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动化与仪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动化与仪表
自动化与仪表

高明璋

月刊

1001-9944

zdhyyb@vip.sina.com

022-23015608

300060

天津市河西区环湖中道9号

自动化与仪表/Journal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天津市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与天津市自动化学会联合主办,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入网“万方数字——数字化期刊群”,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天津市优秀期刊奖。《自动化与仪表》杂志是以自动化领域和仪器仪表行业为两大报道主线的技术类科技期刊,集学术、技术和应用于一体,注重先进性、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常设栏目包括:综述与研究,专题论述,专家谈,仪器仪表装置,现场总线技术,控制系统的设计、应用,计算机应用,创意与实践,经验交流,国外自动化纵横,以及专为广告客户开设的企业服务台栏目。此外,还有国内展会提醒,展会追踪,企业风采,新品推介,研发信息,行业新闻,行业报道,服务热线,前沿报道,走近学会,读者·作者·编者等小栏目。2003年新设立中国专利、链接认证——UL专栏、中国拟在建项目。本刊主要面向科技人员、设计人员、院校师生、管理人员、使用人员等。编辑部每年参加二十余次国内各类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展会和专题会,多角度为广大新老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发布产品广告、新品预告、企业形象展示、展会通告、人才信息等。刊物发行渠道包括:邮局、行业发行网络、目标发送、展会赠阅等;读者还可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浏览本刊的网络版和光盘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进水速率的水厂泵机排水流量自动控制

    刘念
    51-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水厂泵机排水流量波动大的问题,采用了基于自适应调节速率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构建自适应调节速率模块结构,监测泵机出口压力和管道周围压力的差异来调节进水速率,抑制水流量大幅度波动;其次,考虑到目标排水流量、实际排水量以及泵机的泄露等参数,引入补偿控制策略建立水厂泵机的数学模型;最后,为了进一步优化泵机的控制性能,在水厂泵机的数学模型中引入预测控制算法,应用预测函数和正交基函数表达输入值,通过计算最佳运行水位与输出值之间的误差,获取误差补偿量.利用计算得到的排水流量参考输出值,引入二次型优化性能指标对其进行滚动优化,实现水厂泵机排水流量的自动控制和优化调整.经实验验证,排水流量波动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控制能耗在40.15 kW·h~48.95 kW·h之间变化,且在水厂泵机出现变量变载工况时,回归稳定状态时间较短.表明水厂泵机排水流量的自动控制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

    水厂泵机自适应速率控制转速补偿扰动抑制工况突变

    高含水油田调驱过程控制智能优化方法

    王甜马旭东田兵兵刘小江...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含水油田调驱过程复杂不可预见的特点,该文结合传感器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同时引入旋转摄像头和脉冲电流单元,利用果蝇优化算法计算GCV阈值选择函数的阈值优化,将人工调整因子引入果蝇算法进行优化,对油田调驱过程控制进行决策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调驱系统在准确率上有了明显提升,对油田调驱过程控制的全面智能化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过程控制智能调驱脉冲电流果蝇优化

    基于免疫粒子群的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滑模控制系统

    张继光丁正红李腾飞
    60-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水轮机的调节性能和稳定性,满足日益增长的清洁能源需求和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基于免疫粒子群的水轮机调节系统的动态滑模控制系统.构建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滑模控制系统结构,分析水轮机调节系统运行状态,通过动态滑模控制器对水轮机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和控制,使水轮机的运行状态能够平滑、稳定地跟踪给定的参考轨迹,并采用免疫粒子群算法优化动态滑模控制器的参数,将优化后的控制结果作用于电液伺服系统,控制油缸位置,保障对水轮机状态稳定和精确调节,及时跟踪和响应系统状态变化.实验结果可知,该系统在锯齿波信号和阶跃信号下具有适应性强、鲁棒性好,并有效解决了系统的抖振问题,且控制误差小.

    免疫粒子群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滑模控制

    基于模糊滑模控制的PMSM矢量控制系统

    余莉陈琦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永磁同步电机(PMSM)双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中,传统PI控制器转速环无法满足PMSM的更高控制要求.该文设计一种积分滑模控制器,并引入光滑、连续的新式饱和函数替代滑模控制器中的符号函数,以提高系统的抗扰动性能和鲁棒性;为提高系统在电机运行状态发生变化时的自适应调节能力,使用模糊控制对滑模趋近律中的参数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提高趋近速度,降低滑模抖振.建立基于模糊控制的PMSM滑模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与使用传统滑模控制器的PMSM控制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模糊滑模速度控制器具有更好的抗扰动能力和鲁棒性.

    永磁同步电机滑模控制器模糊控制新式饱和函数

    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法

    徐晓艳
    71-7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永磁同步电机的速度和扭矩波动,该文提出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基于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利用PLC结合FPGA构建控制架构.编码器解码模块确定电机方向并测量速度,PLC模块根据输入速度及期望值,运用PID算法获取期望电流.ADC模块采集实时电流,经变换后与期望电流作为PLC输入,得到期望电压.该电压经逆变换后输入SVPMW模块调制,控制电机功率.实验显示,该方法能精准测量电机实时转速,快速控制电机到达期望转速,保证扭矩和速度波动平稳.

    可编程控制FPGA永磁同步电机SVPMWFOC编码器

    隧道综合巡检机器人设计及研究

    孙炳刘丹丹刘宜胜陈志丹...
    76-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城轨隧道病害检测采集的问题,设计了一台隧道综合巡检机器人.对机器人的实现功能进行规划与设计,确定实现方式,并使用SolidWorks软件设计并建立机器人不同模块的结构模型;对底盘驱动模块进行电机计算与校核,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底盘进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对机器人样机进行生产加工组装,并在真实隧道环境中进行测试实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机器人结构与控制部分设计合理,可实现对隧道内壁与道床的病害数据采集,机器人运动性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隧道综合巡检机器人病害检测采集结构设计测试

    一种基于根管预备的绳驱机器人设计与分析

    陈国良欧阳健
    8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设计一种应用于根管预备手术中绳驱机器人构型.电机转动输出连接软轴,软轴与绳索滚筒采用锥度插孔相连,可以实现输出轴方便快捷的拆卸,便于末端机构的高温消毒程序.采用绳索驱动实现驱动元件与执行元件的相对远距离布置,保证末端执行部件的较小尺寸,便于在口腔狭小空间中进行动作.对末端执行机构根管锉软轴进行变形分析,并利用相邻关节间绳索的反向拉缩进行运动的补偿,保证关节间运动的解耦.最后进行样机的制作并验证其基本运动与运动补偿具备可行性.

    构型设计根管预备手术机器人关节间运动解耦有限元分析样机模型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常用玻璃量器自动检定装置

    陈洁张巍李斌田芙蓉...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玻璃量器作为常规配套设备,其需求量日益增长,常用玻璃量器的检定任务越来越重,传统的人工检定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图像法和反馈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容量示值检定自动化技术,即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自动化装置,主要解决加液自动化功能、容量示值读数自动化功能.开发集数据采集、处理、原始记录生成、报告打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软件系统.

    玻璃量器量器检定图像处理自动加液液位检测

    小波包能量谱和神经网络的开关柜局部放电自动检测方法

    赵昊然陆智勇江明刘立石...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可靠掌握开关柜的运行状态,精准检测其局部放电现象,提出小波包能量谱和神经网络的开关柜局部放电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数字处理技术和模糊参数识别方法,去除信号中的混频信号,获取新的开关柜运行信号;利用小波包分解方法分解该信号,处理信号中噪声信号的同时,提取局部放电的能量谱特征,将该特征输入径向基神经网络中,完成开关柜局部放电的分类检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去除混频信号,并且降低信号噪声;处理后信号的失真率和畸变率极低,应用性能较好;可完成开关柜不同类别的局部放电信号检测.

    时频分析馈线终端自动化联调测试能量谱特征混频信号

    基于LabVIEW的某型导弹尾焰温度测试

    赵田娟岳凤英王尚宇高中淦...
    97-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进步,在陆军载具生产制造领域中,明确装甲车等陆地载具壳体自身的温度分布特征,可以为优化壳体材料结构和检测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针对装甲车壳体材质选材的需要,该文采用接触式K型热电偶对某型导弹尾焰热效应温度进行测量,并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的K型热电偶温度特征采集系统,通过事先设置好数据存储路径进行实时存储的方法,解决了异常情况数据丢失的问题.文中提到的温度采集系统具有扩展性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特点,同时接触式测温极大地提高了温度测试精度.经火箭发射尾焰热效应温度测试验证,该测试系统可靠性高,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很好地完成温度采集任务.

    尾焰热效应热电偶Lab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