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联合介入下疤痕妊娠病灶清除的临床研究

    易姗祺顾荣花胡彩华钟永红...
    2442-2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宫腔镜联合介入下疤痕妊娠病灶的清除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结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宫腔镜下清宫术后28例完全治愈,术中出血10-50ml,平均(32.1±3.2)ml,术后血HCG恢复正常水平,治愈率为93.33%,2例术后检查疤痕处有些许组织残留,给处理后治愈。结论宫腔镜介入下疤痕妊娠病灶清除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宫腔镜介入治疗疤痕妊娠病灶临床研究

    高专护理专业《内科护理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王美芝尚庆娟朱春风
    2443-2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科护理技术》根据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经院校合作,基于护理工作过程,重构了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革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了以综合职业素养为核心,全过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实践表明,该精品课程的建设对高专护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

    高专护理内科护理技术精品课程职业能力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联合胃转流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

    郭浩胡远超田庆中
    2444-2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联合胃转流术治疗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胃转流术治疗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胃癌根治联合胃转流术,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前空腹血糖(FPG)6.6-9.0mmol/L,平均8.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6.8%-9.5%,平均7.8%。术后 l -12个月复查 FPG4.8-7.9mmoL/L,平均6.4mmoL/L;HbAlC5.5%-7.2%,平均6.3%。据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疗效判断标准,3例治愈,1例改善。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联合胃转流术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手术安全可行。

    腹腔镜胃癌胃转流术2型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张弘宇李敏张博
    2446-2446,2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共纳入160人,高血压和非高血压各80人,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住院患者。入院时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糖、血脂。按Hcy水平的四分位数间距,将所有患者分为Q1组、Q2组、Q3组、Q4组,比较四组之间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与 Hcy的相关性。结果 Q1、Q2、Q3、Q4组高血压的发生率分别为27.5%、40%、60%、72.5%(P<0.01),血糖值及收缩压在四组之间同样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多因素的logistics分析显示:校正年龄、糖尿病、肥胖、高盐饮食、吸烟后,Hcy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糖尿病与高血压发病显著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升高,Hcy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因素

    ω-3鱼油脂肪乳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中的应用价值

    王中照杨帆顾然
    2447-2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术后肠外营养支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2例肝胆胰恶性肿瘤切除术和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病人均接受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支持,研究组另加用ω-3鱼油脂肪乳。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病人血清总蛋白(TP)、血浆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水平(ALP)、C 反应蛋白(CRP)和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术后连续7天的治疗,研究组病人TBIL、ALT、AST和ALP水平明显改善(P<0.05);感染并发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肝胆胰手术患者术后应用ω-3鱼油脂肪乳,有利于炎症和肝功能的恢复。

    肝胆胰恶性肿瘤ω-3鱼油脂肪乳肝功能肠外营养

    环吡酮胺阴道栓对阴道粘膜刺激性和过敏性试验研究

    王小蒙艾涛符世托邝少轶...
    2448-2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了考察环吡酮胺阴道栓阴道粘膜用药的安全性。方法以家兔和豚鼠为观察对象,进行环吡酮胺阴道栓对家兔阴道粘膜刺激性试验和环吡酮胺阴道栓对豚鼠阴道粘膜过敏性试验。结果家兔完整阴道粘膜组和破损阴道粘膜组在连续7天接触受试药后,阴道粘膜均未见到异常分泌物,无充血、水肿和坏死等症状,病理检查,无炎症性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坏死现象,表明环吡酮胺阴道栓对家兔完整阴道粘膜组和破损阴道粘膜组均无刺激性;豚鼠阴道粘膜接触环吡酮胺阴道栓致敏后14天激发,豚鼠阴道粘膜干净,未见异常分泌物,无充血、水肿。结论表明环吡酮胺阴道栓对豚鼠阴道粘膜无明显致敏。

    环吡酮胺刺激性过敏性阴道栓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脑性瘫痪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邓胜昌
    2450-2450,2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降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发生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按照家长是否愿意参与早期干预分为观察组(研究后家长接受积极参与干预治疗)和对照组(不接受早期干预治疗),对照组早产儿值进行常规育儿指导,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针对性康复训练,对比观察两组早产儿在1周岁时的Gesell发育量表测试结果、智商发育情况以及脑瘫发生率。结果1周岁时,观察组早产儿的适应性行为、精细运动、大运动、语言以及社交行为等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月龄时以及12月龄时的运动发育指数(PDI)以及智力发育指数(MDI)均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早产儿均在1周岁内确诊脑瘫,观察组早产儿脑瘫发生率(2%)明显低于对照组(6%),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采取早期干预治疗,可有效改善早产儿的运动及智力发育情况,是降低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脑性瘫痪早期干预临床研究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

    戴寿焕
    2451-2451,2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012年期间接收治疗的6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观察研究其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参数以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60例患儿存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原发病,临床症状典型,X线胸片动态观察发现透过度降低及浸润性改变,血气检查显示PaO2与 FiO2小于200mmHg。本组60例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48例患者被治愈,8例患者症状改善,4例患者死亡。并发症包括合并气胸有8例患者、缺氧缺血性脑病有12例患者,多脏器损害有9例患者。结论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早期诊断很重要,及时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机参数选用较低,能够防止缺氧所导致的多脏器功能性损害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进而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愈率,将死亡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足月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

    陈旧性心梗患者冠脉搭桥术后QT离散度的随访分析

    卯甜甜赵根尚李红卫申红亚...
    2452-2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有陈旧性心梗病史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搭桥术( CABG)后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访56例术前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冠心病患者,行CABG术后,对比分析术前( A组)、术后10天( B组)、术后3月( C组)、术后6月( D组)标准同步15导联心电图QTd、QTcd的变化。结果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冠心病患者行 CABG术后,B、C、D组QTd、QTcd较 A组均明显缩短,C、D组与 B组相比 QTd、QTcd有所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的冠心病患者,行冠脉搭桥术后心电图QTd、QTcd缩短,与血运重建后明显改善冠脉血流,使梗死区尚存的顿抑心肌或冬眠心肌恢复电生理活动有关。

    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搭桥术QT离散度心电图

    低龄结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刘俊湘
    2453-2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患有结肠癌的低龄患者在临床方面的特点以及预后的状况。方法回顾本院于2009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25例低龄结肠癌患者与75例中高龄结肠癌患者,将25例低龄结肠癌患者作为试验组,75例中高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治疗后的随访治疗进行分析,采用SPSS软件包对相关数据进行具体的统计和分析,通过生命表法对患者的生存率进行计算,并绘制生存图。结果在本次的研究过程中,低龄患者例数是中高龄患者例数的三分之一。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以及肿瘤出现的部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统计学没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 Dukes分期中C、D期的患者居多,对照组患者的Dukes分期中A、B期的患者居多,试验组患者的临床分期中Ⅲ、Ⅳ期的患者居多,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分期中Ⅱ期的患者居多,患者在术后的生存率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患者优于试验组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低龄的结肠癌患者而言,早期的及时发现、及时诊断以及及时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点。

    临床特点低龄结肠癌患者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