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动化仪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动化仪表
自动化仪表

徐洪海

月刊

1000-0380

pai@sipai.com

021-64368180-231

200233

上海市漕宝路103号

自动化仪表/Journal 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报道中国自动化仪表行业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介绍新产品、新工艺,交流仪器仪表使用维修经验,传播自动化仪表基础知识,反映国外自动化仪表发展动态,具体介绍工业生产过程,诸如温度、流量、压力、差压、物位、机械量系参数的测量、显示及控制技术与产品。报道内容着重实用性、指导性与知识性,适合各行各业从事测量与控制工业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自动化仪表》系月刊,大16开本,各地邮局均可收订,邮发代号:4-304,定价:12.00元,半年价:72.00元,全年价:144.0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无人机自主精准降落的跟踪算法研究

    陈潇徐曙钟灿堂赵晓丹...
    65-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无人机自主精准降落的准确性、增强无人机自主着陆的适应性,研究了一种新式无人机跟踪算法.首先,对无人机与着陆目标确定相对位置的计算过程和原理进行分析,总结出传统着陆目标跟踪算法的缺点.然后,创新性地将跟踪学习检测(TLD)算法与目标跟踪中的核化相关滤波(KCF)算法相结合,利用KCF算法的优势优化TLD算法,得到TLD+KCF目标跟踪算法.最后,提出基于无人机降落的优化算法,并设置对照组验证算法性能.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准确率和成功率超过了对比算法.该算法精度高、稳定性强,可实现无人机自主精准降落.该研究有助于提高无人机自主精准降落的准确性.

    无人机自主降落控制系统跟踪学习检测算法核化相关滤波算法目标追踪

    基于GA-WNN模型的光伏中期功率预测研究

    张慧娥刘大贵朱婷婷白彩清...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光伏发电存在限电情况下,光伏中期功率预测结果偏小导致预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伏可用功率的遗传算法(GA)优化小波神经网络(WNN)的预测模型.GA-WNN模型在预测日的相近日期内覆盖晴天、雨天、多云等多种天气类型,通过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辨识限电情况,并将光伏可用功率作为训练目标,建立了WNN光伏中期预测训练模型.GA-WNN模型以预测日获取的光伏数值天气预报作为输入,经过训练后可以直接预测未来 1~10 d的光伏中期功率.通过新疆某光伏运行电站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验证,预测精度达96%以上.将GA应用于WNN预测模型中,可显著提高光伏中期功率预测精度.

    光伏中期功率预测遗传算法小波神经网络可用功率模糊C-均值聚类

    含高间歇性DG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尹申蒋达飞肖恩颂孟静...
    76-7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间歇性的分布式电源(DG)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并网发电后会对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产生较大影响.为了保证配电网运行的电能质量和消纳能力,研究含高间歇性DG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估算DG最大准入容量,分析配电网的消纳能力;接着,选取负荷控制目标,消除储能系统中存在的负荷毛刺.然后,基于需求侧响应协调规划配电网储能,以控制储能系统的发电和用电平衡.最后,建立含高间歇性DG的配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模型,使电压趋近或保持在优化区间内.经试验论证分析,所提方法可以使负荷曲线的波动范围缩小到250~350 kW,对负荷具有更好的控制能力.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电压越线的问题,具有较好的电压调节效果.

    配电网负荷控制分布式电源储能高间歇性需求侧

    电网企业自动化运营管控平台的构建

    谢瀚阳江疆彭泽武黄忠靖...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电网企业管控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缩短运营管控响应时间、提高企业满意度,构建一种基于数字化转型的电网企业自动化运营管控平台.基础层通过多种信息系统获取数据,搭建主数据库并将数据传输至中间层.管控层的管控模块通过运用大数据的管控路径,实现企业运营管控.信息孤岛模块通过数字化的信息调度,解决电网企业因运营数据量大而导致的无法及时整合和提取的问题.满意度评价模块采用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数字化评估管控模块管控效果,并通过用户层电脑界面向用户展示管控层的各项管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电网企业自动化运营管控平台能够完成9 700 条以上数据的整理与提取,说明数字化信息调度方式能够明显增强平台的数据处理能力.平台的运营响应时间最高仅为 10 ms,显著提升了企业对运营管控的满意度.该结果证明了D-S证据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与优越性.

    电网企业自动化运营管控平台数字化转型信息孤岛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基于信息模型的电网数据共享和传输研究

    李妍
    86-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网数据共享和传输过程中,若业务突发异常、网络资源拥堵严重,数据传输很难保证实时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息模型的电网数据共享和传输方法.以电网业务为依据,建立电网公共信息模型.根据电网业务特点扩充模型中的数据类,并通过继承、关联、聚合等操作完善模型中的实体类,从而确定模型内部逻辑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模型的操作规则,针对不同个数的终端请求设计数据传输服务模式,实现电网数据共享和传输交互操作.针对数据共享的跨域特点设计数据共享访问控制策略,以保证数据共享和传输的稳定.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网络时延小、丢包率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电网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为电网数据的可靠传输与安全运行提供借鉴.

    信息模型电网业务数据共享数据传输智能化可视化访问控制

    考虑源网荷储互动的台区峰谷负荷平衡方法研究

    陈毓春付峰王忠东徐致光...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控制过程中供电效能耗损量较大、峰谷差率较高的问题,提出考虑源网荷储深度互动的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方法.分析源网负荷深度互动,并构建相应的影响模型.选择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电气参数,得到低压台区理论控制模型.根据多目标函数求解方法,设定峰谷负荷平衡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利用变压器构建低压台区源网荷储平衡调整枢纽,实现低压台区峰谷负荷平衡.试验结果证明:此方法应用后供电效能耗损量较低,且供电单元的峰谷差率及负荷率也有所降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源网荷储互动渗透性变压器低压台区负荷平衡智能换相装置

    多目标约束下的电力网络负荷优化分配研究

    罗宗杰郑世明钟俊琛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电力网络某些区域负荷过重时,会导致电压下降、频率不稳定,进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供电质量.合理优化分配电力网络的负荷,是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对此,提出电力网络负荷多目标优化分配方法.以负荷平衡与功率总和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下的电力网络负荷优化分配模型.引入非劣分层理论改进差分粒子群混合算法,求解负荷优化分配模型,以获取负荷优化分配解集.利用基点和熵的多指标评价方法,在负荷优化分配解集中确定唯一解,以完成电力网络负荷优化分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优化分配电网中的负荷,减少供电煤耗、污染物排放量与调度机组数量,缩短负荷调整时间,提升电力网络发电机组出力值,且具有较高的负荷优化性能.该研究对智能电网和智能优化领域具有借鉴意义,能使电力网络运行和管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电力网络多目标优化差分粒子群混合算法非劣分层理论多指标评价节能减排负荷分配

    基于FCM聚类的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研究

    李浩宇李思嘉宿月常家维...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的合理性,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FCM)聚类的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通过分析分布式光伏系统拓扑结构,将分析结果作为信息依据,制定相应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方案.从分布式电源投资者及电网管理者角度制定目标及约束条件,构建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模型.采用FCM聚类算法对配置模型内迭代计算的初值实施有效分配.该算法能够抑制光伏储能大容量蓄电池波动、提高储能性能和效率,从而获取最优容量配置.所提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储能出力,使光伏自消纳率平均值达到93.5%.该方法的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效果较好.

    模糊C均值聚类分布式光伏储能容量配置功率分配光伏消纳电池波动储能出力

    企业互联网的多组件签名访问控制方法研究

    范仲恺代昊琦梁子键陈禹旭...
    106-10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私数据泄漏威胁企业互联网的安全,而访问控制可以保证企业互联网的安全性.为了提高企业互联网访问控制效果,提出基于多组件签名的企业互联网访问控制方法.根据多个安全组件的关系获取企业互联网密钥序列,计算签名信息状态,并认证企业互联网的多组件签名.合并互联网的隐私数据,计算企业互联网数据的隐私度,获取用户行为作用下产生的总体信任度.利用信誉模糊综合判定的转换形式,构建企业互联网访问控制模型,以实现企业互联网的访问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将用户授权效率提升到85%~96%,并将隐私数据泄漏量控制在10 个以下.如果用户访问的信任度较低,企业互联网将禁止该用户的访问行为.该方法可以提高企业互联网访问控制效果,保证访问安全.

    企业互联网访问控制签名认证多组件签名隐私度信任度

    工业智能仪器仪表电磁兼容技术研究

    俞磊
    110-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日趋智能化、网络化和集成化的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现象和问题正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而仪器仪表面临的电磁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因此,电磁兼容创新性研究尤为重要.通过对工业智能仪器仪表的应用场景分析,以及相关仪器仪表电磁兼容现象产生机理的研究,根据相关电磁兼容试验的结果,提出了针对于工业智能仪器仪表的电磁兼容防护措施.通过电磁环境模拟、电磁兼容试验室定量测试等方法,验证电磁兼容防护措施的有效性.该研究可有效提升工业智能仪器仪表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仪器仪表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工业智能仪器仪表电磁兼容性电磁发射电磁环境电磁抗扰度电磁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