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鹿城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鹿城学刊
鹿城学刊

周秉高

双月刊

2097-1524

yh115131546@163.com

0472-6992162 13948720576

014030

内蒙古包头市青山区呼得木林大街12号

鹿城学刊/Journal Journal of LuCheng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及其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领导下,全国40余所成人高校加盟、委托包头市职工大学主办的国家正式学报类期刊。面向全国成人高校,也面向其他普通高校的广大学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模式与策略: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华文化融入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为例

    李青
    81-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为切入点,探究将中华文化融入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模式和策略.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旅游英语专业为例,通过构建实施"理论引导—行动研究—实践体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层面的ASPIRE策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

    跨文化交际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华文化教学模式与策略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及劳动实践探索

    施阳阳王英慧张芸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奋斗精神是人内心一种积极的价值态度和价值反映,贯穿于人学习成长的全过程.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现状以及劳动实践路径进行探索,有助于教师在理论层面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实践层面开设劳动教育课,从而指明学生奋斗方向,明确奋斗目标,形成奋斗自信,提升奋斗本领,最终促进学生奋斗精神的培养,培育满足社会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价值实践路径

    革命历史与女性英雄塑造

    刘杰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有许多英雄形象,他们是芸芸众生的楷模、是民族英雄、是解放英雄、是改革英雄.英雄形象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发生不同的嬗变.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革命的战场造就了时代英雄,而"战场"与"英雄"常常是力量、阳刚的象征.女性长久以来被赋予阴柔的特质,即使身为英雄谱系的一员,在象征力量与阳刚的战场上,女性英雄也不可避免地被遮蔽,成为了男性英雄的陪衬者.属于女性英雄本体力量的部分并未被充分展现.

    战争英雄主体意识

    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BIM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钟玉玲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给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BIM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分析了BIM技术应用能力,介绍了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BIM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索了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BIM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科学路径.得出: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BIM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需要中职院校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方法,完善教育设备,强化教育考核.

    中职建筑类专业学生BIM技术应用能力教育考核

    新媒体时代中职舞蹈艺术教学设计与实践

    黄玲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之道必须紧跟时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坚持因时而新、与时俱进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优势,保障其育人效果.新媒体时代下,中职舞蹈艺术教学要立足新媒体发展趋势,既要传授学生基础舞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欣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推动中职舞蹈艺术教学改革进程,满足学生的全面成长需要.鉴于此,本文下面展开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对中职舞蹈艺术教学的影响,接着提出几点新媒体时代下中职舞蹈艺术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些许有益借鉴,促进中职舞蹈艺术教学效率的提升.

    新媒体时代中职舞蹈艺术影响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杜良江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建设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深入剖析了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信息化教学技能等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系统总结了各类教师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和关键举措,探讨了建立健全教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对策,旨在为高职院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为高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高职院校教师能力提升路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等职业学校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践研究

    桑玉红王昭勇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背景,依托笔者学校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深度"挖掘专业群建设内涵,"跨界"触发群内专业的交互融合,找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有效突破口,立足于课程体系的跨界重组、育人模式的跨界构建和特色文化的跨界融合三个方面,探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助推专业健康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赋能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中职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

    "大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创新研究

    叶舒婷
    108-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大思政"理念的提出,对于教育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育人目标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未来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基地,更应积极响应这一改革号召,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实践育人模式的转变.而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和思想品德塑造的重要平台,其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第二课堂实践育人的探究与实践,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幼教人才的需求.

    大思政学前教育第二课堂实践育人

    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研究

    杜青松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校治理体系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建设,"枫桥经验"在高校基层治理中展现出了新的活力和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将"枫桥经验"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深入总结、发展和推广"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方法,可以为德治、法治、自治和数治相融合的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基层治理提供学理支撑,在发掘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内涵和时代特色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枫桥经验""一站式"学生社区四治融合

    新时代高校内部财会监督机制构建

    郑海军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的办学经费日益增多,管好用好各类经费,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高校内部财会监督内容及监督的必要性,针对当前高校开展内部财会监督在管理层面和业务层面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思路,构建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高校内部财会监督机制,旨在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

    高校财会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