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制造技术
装备制造技术

廖小平

月刊

1672-545X

zbzzjs@163.com

0771-5600590,3233943,13077758555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装备制造技术/Jour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中共十六大阐述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精神为指导思想,秉持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宗旨,刊载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探索性和交流研究价值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文稿,还将以较大篇幅发布装备制造业科进步成果和企业介绍等信息,刊登相关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生数控加工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杨春红庄宏军张翠翠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新工科,以长春光华学院的国家一流专业之一的机械工程专业为例,针对传统教学中在数控加工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遵循"融合、创新"的教育理念,首先增设与智能制造相关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按各课程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合理衔接,设计理、实交替六个阶段递进式教学环节,构建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各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优化,形成了完整有序、层次递进、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建设先进的实验室、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周数、设计综合性实践项目等措施强化实践教学;利用长春光华学院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越的实践条件积极开展"数控车铣1+X"职业资格认证和学科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实现了课证融合,以赛促学、以赛促能力的培养.经过三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学生的数控加工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职业能力也得以增强,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新工科应用型本科数控加工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自动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姚佳曾义聪伍爱华
    86-8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逐渐深入,在职业教育对外合作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业务能力精湛的高职自动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将极大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将"一带一路"倡议落到实处.分析了高职院校自动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比较陈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教师团队国际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基于中国特色学徒制的系统论教学理念、项目化教学内容、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职业能力评价体系和模块化教学团队等特征,构建岗位能力标准和专业课程标准融合、岗位工作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岗位工作过程与课程教学过程融合、岗位工作环境与课程教学环境融合、岗位考核评价与课程考核评价融合的"岗课五融通"教学体系;开发"全流程项目贯穿"教学模式;组建国际化的"双师"教学团队等高职自动化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路径.该人才培养模式实施5年以来,为中资企业培养了大量工程机械、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国际化人才100多名,共同开发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顺利获得官方认证和推广实施.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国际化一带一路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曲美琳李国琴佘雨轩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中职"机械制图"课程依然存在一些教学问题,例如未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使学生达成个性化学习,未能关注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等,从而致使课程教学收效甚微,课堂内外学生所表现的知识掌握与运用的水平差异较大,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为了改善上述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改变学生理解知识的途径打破课堂唯"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方式,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融入职业指导与价值观教育,智育德育并行.选用中职"机械制图"中对识读装配图的方法与步骤这一章节作为案例,分为课前导学,课中乐学,课后练学三个阶段设计教学,教学评价贯穿教学过程,评价在不同阶段的功能和采取的方式有所差异,也将分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分别进行设计.以此改善教学现状,旨在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关注学生自身发展.此案例为中职教师提供教学实施的可行性.

    课程教学机械制图评价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

    面向现场工程师培养的课堂教学任务实施探讨——以智能物料分拣PLC控制系统为例

    姜少燕贾秋霜解永辉孙崇洋...
    92-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对接山东新锐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技术,将企业实际智能分拣案例进行提炼整合,形成"智能物料分拣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教学任务,从教学内容选取、整体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到教学考核评价等方面,还原企业对现场工程师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教学实施过程中,融入职业技能考试标准的技能要点,借助理虚实一体化PLC实训中心和智能物料分拣实训室,构建理、虚、实一体的多维课堂.课堂实施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任务驱动、"理虚实一体"教学方式逐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加强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打造生动丰富的高效课堂;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拓展任务学习的空间和时域;适时引入和渗透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考核评价促进学业目标和综合素质目标的双达成.通过教学任务的实施,学生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掌握了 PLC控制系统的开发流程,极大提升了 PLC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团队协作中自主探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及职业素养,逐步培养成企业需求的自动化控制领域的现场工程师.

    课堂教学工程师企业案例PLC控制系统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潘丽飞罗伟强罗世阳罗云丽...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现代学徒制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参联合度不高、合作关系不深,合作流于形式、企业育人作用未能真正得到发挥等问题,该文以梧州职业学院电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与梧州市两家电梯企业合作,通过校企共商构建课程教学模块,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实行人才培养全过程考核评价,实践探索学生每周3天在学校、2天在企业的"3+2"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校企深度联合发挥育人作用的有效途径.实践结果表明,"3+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制定任务划模块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企业培养过程中,以企业为主导,校企双方共商对学生实践开展全过程评价,加深了校企双方合作深度,强化了校企联合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的育人作用,学生提前进入真实工作环境,掌握实际企业岗位需要的基本技能,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了择业、就业能力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

    论开放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

    邹颖
    99-10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开放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实践教学环节在开放教育课程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整个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开放教育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设计与实施策略.首先,分析了开放教育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对实践教学环节提出的特殊要求,包括理实结合、灵活性与开放性结合、系统化与模块化结合等特点.其次,基于教育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提出了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素,包括思政元素融入、课程设置、教学设计和评价体系等.最后,针对设计要素的落实落地提出了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策略,包括工学结合、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具体阐述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开放教育课程中的实施过程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科学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提升开放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开放教育课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开放教育实践教学设计实施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张小恒龚猷龙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素质教育和价值引领对高职教育提出新要求,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对教师能力水平提出新诉求,学习状态与育人模式对教学过程提出新需求,这三个问题是当前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探索的新动力.然而当前很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完全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囊括进来,抑或是三个问题之间顾此失彼、执行不彻底.文章深入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改革目的,以"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改革为例,深挖教学模式创新,将上述三个问题对标三全育人中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明确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对素质教育、技术技能及职业规范的实施路径,强化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大力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课堂教学实施的"七步任务、双师协同、三全育人"的新教学模式,并将新教学模式应用到"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了全员育人及全过程育人目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全方位育人的效果.新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实践路径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七步任务双师协同三全育人

    应用型院校金工实习课程资源体系构建

    肖乙科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实习课程中存在的资源匮乏、缺乏行业接轨、缺少行业导师支持、实习计划不合理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型院校金工实习的资源体系.该体系通过需求调研和目标设定,明确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和技能;设计多样化的实习内容和教学资源,确保与行业发展的同步.基于此,为了使体系更符合实际应用需求,引入行业导师支持,提供实践经验和职业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和评估体系,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该课程体系,学生能够获得与行业接轨的实践经验,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金工人才.这个课程体系结合了学校资源、行业导师支持和实习计划与评估体系的科学性,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和成长的机会.同时,通过与行业的深度合作,也能更好地满足行业对金工人才的需求,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创新.

    应用型院校金工实习课程资源体系构建导师支持

    5×××系铝合金热轧卷裂边原因分析及对策

    吴柳清何沂桂韦灿星徐厚鹏...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5×××系铝合金热轧卷裂边缺陷影响范围情况,将5×××系铝合金热轧卷裂边分为局部裂边、区域裂边、整卷裂边.分析不同裂边类型的特点及产生原因认为,局部裂边主要是由于个别位置存在表面损伤或内部存在Na元素偏聚等异常因素造成,区域裂边主要是受到铸锭残留氧化皮、轧制温度偏低等不均匀因素影响,整卷裂边主要是由于Na含量超标、铸锭加热超温、轧制喷淋或工艺异常等因素造成.提出生产过程中避免铸锭出现局部损伤、铸锭熔铸生产保证精炼均匀性、注意清洁生产防止表面夹渣以防止局部裂边,铸锭铣面时保证工艺铣面量足够且规范、热轧生产时优化中间坯温度避免轧制温降过大以防止区域裂边,加强原辅材料控制严防Na来源避免钠脆、定期校验加热炉炉温均匀性保证铸锭加热均匀、热轧时合理控制乳液喷淋宽度与卷材宽度关系、优化及固化不同合金状态宽度产品的加工率和温度等控制要点、避免工艺条件波动、优化立辊工艺操作等以防止整卷裂边.

    5×××系铝合金热轧卷裂边

    "双碳"背景下炼油常压过程的单位碳消耗能耗拔出率指标建立和应用

    王峥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战略下,为实现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该文根据炼油常压生产过程和能源消耗与转化的特点,结合能源流、原料流、碳循环流、产品流等多方因素,建立单位碳消耗能耗拔出率指标,给出指标计算方法和应用分析,并以炼油常压过程为对象,炼油企业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托,计算多种能效指标数值,通过数据分析与对比,验证指标的合理性.单位碳消耗能耗拔出率能效指标能够更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炼油生产过程能源利用效率,可以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的能效动态检测和分析,可以为优化控制策略提供理论基础,为炼油行业在"双碳"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能耗能效评估炼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