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钻采工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钻采工艺
钻采工艺

韩烈祥

双月刊

1006-768X

zcgy2288@sina.com

0838-5152488

618300

四川广汉中山大道南二段

钻采工艺/Journal Drilling & Production Technology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采气工程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期刊。从1978年创刊至今,总计出版了140期,与国内外的石油、地质、机械等英才们共同走过28年的辉煌历程,是报道国内外石油勘探、钻井、固井工艺技术、油气田开发、开采技术、钻井、开采机械设备和技术、油田化学工艺技术等领域最新科技成果、科技动态、科技交流信息的知名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旋转导向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苏义脑窦修荣高文凯彭烈新...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井眼轨道控制技术是石油钻井工程成套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旋转导向系统可在钻柱旋转钻进过程中根据地质和工程目标实时调整井眼轨迹,有效提高井眼轨道控制精度和钻进效率,进一步把钻井技术推向自动化、信息化的新阶段.国外历经近30年发展,已形成种类齐全化、功能多样化和尺寸系列化的旋转导向系统产品.文章通过对旋转导向系统的发展过程进行简单回顾和总结,特别是在对当前实现商业化应用的各种旋转导向产品性能特点分析、技术现状对比的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旋转导向系统发展建议,以便于正确认识当前的技术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和把握研究方向,为我国油气资源安全高效开发提供有力的工程技术支撑.

    旋转导向系统推靠式指向式混合式钻头导向

    智能钻井多目标协同优化系统研究与应用

    雍锐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井超深井钻探过程中,井眼中高强度、高研磨性地层导致的钻头早期磨损、井下钻具振动剧烈、井眼清洁不足等,严重制约了深井超深井的安全快速钻进.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智能钻井多目标协同优化系统,可以实时跟踪、优化钻井参数,提高钻井性能.同时基于机械钻速和机械比能,定义了钻井性能综合评价指标;结合地应力、钻具振动、摩阻扭矩、井眼清洁和破岩能效等地质、物理模型,提出了包含探索、学习和应用三种模式的钻井参数实时优化流程,训练了融合支持向量回归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钻井参数实时优化算法.该系统在深地川科1井进行了现场应用,提速比达到了 41.5%,为深井超深井钻井优化提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智能钻井多目标协同优化系统机械钻速机械比能机器学习深地川科1井

    面向溢流与井漏监测的钻井液池体积趋势校正方法

    孙伟峰王晨范俊刘凯...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井液池体积是溢流和井漏监测的常用参数.在钻井正常施工时,随着井筒容积的变化以及井筒内钻井液与地层流体的交换,钻井液池体积会产生与溢流和井漏发生时相似的"类风险趋势",导致现有的溢流与井漏监测方法易产生误报,降低了溢流与井漏监测方法在现场应用时的有效性.针对此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导致池体积产生"类风险趋势"的原因,建立了钻进与起下钻工况下池体积的正常变化模型,利用建立的模型校正池体积的"类风险趋势",降低溢流与井漏监测的误报率;然后,建立了基于规则推理的溢流与井漏监测模型,用于测试池体积的"类风险趋势"对溢流与井漏监测的影响.利用现场实测的4 500组钻井数据,采用基于规则推理的溢流与井漏监测方法开展了风险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在进行池体积趋势校正后,溢流与井漏风险监测的误报率由10.03%降低至3.06%.

    钻井液池体积溢流与井漏监测趋势校正规则推理

    渤中火成岩井壁失稳因素研究

    任鹏举刘峰韩东东李大伟...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渤中A油田位于渤海油田渤中区块,是渤海油田首次开发火成岩发育地层的油田.但由于火成岩地层在钻进过程中易塌、易漏,严重制约钻井时效,文章基于测井数据、物理实验和钻井复杂现象,对渤中A油田的火成岩地层进行了精细划分与详细描述,对不同火成岩地层的复杂现象进行了对应分析;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分析了弹性模量、泊松比、钻井液密度和井斜角等对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该区域的玄武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泥岩均存在黏土矿物,且多充填于岩石裂缝中;玄武岩多发育闭合裂缝,凝灰岩和凝灰质砂泥岩发育为开启缝,凝灰岩和凝灰质砂泥岩发育的裂缝较宽,且连通性更好,这也导致玄武岩以坍塌掉块为主,凝灰岩和凝灰质砂泥岩以漏失为主;数值模拟证明,玄武岩弹性模量较大,泊松比较小,在钻井液浸泡下更倾向于发生坍塌,凝灰岩和凝灰质砂泥岩更容易诱发漏失.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对应的技术措施,并在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

    火成岩渤中区块井壁稳定性力学机理钻进措施

    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安全钻井技术

    冯义任凯刘俊田李慎越...
    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吐哈盆地深层煤层气的勘探,前期以直井试采为主,水平井的钻井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该区块属于高陡斜坡区、煤系地层发育,导致直井段井斜易超标、煤系地层的井眼井壁易失稳、水平井井段的轨迹难以控制及固井质量差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陡斜坡区提速限制因素,引入自动垂钻系统,形成直井段防斜打快技术,解决了高陡斜坡区防斜和大钻压快速钻进的矛盾;分析煤层井壁失稳机理,开展浸泡实验,优选了胺基有机盐钻井液体系,提高抑制性和封堵固结井壁性能,强化了煤系地层井壁稳定;结合深层煤层三压力剖面预测数据优化井身结构及轨迹控制,设计防卡PDC钻头和钻具组合,配套强抑制、强封堵性胺基有机盐钻井液,实现了煤层水平段安全延伸;强化钻井参数,应用岩屑清洁工具和个性化通井钻具组合,提高了井眼清洁效率;优化套管选型、扶正器配置及水泥浆体系,保障了固井质量.该系列技术为实现吐哈盆地深层煤层气水平井安全高效钻探奠定了基础.

    吐哈盆地深层煤层气高陡构造防斜打快井壁稳定安全钻井

    精细控压排气降密度技术在蓬莱气区的实践

    胡弼文江迎军买买提吐尔逊·塔里甫唐贵...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蓬莱气区储层埋藏较深,极易出现"喷漏同存"的复杂情况,常规钻井技术条件下,井筒压力波动较大,处理复杂时间较长且在处理过程中易造成二次复杂,故现在多选用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处理同井段存在多压力系统和窄安全密度窗口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介绍了精细控压钻井技术的控压排气降密度方法,通过精细控压钻井技术控制井底压力微小于地层压力,让地层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释放,以重建安全密度窗口,并将其在该区块实际应用效果跟常规钻井技术进行了对比,不仅减少了复杂处理时间,提高了钻井作业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复杂处理过程中的井控风险,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其显著提升了钻井过程中控压排气降密度效率和安全性,建议后续在蓬莱气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技术.

    蓬莱气区精细控压钻井技术控压排气降密度

    铁山坡高含硫气藏安全快速钻井技术优化与应用

    贺立勤王军简旭王雅萱...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铁山坡气藏硫化氢含量高(最高达222.30 g/m3)、嘉五以上地层倾角大(最大倾角25°)、须家河组研磨性强、嘉陵江组高压盐水侵、飞仙关组地层压力系数低等难题,开展了套管柱、井口装置、钻具抗硫材质优选,优化了铁山坡区块的井身结构,优选了高陡构造防斜提速工具,形成了铁山坡高含硫气藏安全快速钻井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表明,优选的抗硫钻具、套管柱、井口装置满足了高含硫气藏安全高效开发的要求;四开井身结构有效解决了上部地层井漏、垮塌、盐水侵的问题,降低了飞仙关高含硫层段的井控风险;优选了垂钻工具、钻头和旋导工具,铁山坡气田平均机械钻速由1.85 m/h提速到3.61 m/h,铁山坡6 口井平均钻井周期缩短了 16.11%.该研究成果为后续川东北高含硫气藏的安全快速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铁山坡高含硫化氢气藏抗硫材质防斜提速溢漏同存

    井眼井径综合表征方法研究与应用

    肖月周拓宋璐姜伟男...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钻井过程中井眼井径信息能辅助识别井下岩屑床与掉块等异常状态,根据井眼形状可对井壁裂缝发育程度和方向以及固井质量、套损情况进行分析.但现阶段表征井径图形的形式单一,直观性较差,采用简单数学计算得到的平均井径变化率隐藏了严重扩径点、缩径点等带来的工程影响,尚未建立连续井段井径变化合格率量化方法.文章基于井径测井数据,采用数学表征、理论推导等综合方法,建立井径平面化图形表征方法,推导出等效周长平均井径变化率及连续井段井径合格率量化方法,精细刻画出连续井段井筒信息.以A油田为例,对其2020-2021年期间的74 口已钻井井径进行综合表征,分析表明钻遇B地层易发生坍塌、掉块,已钻井中井径变化合格率多在90%以上,井眼井径综合表征方法能较好表征油田井径信息,井径平面化图形表征能深刻反映井径变化内在含义,等效周长平均井径变化率计算方法使平均井径变化率对异常值点更加敏感,工程安全性增加,井径合格率量化方法首次量化计算连续井段井径合格率,为钻井作业质量评估、井筒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井眼井径综合表征方法图形表征平均井径变化率井径变化合格率

    小井眼超深井井筒温度预测模型及降温方法研究

    刘涛何淼张亚陈鑫...
    6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顺北区块超深小井眼钻井井底高温问题突出,明确井筒温度场分布规律并探讨高效降温方法对于保障该地区钻井安全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文章基于超深小井眼钻井工艺,综合考虑钻井液黏性耗散、钻柱偏心和旋转及钻头破岩等多种热源项对井筒温度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小井眼超深井的井筒瞬态传热模型,并提出针对性的降温方法,然后采用MWD实测数据及商业软件Drillbench进行对比验证,本模型预测值与随钻数据更为吻合,误差在2%以内;钻柱隔热可降低井底温度33℃,钻井提速、增加排量等其它方法可使井底温度降低3~10℃,采用地面降温法的降温效率呈现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即井越深其降温能力越有限.针对单一降温方法降温效果不够显著,建议综合多种降温方法有效降低井筒温度.本研究成果可为小井眼超深井的井筒温度准确预测和降温方法优选提供理论指导.

    井筒温度场小井眼降温方法超深井

    碳酸盐岩储层酸蚀蚓孔物模实验研究进展

    王达周福建刘合冯浦涌...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酸蚀蚓孔是碳酸盐岩储层基质酸化最典型、最基本的特征,其尺寸和形态对酸化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关于酸蚀蚓孔的物模研究对于碳酸盐岩储层基质酸化机理研究及现场施工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分别综述了线性流和径向流两种岩心流动实验研究的重要成果和最新进展,指出酸蚀蚓孔实时表征是线性流岩心流动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针对渗透率、尺寸等岩心参数对酸蚀蚓孔发育的影响,应结合融合电测和示踪剂的蚓孔实时表征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针对酸液突破岩心时孔隙体积倍数(PVBT)与岩心参数之间关系的认识,后续应进一步升级径向流岩心流动实验及表征设备,从而开展不同因素对酸蚀蚓孔发育影响的研究,重点解决酸蚀蚓孔从实验尺度升级到现场尺度问题.建议加强电测法室外模拟实验及现场应用研究,从而实现实验尺度和现场尺度酸蚀蚓孔的实时观测和表征.

    碳酸盐岩基质酸化酸蚀蚓孔岩心流动实验物模实验储层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