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风险动物园(Ⅲ):基于动物意象的风险隐喻认知机制与作用路径

    佟瑞鹏胡向阳袁嘉淙王登辉...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动物意象在风险隐喻中的认知建构机制与作用路径,挖掘动物意象与风险类型之间的关联属性.从认知科学视域,解析动物意象中蕴含的风险属性内涵;分别从风险隐喻认知建构、认知过程和认知思维3个方面解析动物意象的认知机制;并从作用效能和传播路径2个方面探究风险隐喻的作用效能.结果表明:风险隐喻借助动物意象来表征不同类型风险的存在差异,通过由动物空间形象到动物图式意象的结构转换,传达风险事件的概念结构.风险隐喻作为风险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其传播过程是文化场、知识场和实践场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按照"技能-规则-知识"架构理解和接受风险隐喻信息,其行为、态度朝着预期目标改变,以实现风险隐喻的预期效果,拓展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的手段.

    风险动物园动物意象风险隐喻认知机制作用路径

    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参与的建筑安全监管演化博弈

    陈述尹佳邵波陈云...
    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事故多发现状,剖析引入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可能存在的寻租现象,综合运用博弈论,建立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行为演化特征,仿真模拟博弈系统中均衡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建筑企业与安全生产服务机构执行安全管理的成本过高,会使其选择不利于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的行为策略,合理控制其维修整改和安全管理投入的成本,会使其积极主动落实安全管理策略;政府部门在监管过程当中,应将管理的重心放在安全生产服务机构上,加强对机构行为的规制,引导建设企业按章办事,这有助于在节约成本投入的同时达到规制双方行为的目的;激励公众对建筑安全监管的积极参与,增加企业的寻租成本和机构的投机成本,有助于引导监督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服务机构行为趋于规范.

    安全生产服务机构建筑安全监管建筑企业演化博弈寻租成本

    海上作业安全管理数字化实施方案

    俞进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在海上安全人员少,风险管控点多,海陆两端通信受限的现实基础上,提升海洋石油大开发的安全生产水平,首先,调查并分析海上基层班组工作清单,从需求出发梳理海上作业安全管理的主要业务与所需数字化功能,并从安全管理的场景出发,明确海上作业安全管理数字化实施方案的功能框架;然后,根据云计算原理,关联作业风险管控点与海陆两端安全管理流程,设计可有效提升作业安全管理的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协同的网络通信架构,缓解海陆通信带宽受限对安全管理流程实施的制约;最后,从领域驱动原理出发提出微服务设计与安全管理要素相结合的方式,让现场人员能够根据现场实际调整信息化流程,进而提升数字化的柔性,减少安全管理场景多变给流程数字化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以通信环境和传感系统为基础的各业务领域功能需求的实现过程,在这个设计思路指引下,海上作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综合业务需求与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双领域驱动,构架实施方案.

    海上作业安全管理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领域驱动微服务

    中低空通用航空飞行计划安全风险评估

    黄静洋潘璇付小蓉高健伟...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我国中低空空域通用航空安全飞行,建立一种中低空通用航空飞行计划安全风险评估体系.首先,根据通用航空规章政策,分析中低空通用航空飞行计划的安全影响因素以确定风险评估指标,包括飞行计划复杂程度、各类设备完备情况、障碍物位置高度、飞行活动冲突和人员环境情况;其次,利用最优最劣法(BWM)处理指标重要度偏好评价信息,构建模型求得风险评估指标的权重;然后,基于采集得到的飞行计划相关信息,根据指标特征分别提出风险值计算模型;最后,加权得到总风险值并由极低—极高划分为5个风险水平等级,搭建中低空通用航空飞行计划风险评估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风险评估体系得到权重最高指标为行人风险,权重最低指标为飞行计划复杂度风险.计算某通用航空飞行计划风险值,得到此计划风险值最高的指标为飞行计划复杂度风险、飞行活动冲突风险和放行评估风险,总风险值为0.088,风险等级为1级.根据此飞行计划和其他飞行计划总风险值的比较可知该飞行计划为更优计划.

    中低空通用航空飞行计划风险评估评估指标最优最劣法(BWM)

    基于不安全信息与危险源关联的维修单位风险评价

    王永刚王海玥张迪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传统专家打分法的人为因素误差,通过维修风险特征分析,提出一种基于不安全信息与危险源关联的风险评价模型.以危险源在一定时间内关联(导致)已发生的不安全事件次数和日常安全监察发现的"不符合"(违章行为等偏离要求但尚未构成不安全事件的问题)次数的平均值确定危险源导致风险可能性,如多项危险源共同导致一起不安全事件或不符合情况,各项危险源关联次数分别加1;以不安全信息中的每种后果发生次数在总后果次数中的占比,确定该种后果严重性在危险源可能导致的总后果严重性的占比,以每种后果严重性与对应占比的乘积的总和确定危险源可能导致的总的后果严重性;运用该模型统计、分析某大型维修单位近3年的近2万条不安全事件和不符合记录.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同期辖区监管局的监督检查发现的隐患数量分布一致,基于不安全信息与危险源关联的风险评价模型可以客观地量化维修单位风险大小.

    不安全信息危险源维修单位风险评价模型风险可能性后果严重性

    断层影响下采动覆岩与地表移动特征

    郭文兵刘玄杨伟强吴鹏飞...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开采扰动下含有断层工作面的覆岩及地表响应情况,首先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等方法,研究临近断层工作面采动影响下覆岩及地表运移和应力响应特征;其次建立数值模拟模型,结合"裂断拱"和"应力拱"分析临近断层工作面开采覆岩破坏和采场应力响应特征;然后建立断层面滑移力学模型,并结合断层滑移倾向性指标Qs定量分析断层上盘开采断层面活化倾向性;最后采用现场实测方法,分析郑州矿区大平煤矿采动影响下断层上盘地表移动变形特征.结果表明:开采扰动下"裂断拱"的发育最大宽度达到221.5 m,最大发育高度达到110 m,宽高比约为1∶2;含有断层工作面"应力拱"特征,呈现非对称结构;随着断层面埋深的增加,断层面滑移倾向性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在弯曲下沉带同等埋深滑移倾向性缓增、在裂隙带同等埋深区域呈现出先减后增、在垮落带同等埋深区域呈现出快速增加;断层上盘开采保护煤柱留设30 m断层未活化,大平煤矿的基岩移动角和边界角较郑州矿区一般地质条件下工作面上的分别偏小8.8和4.6°,较同煤矿无断层工作面基岩移动角偏小6.7°.

    断层影响覆岩运移地表移动采场应力滑移倾向性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再次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46页

    全氟丁基甲醚灭火性能及机制

    王凯王德政周彪李雪瑶...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全面揭示全氟丁基甲醚的灭火反应路径,采用试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全氟丁基甲醚的灭火性能与灭火机制.首先通过杯式燃烧试验,评估全氟丁基甲醚的灭火性能;然后利用气体高温热解机制分析平台,模拟其高温热分解过程,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不同温度作用下的热解产物.研究发现,全氟丁基甲醚的临界灭火体积分数约为5.90%,灭火性能良好;其初始热分解温度为400℃,热解产物包括九氟-1-丁烷、八氟-1-丁烯、六氟丙烷和三氟甲烷.试验结果说明:全氟丁基甲醚可成为哈龙灭火剂的替代物.

    全氟丁基甲醚灭火性能灭火机制热分解气体灭火剂

    气候因子对我国森林火灾的影响及预测

    鲁义周钦云邵淑珍王伟...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气候因子对森林火灾事故的影响机制,首先基于我国2011-2020年森林火灾事故数据,选择年均气压、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间等4类气候因子作为特征变量;其次采用层次聚类法得出森林火险区划结果,并计算灰色关联度系数,得出气候因子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程度;然后建立我国4类气候因子线性回归模型,得出气候因子对森林火灾影响程度的排序,并预测2021年的险情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火险区域在气候因子的影响下,可划为10类;气候因子对单位面积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影响排序为:年均降水量>年均气压>年均气温>年均日照时间;线性回归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系数分析的排序结果相似;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2021年险情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不超过5%.

    气候因子森林火灾火险区聚类分析关联度线性回归

    基于改进YOLOv5s的外脚手架隐患图像识别技术

    赵江平刘星星张想卓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外脚手架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基于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一种改进YOLOv5s的外脚手架隐患识别方法.首先,为解决背景信息过多造成的识别精度下降问题,在主干网络嵌入设计卷积注意模块(CBAM),获取隐患的各种细节特征;其次,改进原算法颈部特征融合模块为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结构,有效处理外脚手架隐患目标尺寸分布不均衡造成的多尺度特征不平衡问题;然后,使用边界框损失函数斯库拉交并比(SIoU)Loss替换原损失函数;最后,通过消融试验分析改进模块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隐患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实现均值平均精度(mAP@0.5:0.95)评分提升5.13%,召回率提升3.45%,对多尺度、多目标及复杂背景下的外脚手架隐患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YOLOv5s外脚手架隐患图像识别多尺度特征均值平均精度(mAP)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