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B"人机事故模型构建及应用

    董陇军郑如剑邓思佳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深入开展以人失误为主、机故障为次的事故研究.基于劳伦斯事故模型(L)、行为安全"2-4"模型(B)、轨迹交叉理论、事故的累积效应理论,并结合安全人机工程学等相关知识,构建"L-B"人机事故模型,并进行实际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事故模型包括作业阶段、隐患阶段、触发阶段、发生阶段、应急阶段、平息阶段和恢复阶段7阶段,从多角度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阐明从生产活动开始到事故发生之后各时期的事故发展特征,对企业制定安全措施提供参考.

    "L-B"人机事故模型劳伦斯事故模型"2-4"模型轨迹交叉理论安全人机工程学

    安全投入、技术创新对采掘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门槛效应模型

    史恭龙张尧轶李红霞田水承...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优化安全投入结构,基于安全会计的视角,以2012-2019年采掘业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采掘业企业安全投入、技术创新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以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值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全投入与企业经济效益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技术创新对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以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值时,安全投入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在门槛两侧技术创新都正向促进安全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积极影响,但是门槛左侧的促进强度明显大于右侧.

    安全投入技术创新采掘业经济效益门槛效应

    基于情绪分析的事故风险感知偏差研究

    张羽赵碧柳刘红勇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公众对安全事故的风险感知,运用文本挖掘技术获得事故微博评论数据,采用中文风险感知双向编码转换器(BERT-RPC)识别惊讶和恐惧情绪,以频率惊讶测量事故概率感知偏差,以恐惧和损失惊讶测量事故损失感知偏差,基于二元逻辑回归考察微博形式和内容对风险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估安全事故风险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对事故损失的低估更为突出;基于BERT-RPC模型的"抓取-分析"技术能够高效、低延迟地实现全网公众的风险感知偏差监测;交通行业的事故概率、损失被严重低估;一般事故的概率和特大事故的损失被严重低估;事故图片和视频有助于纠正事故损失的感知偏差,但对概率感知偏差作用有限;事故爆发初期报道对公众风险感知纠正效果最佳,调查结果公布和责任人宣判阶段次之.

    情绪分析事故风险感知偏差双向编码转换器(BERT)中文风险感知(RPC)

    企业管理者安全领导行为维度的Meta分析

    宫运华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现有研究中企业管理者安全领导行为维度一致性不高的问题,采用文献元(Meta)分析法,系统性地研究管理者安全领导行为维度.结果表明:安全关心、安全控制、安全指导、安全激励4个维度和员工安全行为或企业安全绩效的相关关系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564、0.556、0.354;安全政策和安全行为或安全绩效的关系微弱,相关系数为0.148;而安全愿景与安全行为或安全绩效的关系为0.09.最终确定管理者安全领导行为的维度为安全关心、安全控制、安全指导和安全激励.

    管理者安全领导行为维度Meta分析安全行为安全控制

    安全文化定量分析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时照傅贵解学才童文清...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进行安全文化测评和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简述安全文化的发展及作用,综述安全文化评价工具的研究现状,研发和改进安全文化定量分析系统(SCAP);该系统以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为理论依据,根据安全文化32元素设定量表,结合互联网技术研发而成;系统提供Web浏览器和微信小程序2种登录方式,适用任何想了解安全文化状况的企业、高校或个人;测评后,系统可清晰展示测评人员基本信息,按总体水平、不同类型员工、各安全文化元素、个体测评人员等要求输出测评结果,还可与以往测评结果对比,生成对策建议报告.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适用全行业,可通过线上问卷测量,即刻获取安全文化水平测定结果及分析反馈,从而服务于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定量分析系统(SCAP)"2-4"模型(24Model)安全文化元素系统功能事故预防

    基于ISM-BN的内河船舶航行风险因素研究

    赵建伟谢磊杨洋胡昕源...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内河船舶航行安全,手动收集近5年长江段海事事故报告,提取代表风险因素频率的主要数据特征;结合事故调查报告分析风险要素,确定船舶航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构建风险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模型,获得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以判定风险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数据驱动的贝叶斯网络(BN),研究各因素对海事安全的影响,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和以往事故记录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事故类型涉及到的关键风险因素有水域位置、船型、操纵执行和航道条件;通过所提方法能够识别出不同事故类型的关键风险因素,且风险模型的平均预测精度为82.87%.

    解释结构模型(ISM)贝叶斯网络(BN)内河船舶航行风险因素事故类型

    基于RF-NSGA-Ⅱ的盾构施工地表沉降安全控制多目标优化

    吴贤国冯宗宝刘俊王雷...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调整盾构施工参数,指导盾构安全高效施工,建立随机森林(RF)与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相结合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主要盾构参数为研究对象,以地表沉降和刀盘磨损为控制目标,优化控制分析施工参数;选取控制地表沉降的9个盾构参数作为RF预测模型的输入指标,得到盾构施工参数与地表沉降的非线性关系,作为NSGA-Ⅱ适应度函数,选择刀盘磨损作为第2个优化目标,设定施工参数约束范围进行多目标优化;以岩溶地区某地轨道交通项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RF算法模拟训练工程实测数据,得到的地表沉降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基于RF-NSGA-Ⅱ模型智能算法对地表沉降和刀盘磨损的优化效果显著,该模型能够得出相应岩溶地区盾构施工参数控制范围.

    随机森林(RF)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盾构施工参数地表沉降刀盘磨损多目标优化

    联盟链视角下基于IIWPSO-BP的信息安全风险预测模型

    周新民罗文敏刘俊杰谢宝...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及时发现智慧城市潜在信息安全风险,构建一种基于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IIWPSO)算法优化反向传播(BP)(IIWPSO-BP)神经网络算法的信息安全风险预测模型.首先,综合考虑信息拥有者、共享信息、联盟链技术、信息使用者、联盟链管理和安全措施6个一级指标,构建信息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其次,通过量化信息安全风险指标,训练并测试所构建的信息安全风险预测模型;最后,对比分析模型的鲁棒性、精确性和时间复杂度.结果表明:IIWPSO-BP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137 4,平均相对误差(MRE)为0.038 5,拟合度为0.972 0;与PSO-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相比,预测精度分别提升了 37.6%、65.2%.

    联盟链信息安全改进惯性权重的粒子群优化(IIWPSO)算法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风险预测智慧城市

    基于复杂网络的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时序特性

    陈述朱丽萍陈云郑霞忠...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治理水平,分析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非线性时间序列特点,基于可视图算法构建隐患时间序列的复杂网络模型,挖掘某水电站2016-2020年3 160条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数据,计算安全隐患时间序列网络的度及度分布、幂律指数、聚类系数、网络直径、平均路径长度等网络特征参数,揭示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发生的时间规律特性.结果表明:该水电工程的施工安全隐患发现时间表现出显著阶段性、无标度性和小世界性等演化特征.隐患时间间隔过长会极大地削弱整个水电工程建设安全隐患管理的鲁棒性,及时管控少数关键时间节点,可降低水电工程安全隐患风险.

    复杂网络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时间序列可视图法

    考虑行人心理潜变量的地铁应急疏散仿真研究

    王立晓郝闵熙孙小慧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加深对地铁乘客疏散出口选择行为内在机制的认识,综合考虑恐慌、安全意识、从众心理等影响疏散者出口决策的心理潜变量,构建混合选择模型(HCM),对比其与传统模型疏散效率差异,并通过变更各心理潜变量权重系数,深入探究不同心理潜变量对疏散行为及疏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程度的恐慌和从众,有助于行人选择更优的路径促进疏散,但过度恐慌及盲从将降低疏散效率;环境熟悉度和安全意识越高越有利于疏散,但随着环境熟悉度和安全意识系数值变大,其对疏散时间影响越小.考虑疏散者心理潜变量的HCM更符合现实中行人的出口选择行为,能更好地揭示真实场景下疏散者的应急疏散行为决策本质.

    地铁应急疏散人群疏散仿真心理潜变量混合选择模型(HCM)出口选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