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杂草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杂草学报
杂草学报

强胜

季刊

1003-935X

zckx@jaac.ac.cn

025-84390048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科院内

杂草学报/Journal Weed Scienc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惟一一份关于杂草学科的专业期刊,主要报道国内外杂草学科及除草剂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成果和实用技术,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种群鸭跖草种子性状分析

    马馨乐李哲韩华越曹鹏瑞...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寻控制鸭跖草种子性状的最佳环境条件,2016年以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江苏、浙江、湖北和贵州8个省份46个鸭跖草种群的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长度、宽度、厚度和百粒重等形态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鸭跖草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根据鸭跖草对不同地区和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将其划分成2个不同类群,并阐明分类群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总结鸭跖草对环境的适应规律.结果表明,鸭跖草种群间种子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存在差异,其中百粒重的变化最大,达17.8%.种子长度与种子宽度、百粒重,种子宽度与种子厚度、百粒重,种子厚度与百粒重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经度、纬度和用药历史与种子形态特征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与种子形态特征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说明鸭跖草种子的形态特征与环境因子间相关性较强.这46个种群可以划分成2个类群,即第一类群共有8个种群,主要来自我国南方地区,种子较小,近圆形;第二类群共有38个种群,主要来自我国北方地区,种子相对较大,近椭圆形.可见,我国鸭跖草种子形状存在"南方小、北方大"的地理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通过调节种子库大小的方式防控鸭跖草奠定了理论基础.

    鸭跖草种子形态特征多样性环境因子

    安顺市李园杂草种类及群落结构特征

    李德燕吴旭胡忠金周世洪...
    1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贵州省安顺市李园杂草的种类和群落特征,于2021—2022年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安顺市31个李园的杂草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安顺市李园常见杂草主要有41科121属137种,其中菊科最多,有27属31种,其次为禾本科,有13属14种.该区系杂草包括12个分布类型和7个变型,其中热带性质的有54属57种,因此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安顺市李园杂草中有阔叶草类121种、禾草类14种和莎草类2种,包括1年生杂草42种、2年生杂草1种、多年生杂草83种、1年生或2年生杂草10种、1年生或多年生杂草1种;有本地植物54种,外来入侵植物83种.藿香蓟、鬼针草和马兰的相对多度均在10%以上,为安顺市李园的优势杂草.在安顺市,普定县杂草种类最多(62种),镇宁县杂草群落组成差异较小,西秀区杂草物种多样性最丰富且分布比较均匀.本研究结果可为安顺市李园杂草综合管理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可为贵州果园杂草综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李园杂草生物多样性群落结构特征安顺市

    南阳市主要石榴园杂草种类及群落特征

    贾毛毛源朝政王虹高小峰...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科学合理地防控和利用石榴园中的杂草,2023年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南阳主要石榴产区的石榴园杂草种类和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南阳石榴园杂草种类达55种,隶属26科54属,以菊科、禾本科、十字花科为主,优势杂草为荠菜、蒲公英、香附子、马唐.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内乡县师岗镇杂草分布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较为均匀,杂草种类达53种,丰富度指数达13.1402,均匀度指数0.8672;从物种多样性来看,九重镇香农-威纳指数达3.4720,说明该区域群落物种多样性最丰富.5个石榴园区的辛普森指数均在0.9以上,说明这5个石榴园区各种杂草物种优势集中,分布情况类似.通过对相对优势度≥1的杂草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南阳市杂草群落可以分为3组:淅川盛湾镇、淅川九重镇、内乡师岗镇的杂草群落结构比较相似,为第1组,这些地区多以山地为主,并且盛湾镇和九重镇都靠近南水北调水源区,其主要杂草群落是荠菜+蒲公英+马唐+香附子+附地菜+马齿苋+繁缕;镇平石佛寺镇为第2组,主要是以丘陵地带为主,其主要杂草群落是荠菜+蒲公英+马唐+香附子+野苋菜+葎草;卧龙安皋镇为第3组,以半丘陵、平原为主,其主要杂草群落是荠菜+蒲公英+马唐+香附子+野老鹳草+婆婆纳+野苋菜+鸭跖草+圆叶锦葵.生产上建议以人工生草和自然生草相结合、采用机械割草的方式,将杂草高度和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最大限度控草的同时发挥杂草的正面效应.

    石榴园杂草种类群落特征多样性聚类分析

    广西3种新归化植物入侵风险评估及其管理措施

    李满韦立权覃永华韦春强...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预防和管理广西新归化植物原野菟丝子、南美山蚂蝗和白花草木樨,2022—2023年对其分布、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等进行了调查.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从区域分布情况、传入定殖和扩散可能性、潜在危害性、受害对象的重要性以及危害性管理难度等5个方面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这3种归化植物进行入侵风险评估,并通过对各指标定量化赋分计算得到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和入侵潜力.结果表明,原野菟丝子、南美山蚂蝗和白花草木樨的风险值分别为1.96、0.58和0.55,原野菟丝子入侵风险为中等级,南美山蚂蝗和白花草木樨入侵风险为低等级.可见,原野菟丝子具有较强入侵性,在广西全区应加强检疫、监测和清除,预防其传入未发生区;南美山蚂蝗和白花草木樨入侵风险虽低,但已在其他地区产生危害,所以应在广西地区定期监测以防止其潜在扩散和进一步危害.

    广西新归化植物风险评估入侵管理措施

    水稻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基因(OsHPPD)位点突变对OsHPPD活性以及硝磺草酮抗性的影响

    金曼陈雷刘志宏陈敏...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水稻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基因(OsHPPD)位点突变对OsHPPD活性及硝磺草酮抗性的影响,以日本晴水稻为材料,克隆获得OsHPPD,并与玉米、拟南芥、荧光假单胞菌以及燕麦的HPPD进行BLAST比对,分析不同来源的HPPD蛋白序列,确定拟突变的氨基酸位点.再利用重叠PCR对OsHPPD上的12个氨基酸进行定点突变,获得14个OsHPPD突变体.对OsHPPD以及突变体蛋白进行体外原核表达,利用比色法测定突变体蛋白酶的相对活性以及对硝磺草酮的相对抗性.结果表明,V224I位点突变后较OsHPPD相对抗性增强14百分点,V224I位点突变后OsHPPD催化位点发生改变,导致OsHPPD的相对活性和对硝磺草酮的抗性增强,这对研制耐HPPD除草剂的种质资源、培育抗除草剂水稻新品种均具有重要作用.

    OsHPPD位点突变相对活性硝磺草酮相对抗性

    不同除草剂组合对小麦田多花黑麦草的防除效果

    刘会彪田宝华贾少锋高兴祥...
    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索麦田多花黑麦草高效防治药剂,于2021—2022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小麦田共设置17个不同除草剂组合处理进行药效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封闭除草防效最好的是500 g/L丙草胺乳油100 mL/667 m2+50%异丙隆悬浮剂150 mL/667 m2,35%氟噻·吡氟悬浮剂77 mL/667 m2和500 g/L丙草胺乳油200 mL/667 m2封闭效果无显著差异;苗后茎叶喷雾防效最好的是5%唑啉草酯乳油100 mL/667 m2+50%异丙隆悬浮剂150 mL/667 m2+含氨基酸水溶肥50 mL/667 m2,其次为5%唑啉草酯乳油100 mL/667 m2+50%异丙隆悬浮剂150 mL/667 m2,再者为5%唑啉草酯乳油200 mL/667 m2处理;封闭用药+苗后茎叶喷雾用药处理防效最好的为35%氟噻·吡氟悬浮剂77 mL/667 m2+5%唑啉草酯乳油100 mL/667 m2+50%异丙隆悬浮剂150 mL/667 m2,其次为500 g/L丙草胺乳油100 mL/667 m2+5%唑啉草酯乳油100mL/667 m2+50%异丙隆悬浮剂150 mL/667 m2,再者为500 g/L丙草胺乳油100 mL/667 m2+50% 异丙隆悬浮剂150 mL/667 m2+5%唑啉草酯乳油100 mL/667 m2.综上所述,采用封闭+苗后茎叶喷雾方法,可以高效防治小麦田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在药剂选择时,封闭可用丙草胺、丙草胺+异丙隆或氟噻·吡氟,苗后喷雾选择唑啉草酯或唑啉草酯+异丙隆,通过药剂合理搭配,科学指导麦田多花黑麦草的防治.

    小麦除草剂唑啉草酯多花黑麦草丙草胺防效

    5种播前除草剂对橡胶草田的杂草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高强郑立鹏张龑严青青...
    6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出适用于橡胶草田的播种前除草剂,以精异丙甲草胺(A1)、乙草胺(A2)、氟乐灵(A3)、二甲戊灵(A4)、仲丁灵(A5)5种除草剂推荐剂量为对照,设置不同剂量梯度[推荐用药量的0.4倍(B1)、0.6倍(B2)、0.8倍(B3)、1.0倍(B4)、1.2倍(B5)],分别在播种前5 d(C2)、10 d(C3)、15 d(C4)、20 d(C5)和播种当天(C1)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调查不同处理的封闭除草效果、相对出苗率及橡胶草出苗后的不同生长指标,并基于熵权赋值的DTOPSIS法对除草剂的杂草防效和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橡胶草田杂草防效和相对出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除草剂种类>喷施时间>用药量,A3 B3 C5、A3 B2 C4处理的效果较好,即播种前20 d喷施480 g/L氟乐灵乳油(EC)120 mL/667 m2和播种前15 d喷施480 g/L氟乐灵EC 90 mL/667 m2,对橡胶草田杂草防控效果综合排名靠前,对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72.14%、86.05%,橡胶草相对出苗率分别为144.85%、95.15%.因此,建议采用480 g/L氟乐灵EC作为橡胶草田的优选土壤封闭除草剂,具体的施药量和施药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可为橡胶草田杂草防控提供参考,以促进橡胶草产业化种植.

    橡胶草除草剂播前除草杂草防效安全性评价

    几种除草剂对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

    郭振营雷晓天董彦琪闫玉栋...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几种除草剂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于返青期采用茎叶喷雾法,选取30%氰草津SC、10%唑嘧磺草胺SC、40%砜吡草唑SC、86%2甲4氯异辛酯EC+480 g/L灭草松AS、16%吡酰草·双氟草SC、5%双氟磺草胺OD、28.8%氯氟吡氧乙酸EC等7种药剂进行大田药效试验,测定其对猪殃殃、播娘蒿、荠菜等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86%2甲4氯异辛酯EC+480 g/L灭草松AS、16%吡酰草·双氟草SC对总杂草的防效最好,药后45 d鲜重防效分别为93.05%和95.65%.30%氰草津SC、40%砜吡草唑SC对杂草的防除效果较差,药后45 d鲜重防效分别为51.51%、42.58%,但对于以葎草为主的延迟出土类杂草有较好的封闭效果.28.8%氯氟吡氧乙酸EC、86%2甲4氯异辛酯EC+480 g/L灭草松AS处理的小麦有药害产生,可能与施用苯醚甲环唑防治病害有关.其他处理对小麦生长无明显不良影响.可见,这7种除草剂对阔叶杂草防效的差异较大.相比其他单剂,86%2甲4氯异辛酯EC 387.0 g/hm2+480 g/L灭草松AS 720.0 g/hm2、16%吡酰草·双氟草SC 120.0 g/hm2对各种杂草表现出优异的防效,在小麦返青期茎叶喷雾处理防除一年生阔叶杂草有较为良好的应用前景.

    小麦田除草剂阔叶杂草防效

    赤·吲乙·芸苔与稻田除草剂混用对水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

    张瑞萍李光宁程文超强胜...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稻田除草剂与植物生长调节剂0.136%赤·吲乙·芸苔可湿性粉剂(WP)混用对水稻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以明恢63水稻为研究对象,以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1200 mL/hm2、3%氯氟吡啶酯乳油(EC)1200 mL/hm2分别单用及与0.136%赤·吲乙·芸苔WP 45 g/hm2混用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与单用除草剂相比,赤·吲乙·芸苔分别与五氟磺草胺、氯氟吡啶酯混用处理下,水稻抽穗扬花期的光合作用均有提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显著提高;水稻成熟期的单穗饱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桶实测产量都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11.86%和18.54%、6.10%和9.24%、7.86%和13.83%、21.05%和36.25%.综上所述,0.136%赤·吲乙·芸苔WP与25 g/L五氟磺草胺OD或3%氯氟吡啶酯EC混用能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改善水稻的产量性状,最终增加产量.

    赤·吲乙·芸苔五氟磺草胺氯氟吡啶酯光合作用产量水稻

    精唑甘草胺对稻田禾本科杂草活性的影响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

    潘登许江岩王宁马甜甜...
    8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唑甘草胺(glyamifop)是新研发的稻田禾本科杂草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为研究其对稻田禾本科杂草杀草谱和活性的影响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2019—2020年在室内测定了精唑甘草胺作茎叶处理对稻田常见禾本科杂草千金子、稗、马唐、碎米知风草、牛筋草的活性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在水稻3叶期将8%精唑甘草胺OD 120~480 g a.i./hm2喷施于5个水稻品种(镇稻18、华占、太湖糯、镇粳优8614、镇籼优382)田中,验证其对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精唑甘草胺对千金子、稗、马唐、碎米知风草、牛筋草幼苗的ED50值分别为1.01、2.93、13.18、65.54、>100 g a.i./hm2.施药后14 d,8%精唑甘草胺OD 120~480 g a.i./hm2对水稻株高和鲜重的抑制率分别为1.28%~17.70%和0.55%~29.12%,对常规水稻品种(镇稻18、华占、太湖糯)的抑制率相对较低,对杂交水稻(镇粳优8614、镇籼优382)的抑制率较高.在2019、2020年,目测8%精唑甘草胺OD 84.0~208.8 g a.i/hm2对水稻生长没有明显影响;施药后的增产率分别为45.39%~61.72%、45.52%~91.89%,且施药量越高,增产幅度越大;施药后40 d,对千金子的防效分别为86.0%~99.47%、81.99%~93.93%,对稗的株防效分别为70.02%~88.70%、80.33%~94.89%.由此可见,精唑甘草胺对千金子、马唐的活性和防除效果均优于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唑酰草胺,因而精唑甘草胺可以104.4~124.8 ga.i./hm2 施药量用于直播稻田禾本科杂草的防除.

    精唑甘草胺禾本科杂草活性安全性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