KDP晶体的装配附加面形畸变的影响实验,获得KDP晶体装配支撑材料,以低弹性模量的硅橡胶为最佳,能够实现KDP晶体的总面形PV值为6.51μm.

    KDP晶体支撑材料面形畸变有限元仿真

    门座起重机动力学分析及人字架结构强度研究

    石天帮何竺栋刘祥宁晓斌...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座式起重机人字架的结构强度特性,本研究特别构建了一个多体动力学模型,用于模拟和分析座式起重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人字架所承受的动态受力情况.通过这一模型,确定了人字架在各种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载荷.为了进一步精确地评估人字架的应力分布情况,建立了人字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有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人字架结构在承受最大载荷时,其最大应力出现在肋板区域,数值达到了564 MPa.为了降低这一区域的最大应力值,对人字架的肋板区域进行了多次优化设计.通过这些优化设计,发现人字架的最大应力位置发生了转移,从肋板区域转移到了人字架的顶部区域,其数值降低至282 MPa.通过设计和优化,将人字架顶部的最大应力降低至249 MPa.这一设计方法不仅提高了人字架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而且为座式起重机的开发和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参考依据.

    门座式起重机人字架动力学仿真有限元分析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

    陈卫桑建权罗钦文颜明熙...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新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器件芯片功率不断增长,对散热材料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作为优异的散热材料之一,具有密度低、热导率高及热膨胀系数可调等优点,有望解决未来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封装和散热难题.然而金刚石与铜的界面润湿性差,导致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实际热导率远低于理论值,因此解决复合材料界面问题是制备高导热性能的关键所在.目前除了基体合金化与金刚石表面金属化等方法在复合材料界面引入改性元素来改善其润湿性外,采用先进的制备技术同样很关键,这将决定着复合材料能否获得高导热性能与稳定界面结构的重要环节.为了制备出更高导热性能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综述了近年来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现状,主要针对粉末冶金法、放电等离子烧结法、高温高压法、冷喷涂法、熔渗法、热锻造法、电沉积法等方法的制备原理、工艺流程及优缺点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对单粒径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不同制备方法工艺、性能、成本及使用频率进行了总结与详细分析.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应用现状

    水电站水力机械保护标准化设计

    梁启东覃贵芳
    12-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水力机械保护回路遇到的诸如每个项目都要重新设计、厂家不完全按照设计单位设计成果生产、生产过程费时、安装调试费时等问题,选择采用常规继电器搭建回路的实现方法,对大量工程中的常见的轴混流机组、立式冲击机组、灯泡贯流机组等主要机组类型的水力机械保护回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提炼,并分别进行标准化设计.最终提出按机组类型设计并制造一种水力机械保护一体化继电器回路装置作为解决方案,将继电器、指示灯、按钮、端子等元器件以固定逻辑组成回路,将回路封装于坚固、电磁屏蔽性能良好、散热良好的金属壳体中,形成一个融合了标准化设计的独立的装置样式.以立轴混流机组为例,按照信号输入、指令输出和信号输出三部分详述其主要原理,并简述实际用法以及灯泡贯流机组、冲击式机组方案的特殊之处.该成果相对传统水力机械保护回路的做法存在诸多优点,近年来经过了多个工程的试用和实践,在设计阶段均比以往工程节约了75%以上的工作量;发电厂实际运行中稳定、可靠,达到了提高产品质量、降本增效的目的.

    水力机械保护(水机保护)标准化保护装置继电器

    汽车起重机固定支腿箱焊接变形仿真及优化

    王洪权王法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固定支腿箱是汽车起重机核心钢构件之一,为双层非对称空腔箱型结构;焊后固定支腿箱的宽度及高度产生菱形变形,导致装配过程中与活动支腿产生干涉、单边等故障,严重影响装配效率,因此固定支腿箱焊接变形控制成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难题.该文利用焊接专业仿真软件Simufact Welding对某型起重机固定支腿箱的焊接变形进行模拟分析,主要研究焊接顺序、焊接参数及刚性约束等对固定支腿箱焊接变形的影响,并经现场验证,最终得出最佳制造方案.结果表明:通过焊接有限元模拟计算,当采用焊接电流210 A,电压23 V,焊接速度45 cm/min,先焊中间再焊两边,固定支腿箱最大变形量可降低56.3%;根据仿真结果并结合现场验证,现场采用"日"型支撑,且焊接电流由240~260 A减到210~220 A,采用先中间、再两边、对称同向的焊接顺序,固定支腿箱最大变形量由2~3 mm减至≤1 mm,满足后工序装配要求,且支腿装配故障率由10.9%降低到1.4%.采用焊接仿真技术并现场验证,即可以提升固定支腿箱尺寸精度及可靠性,又大幅降低产品故障率、制造周期及成本.

    SimufactWelding焊接变形刚性约束

    光整技术对大型硬齿面齿轮抗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

    张金梦穆群敬怀霆
    21-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疲劳制造是一种先进制造技术,也是一种新制造理念,无不遵从"无应力集中"抗疲劳概念,无不采用降低应力集中的抗疲劳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光整技术作为抗疲劳制造的新型加工技术之一,该技术在航空航天、汽车行业等领域应用较广,但对于大型船舶、风能发电、冶金等行业的应用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而该领域齿轮多采用大型硬齿面齿轮.为提升零件性能,对光整技术在大型硬齿面齿轮加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选取风力发电增速齿轮箱关重件齿轮进行研究,探寻光整加工对齿轮抗疲劳性能的影响.以风电齿轮为研究对象,进行光整试加工.经试验表明,光整后零件表面沟壑状纹理明显改善,粗糙度提升1.5个等级,齿面压应力值有大幅度提升,耐磨性增强,有效地缓解应力集中,进而提高零件疲劳寿命.

    光整技术抗疲劳性能风电齿轮疲劳寿命

    弹丸超高速撞击三层铝板损伤特性分析

    韩炜隆成建峰郑原树朱瑶...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应对日益恶化的空间碎片环境,在传统双层铝板防护结构基础改进而来的三层铝板结构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采用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AUTODYN的光滑质点动力学方法(SPH),开展Al2017-T4铝制球形弹丸超高速撞击三层板防护结构的损伤特性数值仿真分析,总结得到弹丸撞击速度νp和防护层间距S1/S2分别对铝板(两层防护屏与舱壁)损伤影响的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余撞击条件一定时,随着撞击速度的增加,第一层防护屏的穿孔直径基本保持不变,第二层防护屏穿孔直径与舱壁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加,表明弹丸撞击速度对三层铝板结构的损伤特性具有显著影响.此外,防护结构的质量和总间距一定时,增大防护层间距S1/S2能够降低舱壁的损伤程度,提高防护结构抵抗球形弹丸超高速撞击的能力,防护层间距S1/S2为75/25时为最佳层间距位置,此时防护结构抵抗球形弹丸超高速撞击的能力最佳.

    超高速撞击空间碎片三层铝板结构数值模拟

    起重机械结构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研究

    王子玉李雨风覃建俊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式起重机发生事故,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为确保在役桥式起重机的安全使用,有必要对在役桥式起重机的剩余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对在役桥式起重机结构疲劳寿命进行估算分析,采用拉丁超立方体采样法对特征参数进行随机抽样,以产生用于获取应力-时间历程的特征参数随机抽样集,并使用Miner连续损伤累积理论推导恒定和变幅载荷的剩余寿命预测方程.试验结果表明,模拟仿真桥式起重机的共经历231501次循环,总寿命大约为25.37年,而测试结果的剩余寿命为23.05年,误差率为9.415%,小于10%,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性.

    起重机结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基于Fluent盘管式分离器的数值模拟

    许明达高芝龙张永斌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旋流分离器筒体内部的细小颗粒由于随动性大而运动分布不均造成分离效果差的问题,通过增加内置插件改变内部流场状态的理念,设计出一种盘管式分离器,利用Fluent软件考察了在压力为标准大气压,温度控制在200℃,不同流速时,它与传统分离器流场内10μm颗粒的涡流运动轨迹以及压力、速度的区别.计算结果表明,盘管式分离器内部的混合物运动轨迹比传统分离器更多更复杂,并且能够比原来提前0.8 m的筒体高度汇集,充分利用旋流段高度,此外在15 m/s、20 m/s、25 m/s、30 m/s四种气速情况下,只有进气速度为15 m/s的情况下,盘管式分离器内的整体流速以及压力会一直高于立式分离器,气流相差最大为18.5 m/s,压力相差最大为263.2 Pa,而其他三种气速情况会存在2 m以上压力小和3.75 m以上流速低的现象,筒体内流化状态会在15 m/s气速时,流态效果最佳.

    旋流分离器导流叶轮Fluent颗粒运动轨迹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安全性测试研究

    凌子威唐浩梁高洋阳皓...
    36-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对车辆的整体安全至关重要.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安全性测试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这项研究通常涉及对电气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测试和评估,以确保其在各种工况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主要探讨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安全性测试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单负载测试、全负载测试、短路测试和静态电流测试.单负载测试用于评估单个负载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性能,全负载测试则模拟多个负载同时工作的情况,以检验系统的整体稳定性.短路测试检测系统在短路情况下的反应,而静态电流测试则用于测量电气系统在待机状态下的电流消耗.通过这些测试研究,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并促进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健康发展.同时,持续的研究和改进也是必要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安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