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线莲中调控胚胎发育WRKY转录因子筛选及克隆分析

    邢丙聪苏立样万思琦邵清松...
    3745-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中WRKY转录因子时空表达模式并筛选调控金线莲胚胎发育的ArWRKY基因.方法 基于金线莲转录组数据库进行ArWRKY转录因子筛选,利用软件进行蛋白质结构域预测、序列比对、理化性质预测与进化树构建等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ArWRKY基因时空表达模式.根据转录组数据Unigenes克隆ArWRKY的CDS序列.结果 筛选得到金线莲中23条WRKY转录因子,分别命名为ArWRKY1~ArWRKY23;qRT-PCR结果表明ArWRKY5与ArWRKY20基因在金线莲叶芽期、花芽期及开花期的花中表达量都显著高于根、茎、叶;克隆得到ArWRKY5的CDS为600 bp,ArWRKY20的CDS为1149 bp.结论 筛选得到23个ArWRKY转录因子并成功克隆获得ArWRKY5与ArWRKY20的CDS序列,对探究ArWRKY转录因子调控金线莲生长发育及验证ArWRKY5与ArWRKY20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金线莲胚胎发育WRKY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模式

    杜仲TCP转录因子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俊李龙吴耀松刘燕...
    3755-3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杜仲TCP(Teosinte branched 1/Cycloidea/Proliferating)基因家族进行筛选分析,以期为EuTCPs基因功能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以杜仲基因组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生物信息学系统分析TCP基因家族的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及其在杜仲叶片发育及胶形成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从杜仲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4个EuTCPs,氨基酸数目介于139~492,理论等电点分布在5.54~9.72,相对分子质量区域为18 880~53 620,亚细胞定位预测在细胞核中,均为亲水性蛋白.系统进化分为PCF、CIN和CYC/TB1 3个亚家族,分别包含5、6和3个EuTCPs蛋白.表达模式分析显示,EuTCPs在杜仲叶片不同发育时期存在显著差异,每个发育时期EuTCPs表达量各不相同,EuTCPs正调控杜仲胶的形成.结论 杜仲中TCP家族包含14个成员,各成员的分子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异性存在一定的差异,EuTCPs可能参与杜仲叶片发育及杜仲胶的形成.

    杜仲TCP转录因子系统进化表达分析叶片发育

    单叶铁线莲叶绿体基因组的序列特征与系统发育分析

    韦海忠潘丽芹田盛野汤紫依...
    3766-3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药用植物单叶铁线莲Clematis henryi叶片为材料,在高通量测序、组装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叶绿体因组的序列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利用CTAB法提取叶片基因组DNA,通过NovaSeq 6000平台测序,再用NovoPlasty组装叶绿体基因组,借助PhyML生成系统发育树.结果 单叶铁线莲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59 707 bp,GC值为38.0%,大单拷贝区、小单拷贝区和反向重复序列的长度分别为79449、18 100、31 079 bp;单叶铁线莲的叶绿体基因组总共有基因137个,其中蛋白质编码基因、tRNA、rRNA的数量分别为91、36、8,另有2个假基因,分别为Ψycfl和ΨinfA.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单叶铁线莲与牯牛铁线莲叶绿体基因组的相似性最高,达99.6%;共检测到41个SSR,其中40个为单核苷酸重复,1个为三核苷酸重复.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单叶铁线莲与牯牛铁线莲和大叶铁线莲聚于一组,支持率达100%.结论 单叶铁线莲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为该药用植物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单叶铁线莲牯牛铁线莲大叶铁线莲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特征系统发育分析

    基于SSR荧光标记的不同品种(系)当归遗传关系分析及分子身份证构建

    朱田田张明惠王富胜王圆圆...
    3774-3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甘肃省11个当归Angelica sinensis品种(系)194份当归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并构建其分子身份证,为当归新品种(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课题组前期筛选出10对SSR荧光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利用Popgen软件进行遗传参数的计算,利用Structu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利用NTSYS软件构建各居群的Nei's遗传距离UPGMA聚类图,利用GenALEx软件进行分子方差分析;对扩增带型进行数字加字母编码,构建当归分子身份证.结果 10对SSR荧光引物共获得观测等位位点57个,平均每对引物5.7个,当归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Nei期望杂合度(Nei)分别为0.341 4、0.407 0和0.385 5;Structure分析将194份当归样品分成5个类群;当归品种(系)居群间的分化系数FST为0.147 7;分子方差分析显示居群内的变异百分比达到78%;最终利用10对SSR荧光引物,构建了 10位字符的分子身份证,可以区分11个当归品种(系).结论 栽培当归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各品种(系)间遗传分化系数较低,基因交流频繁,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构建的分子身份证可以区分不同当归品种(系).

    当归SSR荧光标记亲缘关系分子身份证遗传多样性

    39个居群款冬花综合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师立伟李美玲崔秀文栗孟飞...
    3784-3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干质量、活性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能力,对甘肃产不同居群款冬Tussilago farfara花进行综合质量评价,并分析环境因素对质量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分光光度计和HPLC对39个居群款冬花主要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method,FCAM)对综合质量进行评价,并利用SPSS软件对综合质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甘肃省39个不同居群款冬花干质量、7个主要活性物质含量(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款冬酮、可溶性糖、总黄酮和总酚类)以及抗氧化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抑制率和铁离子还原/氧化能力(ferric reducing/antioxidant power,FRAP)值]存在显著差异,综合质量评价值(D)范围0.10~0.61,其中,庄浪县水洛镇综合质量最高(D=0.61),其次为积石山县吹麻滩镇(D=0.57)和成县小川镇(D=0.56).相关性分析表明,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呈负相关.结论 甘肃省庄浪县、积石山县和成县等区域款冬花综合质量较佳,适宜冷凉和干旱的环境可提升其综合质量.

    款冬花综合质量评价活性物质抗氧化能力环境因子绿原酸芦丁异槲皮苷款冬酮

    常用芸香科柑桔属药材特征图谱鉴别研究

    杨晓东曹斯琼何广铭周湘媛...
    3793-3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同时适用于芸香科柑桔属药材鉴别的HPLC特征图谱,为同属药材的鉴定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Waters Xselect HSS T3(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84 nm,采用相似度软件、SPSS软件和SIMCA-P 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特征图谱研究结果显示,橙皮苷为6种药材的共有成分,特征成分为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川陈皮素和橘皮素;药材种内相似度均很高,种间相似度较低,种间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能将橘、橙、柚3大类药材各聚为一类,并能区分橙不同成熟期的果实;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能区分不同成熟期橘的果实和果皮.结论 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较全面地反映了常用芸香科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可靠,为柑桔属药材及其饮片鉴定、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芸香科柑桔属特征图谱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川陈皮素橘皮素

    基于气相-离子迁移谱的不同干燥方式下金银花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燕卢恒张敏敏王晓...
    3801-3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干燥方式(晒干、阴干、低温烘干、蒸制杀青-烘干)对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发现金银花保留挥发性成分的最佳干燥方式.方法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析不同干燥方式下金银花中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4种干燥方式下,金银花中共鉴定出48个挥发性成分,包括醛类(14个)、醇类(10个)、酮类(5个)、吡嗪类(6个)、吡咯类(1个)、呋喃类(2个)、酯类(5个)、酸类(2个)、其他类(3个).经过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了 34个差异性挥发性成分.晒干法中挥发性成分种类更为丰富,总体含量更高;蒸制杀青-烘干法中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少,总体含量较低.阴干与低温烘干法之间差异较小,这2种方法保留挥发性成分的能力优于蒸制杀青-烘干法,但次于晒干法.结论 不同干燥方式下挥发性成分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对比后得出晒干是金银花保留挥发性成分和风味的最佳干燥方式,为金银花干燥方式的优化、芳香健康功效及风味品质的研究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气相离子迁移谱金银花干燥方式挥发性成分晒干阴干低温烘干蒸制杀青-烘干醛类醇类酮类吡嗪类吡咯类呋喃类酯类酸类

    中药防护航天特因环境应激损伤的研究进展

    陈芳姜宁黄红陈善广...
    3811-3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期航天飞行中,微重力、昼夜节律紊乱、狭小空间、辐射等常见航天特因环境影响了航天员的身心健康和航天任务的完成.现代医学至今未能找到有效解决措施来防护航天特因环境下机体应激损伤.中医药以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等观念引入具备综合、整体调节优势的中药复方、单味或单体来防护应激环境下机体功能紊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综述了近30年来开展中药防护航天特因环境应激损伤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航天员的健康保护及将中医药用于现代亚健康维护提供参考.

    中药防护航天特因环境应激损伤亚健康

    金钗石斛多糖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代国娜尚明越王嘉乐郑加梅...
    3821-3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为传统中药材,具有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等功效.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金钗石斛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取、有机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和酶提取法等;多糖的单糖组成丰富,主要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还含有鼠李糖、甘露糖、木糖、半乳糖醛酸等;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力、保肝等生物活性,在药品、食品和保健品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其多糖提取、纯化方法优化,多糖高级结构和构效关系解析,以及关联药效作用机制阐释等方面研究,以促进金钗石斛多糖在功能性食品和药品中的开发利用.

    金钗石斛多糖提取分离结构解析生物活性

    中药多糖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刘广臣张红梅杨帆鲁明...
    3831-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进行性的全身骨骼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多糖是广泛存在于中药材中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从基因、蛋白、体内外实验等多维度研究综述了中药多糖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和机制,总结发现,中药多糖能够通过激活或/和抑制Wnt、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活化 T 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activated T cell 1,NFATc1)、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RANK 配体(RANK ligand,RANKL)、Hippo(Hpo)、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糖原合成酶激酶 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Smads、细胞周期素 D1 蛋白(Cyclin D1)、核因子 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NF-E2-relatedfactor 2,Nrf2)等多种信号通路,进而调节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最终达到维持骨稳态、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中药多糖因具有多靶点、不良反应小、来源广泛等优势,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多糖骨质疏松症多靶点促进成骨抑制破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