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艾滋病性病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艾滋病性病
中国艾滋病性病

沈洁

月刊

1672-5662

aids2006@sina.com;aidsbjb@126.com

010-63030828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南纬路27号

中国艾滋病性病/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IDS & ST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iteSpace的HIV/AIDS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罗琳琳胡新宁张欣欣张悦...
    1157-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未来研究方向.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3年12月31 日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和中国知网(CNKI)中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6 064篇(其中CNKI 161篇,WoS5903篇).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为美国(2 921篇).中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突现词显示临床特征、肿瘤类型及治疗方案是主要研究方向.英文文献的关键词、聚类、突现词图谱显示其主要围绕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生物标志物和新型治疗策略方面.结论 国内外研究方向各有侧重,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是共同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未来研究应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深入挖掘HIV/AIDS患者合并恶性肿瘤机制及相关生物标志物,提升HIV/AIDS患者合并恶性肿瘤防治水平.

    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可视化分析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在线投稿注意事项

    1162页

    1株Ⅱb型猴痘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孟瑾王伟龙孙宝昌
    1163-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1例猴痘病毒(MPXV)感染者疱疹液拭子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为MPXV感染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23年7月浙江省温州市1例MPXV感染者疱疹液拭子样本使用第三代测序技术(TGS)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对得到的病毒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构建进化树,分析变异位点等.结果 该MPXV全基因组序列与参考株NC-063383.1相比相似性为99.92%,共有87个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43个核苷酸位点删除并最终导致36个氨基酸变化.该序列在进化树上位于Ⅱb亚型进化分支,与中国其他地区通报的猴痘病毒分型一致.结论 通过三代测序确定了一株属于Ⅱb进化分支C.1(B.1.3.1)谱系的MPXV,溯源分析显示其与同时期葡萄牙暴发的毒株位于同一个进化分支上.但该分支突变带来的影响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

    猴痘病毒全基因组测序Ⅱb进化分支进化分析

    2022-2023年百色地区HIV-1主要流行毒株研究

    田红玉陈赞陈坚黄安恒...
    1168-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百色市辖靖西市、那坡县、德保县和右江区(简称百色地区)HIV-1主要流行毒株及特征.方法 以2022-2023年成人新发现报告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浆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反转录扩增、测序、HIV-1基因亚型和亚簇判定.结果 共纳入分析257例新发现报告HIV/AIDS患者,其中,≥50岁中老年人占56.0%,男性占65.0%,农民占85.2%,壮族占84.0%,文盲及小学占51.4%,已婚有配偶占56.8%,异性性传播占93.0%.共发现8种基因亚型,其中,CRF08_BC(51.0%,131 例)、CRF01_AE(31.1%,80例)和 CRF07_BC(12.8%,33例)为3个主要流行毒株.不同年龄段、人群分类、感染途径和现住址之间的基因亚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个主要毒株聚集成6个较大亚簇和12个较小亚簇,其中,以右江区序列为主聚集成3个较大亚簇(CRF08_BC亚簇1、CRF08_BC亚簇5,CRF01_AE新亚簇3),以靖西市序列为主聚集成1个较大亚簇(CRF08_BC亚簇8),以德保县序列为主聚集成1个较大亚簇(CRF01_AE新亚簇1),1个较大亚簇(CRF07_BC亚簇2)未呈县区聚集性.结论 2022-2023年中越边境百色地区流行毒株呈复杂性和多样性,但仍以CRF08_BC、CRF01_AE和CRF07_BC为3个主要流行毒株且聚集成多个明显亚簇,亚簇呈县区聚集性.

    艾滋病病毒基因亚型亚簇

    一起商业异性性行为引起的艾滋病聚集性疫情调查

    唐慧玲蒋均王凤英方琼楼...
    1173-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浙江省P县一起商业异性性行为引起的艾滋病聚集性疫情病例之间的传播关系.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聚集性疫情相关病例及其性伴的社会人口学信息、流动状况、HIV检测史、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等信息,结合HIV分子传播网络监测开展分析.结果 2023年10月监测到的分子传播簇包含6例病例,簇中男性4例,女性2例;病例2的度值为4,为高传播风险病例.病例2的男性性伴除上述4例男性病例外,还追溯到11名,检出3例HIV阳性(其中2例为既往阳性).15名男性性伴中,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伴1名,商业异性性伴14名;HIV阳性7例(6例既往阳性,1例新确诊),其余均阴性.HIV聚集性疫情共涉及病例9例,其中男性7例;年龄≥50岁8例;职业均为农民或民工.9例HIV感染患者中,1例经非婚非商业异性性传播,1例婚内传播,7例经商业异性性传播.结论 这是一起发生在本地的艾滋病聚集性疫情,传播模式以病例2为核心通过商业异性性行为传播,继而引起配偶间和非婚非商业固定性伴间的传播.性伴溯源调查在传统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结合HIV分子传播网络技术,同时在公安部门的支持下,大大提升了艾滋病溯源能力.

    艾滋病商业异性性行为分子传播网络聚集性疫情

    昆明市三类重点人群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婉筠李怡程晓藕马艳丽...
    1177-1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昆明市吸毒人群、暗娼和MSM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肝)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结合2021-2022年昆明市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对三类重点人群的丙肝防治知识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调查结果.结果 共调查2 344人,其中吸毒人群654人、暗娼1 282人、MSM408人.丙肝防治总知识知晓率吸毒人群为60.2%、暗娼为85.6%、MSM为97.5%.吸毒人群的丙肝知识总知晓率明显低于暗娼(OR=3.938,95%CI:3.157~4.918)、MSM(OR=26.264,95%CI:13.755~50.148).性别、文化程度是吸毒人群丙肝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其中相对于男性,女性知晓丙肝知识的概率更高(0R=19.423,95%CI:10.786~34.975);相对于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更高(0R=2.091,95%CI:1.245~3.512).年龄、活动区域、丙肝既往检测史是暗娼丙肝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其中相对于<50岁,50岁及以上者知晓丙肝知识的概率更低(0R=0.233,95%CI:0.129~0.419);相对于郊县,在城区(OR=4.147,95%CI:2.547~6.752)和农业县(0R=3.573,95%CI:1.684~7.583)活动者更高;相对于有丙肝检测史的,既往未检测过(0R=0.370,95%CI:0.230~0.596)及不知道是否检测过(0R=0.035,95%CI:0.007~0.172)的更低.文化程度是MSM的丙肝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相对于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者知晓丙肝的概率更高(OR=9.048,95%CI:2.159~37.912).结论 昆明市MSM、暗娼的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今后应针对吸毒人群,特别是男性,以及年龄偏高、文化层次较低的重点人群全面宣传丙肝的传播途径、治疗信息,加大筛查力度,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丙肝的感染和传播.

    丙型病毒性肝炎知晓率重点人群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25年征订启事

    1181页

    HIV/AIDS患者长效制剂注射意愿及影响因素

    郑国香张文慧韩洁谢传艺...
    1182-1184页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长效制剂注射意愿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投稿须知

    1184页

    河南省南阳市753例既往报告丙型肝炎病例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分析

    魏顺远丁琳何玲张顶灏...
    1185-1187页

    既往报告丙型肝炎病例抗病毒治疗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