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诊断病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病理学杂志

丁华野,周晓军

月刊

1007-8096

zdbl@263.net

010-66721843

100700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诊断病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agnostic Path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普文静宋新兰孙振柱
    648-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IV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4例IVLBCL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合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患者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8~80岁.发生于前列腺的患者表现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发生于右侧附睾的患者表现为阴囊肿大;发生于下肢的患者表现为下肢近端内侧红肿并触及硬结.镜下淋巴瘤细胞位于小血管腔内,细胞体积中等偏大,核浆比高,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可见.全部病例表达CD19、CD20、CD79a及MUM-1,部分病例表达BCL-6、CD5、CD30及CD10,同时表达BCL-2和C-MYC,Ki-67阳性指数高.结论 IVLBCL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淋巴瘤,确诊需结合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不同亚型临床表现和预后有差别,早诊断、含利妥昔单抗的联合化疗可延长生存期,BTK抑制剂靶向治疗可改善预后.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涎腺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临床病理学分析与文献复习

    李文华杜艳袁静萍何惠华...
    653-65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涎腺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WT-ME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FISH检测等方法分析WT-MEC的临床病理特点,并总结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32岁,因发现右耳垂下包块一年余入院.光镜下肿瘤边界清楚,主要由囊状、乳头状、管状上皮细胞和淋巴样间质两种成分构成.上皮细胞多为复层,弱嗜酸性,部分区域腔面侧细胞排列规则,呈腺上皮形态,另见少量黏液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上皮全层表达CK7、CK19,基底侧细胞表达p40,Ki-67增殖指数约2%,不表达SMA、S-100、SOX10,FISH检测肿瘤存在MAML2基因重排.结论 涎腺WT-MEC是MEC的一种罕见特殊亚型,形态与免疫表型均与Warthin瘤鉴别困难,FISH检测MAML2基因重排阳性是诊断的金标准.由于二者良恶性不同,预后不同,正确识别二者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Warthin瘤样黏液表皮样癌涎腺Warthin瘤诊断

    锁骨原发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李仔峰王婷余英豪
    656-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POCHL)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锁骨的经典型霍奇淋巴瘤的临床病史、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17岁,CT示右锁骨峰端局部骨质吸收、破坏并见异常软组织影,大小约4.1 cm × 3.9 cm × 3.3 cm.镜下组织呈炎性肉芽肿改变,混合炎性背景中见散在核大、深染的异形瘤细胞呈"干尸"样、陷窝型、多核型瘤巨细胞及经典型镜影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瘤巨细胞 CD30、Pax-5、MUM1、Ki67 阳性,S-100、CD1α、CD207、LCA、ALK、CD2、CD3、CD15、Desmin、CD20、BCL-6、SMA阴性.结论 POCHL较罕见,诊断该肿瘤具有挑战和困难,诊断主要依靠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标记,尤其背景富含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组织细胞时,需与骨原发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相鉴别.

    原发性骨淋巴瘤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鉴别诊断

    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临床病理学分析

    陈丽丁兀兀李慧杨志蓉...
    659-661,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3例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包括1例肾细胞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追踪其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鼻阻、出血、流涕等,鼻内镜检查见息肉状或菜花状新生物.显微镜下显示肿瘤主要呈腺管状、筛状、乳头状排列,其中肾细胞样腺癌细胞胞质均匀透明并可见核下空泡.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K7、SOX-10阳性,CK20、CDX-2、Villin、TTF-1、Dog-1、EBV均阴性,不表达肌上皮标记;肾细胞样腺癌CAⅨ阳性,RCC、CD10及PAX-8阴性.荧光原位杂交均示ETV6基因重排阴性.随访39~69个月,均存活.结论 鼻腔鼻窦低级别非肠型腺癌的发生率低,肾细胞样腺癌更是罕见,该肿瘤有其相对特异的临床病理特征,但仍需要排除一些良恶性病变,免疫组化有助于其诊断,预后较好.

    鼻肿瘤低级别非肠型腺癌肾细胞样腺癌病理

    TURP术后前列腺偶发癌病理诊断经验探讨

    赵芳敏胡学袁静萍陈丽霞...
    662-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在前列腺偶发癌病理诊断中的体会及病理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医养医学检验有限公司病理诊断中心自2021年1月1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共计189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标本,对其中6例前列腺偶发癌进行病理学检查,辅以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主诉均有进行性排尿困难,前列腺MRI均提示前列腺结节样增生,经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切除增生病灶以解除尿路梗阻症状,术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前列腺腺泡腺癌,其肿瘤成分占比均≤5%:5例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3=6分,其中1例合并导管腺癌;另1例前列腺腺泡腺癌Gleason评分3+5=8分.免疫表型:肿瘤成分均显示基底细胞p63、CK5/6、34βE12缺失,P504s有5例阳性,1例阴性表达.结论 因前列腺增生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的组织,由于标本零碎,肉眼难于识别微小病灶,碎组织选择全部取材包埋制片,必要时辅以免疫组化染色协助诊断,以提高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组织中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使前列腺肿瘤得以早诊早治.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前列腺腺泡腺癌前列腺偶发癌免疫组化表型

    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伴淋巴结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景桂英金玉明谢书华杨竹梅...
    665-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细胞学、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观察1例咽隐窝处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及细胞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例女性患者,20岁,左耳下方颈部无痛性皮肤隆起,触之质硬;伴耳闷,听力下降.病理学特征:肿瘤细胞呈不规则岛状,巢状分布;呈卵圆形、梭形、不规则形,可见核大深染瘤巨细胞;间质及部分癌巢中见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CKpan(+),CK5/6(+),p40(+),p63(+),EBER(+).结论 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可发生于较年轻女性,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与EBV感染具有相关性,早期检查与病理活检为鼻咽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重要作用.

    鼻咽癌分化型非角化性鼻咽癌病理特征免疫化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合并神经内分泌微瘤1例并文献复习

    徐琳姜蕾王方于国华...
    668-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伴有神经内分泌微瘤(NE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1例胰腺IPMN合并NEMT的临床资料,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59岁.胰尾部占位,部分区可见多发囊腔.镜下主胰管及分支导管内衬黏液腺体,伴黏液分泌及导管扩张,扩张导管上皮下见一细胞团,呈梁状-网状排列,直径2.3 mm,与正常胰岛细胞形态类似.目标细胞团示CK阳性,Syn、CgA弥漫强阳性,Glucagon弥漫阳性,Insulin、Somatostain及Gastrin阴性.结论 胰腺IPMN和神经内分泌肿瘤在某些情况下共存,胰腺IPMN可能伴发NEMT,诊断IPMN时关注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是否够肿瘤,避免漏诊和误诊.

    共存的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胰腺神经内分泌微瘤

    囊肿型全毛囊瘤临床病理分析

    樊蕊蕊高杰曹蕾朱芷婷...
    671-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囊肿型全毛囊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囊肿型全毛囊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大体及HE染色分析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大体:类圆形肿物,包膜完整,切开肿物呈囊性,内含灰黄色脓液样物流出,囊内壁光滑.镜下:见边界清楚的囊肿,囊壁最内层可见颗粒层,外侧见基底样细胞团及较多毛乳头样结构,中央见较多嗜酸性外毛根鞘样细胞.结论 囊肿型全毛囊瘤具有典型的组织形态,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头皮囊肿型全毛囊瘤毛囊肿瘤组织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宫颈腺癌分类的新进展

    张和平许宏亮
    674-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宫颈腺癌是一组异质性较高的肿瘤,具有不同的病因学、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特征.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鳞状细胞癌,但是HPV感染并非所有宫颈腺癌的致病因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仅根据细胞形态的分类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局限性.新的国际宫颈腺癌标准和分类(1ECC)将宫颈腺癌按照病因学分为HPV相关腺癌及非HPV相关腺癌,这不仅是对传统形态学分类系统的突破,更突出其病因学的本质及与临床的联系.同时根据非HPV相关腺癌的形态学和分子遗传特征又分为胃型、透明细胞型、中肾型和子宫内膜样腺癌.此外,基于是否有损毁性间质浸润的Silva分型系统将HPV相关宫颈腺癌分为三类:Pattern A、Pattern B和Pattern C,以改善该类患者的风险分层系统.本文将对宫颈腺癌的最新进展,包括宫颈腺癌IECC分类、Silva浸润模式和相关分子特征做一综述.

    宫颈腺癌HPVIECC分类Silva分型分子特征

    组织芯片制作仪在制作免疫组化外对照中的应用

    贾双双杨冬梅张颖李雅惠...
    678-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免疫组化染是病理诊断过程中重要的检测手段,设置阳性对照尤其重要.本文旨在探讨一种流程简单的使用组织芯片制作仪制作单组织阳性外对照的方法.方法 用组织芯片制作仪中直径2 mm规格的穿刺针在提前备好的空白蜡块上打孔.对照阳性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找出阳性染色部位对应的供体蜡块位置,用直径2 mm规格的穿刺针进行穿刺,并将穿刺出的组织芯注入受体蜡块孔洞中,组织芯片蜡块即制作完成.结果 同一张玻片上,单组织阳性对照呈直径2 mm的圆形,与待检组织界限清楚,阳性定位准确,从而确认了试剂的有效性及染色过程的准确性.结论 用组织芯片制作仪制作单组织阳性对照流程简单,效果良好,适合有条件的单位日常开展使用.

    组织芯片免疫组化外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