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2917135;529171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邮局84-168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泛提倡在孕妇中筛查甲状腺病

    孙殿伟
    1201-1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妊娠的妇女中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很少(0.2%),然而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自体免疫病或碘摄入量不足)的妇女约有2.5%,母体患有甲状腺功能低下预示着胎儿流产、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和母亲产科综合症.5-9%妇女中患有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PPTD),这与在怀孕早期10%妇女体内有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Ab)相关.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在孕妇中筛查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筛选甲状腺功能低下孕妇,检测甲状腺素T4和甲状腺刺激素(TSH)含量,并使用左甲状腺素进行干预治疗;母体T4的供应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成熟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推荐碘摄入量200μg/天,然而这种推荐摄入量即使在英国也很难完全达到.随机进行一些预期试验为这个筛查策略提供数据基础,同时我们还要确定:①怀孕期间最佳碘摄入量;②确保妇女对甲状腺病的知晓;③区分妇女由于其他疾病而增加患甲状腺病的风险(其他的一些自体免疫病).在怀孕早期,通过测定antiTPOAb的含量,可以预测PPTD的发病.

    筛查甲状腺妊娠产后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护理体会

    安桂玲
    1202-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我们选取2010年9月-2012年9月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患者5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 57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患者术后采取科学、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胃癌急性穿孔手术治疗护理措施

    海极星超声波治疗仪在慢性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

    周文菊
    1203-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海极星超声波治疗仪在慢性宫颈糜烂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以来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糜烂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确诊后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波姆光治疗,治疗组采用海极星超声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流液22例,对照组流液41例,治疗组阴道流血15例,对照组阴道流血34例,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慢性宫颈糜烂治疗中采用海极星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效果好,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短,且治疗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慢性宫颈糜烂海极星超声波治疗仪副反应

    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临床因素分析

    夏爱冬
    1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围绝经期女性220例,其中,151例围绝经期综合征者作为观察组,另69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以及其发生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220例围绝经期女性中,共有151例具有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8.6%,主要症状为失眠(43.7%)、骨关节疼痛(39.7%)、头晕(38.4%)、头痛(36.4%)、烦躁(35.1%)等;观察组的TDL生命质量总分和SSR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Kupperman总分、LFS总分一过性事件及负性生活事件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济状况低下、不满意婚姻、子女不在身边、神经质人格、个性特征不稳定以及合并慢性躯体症状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具有多样性,个性特征不稳定、神经质人格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均是其发生因素之一,积极预防和控制发病因素对于降低或避免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围绝经期综合征心理治疗临床因素

    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症误诊周围神经病变临床体会

    郑群
    1205-1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疾病,属于糖尿病在人体骨骼系统中的重要并发症.目前,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重点,其自身的隐匿性、缓慢性,极易被误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并发症.虽然针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生物分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成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重点,其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本文对54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误诊为周围神经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阐述相关的临床体会.

    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周围神经病变

    应用热分析法鉴别不同产地的丹参及其提取物

    赵海燕
    1206-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热分析法对不同产地的丹参及其提取物进行鉴别分析.方法 采用热分析法中的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产自于安徽和山东的丹参原药材及其醇提取和水提取进行鉴别.DSC量程为9mW;升温速度为12℃·min-1;温度范围为20-400℃;气氛为空气;参比物为阿法氧化铝.根据图谱进行比较鉴别分析.结果 2种不同产地的丹参药材在52℃左右有一个吸热峰,在304℃左右有一个放热峰,而其醇提物和水提物分别在270℃和299℃左右均有一个放热峰,且峰形基本一致.结论 DSC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可作为对丹参及其提取物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法鉴别丹参提取物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循证护理应用

    张蓉赵杰
    1207-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高压氧治疗及护理.研究组38例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的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改善预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徐坤红
    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均在彩超引导下行肾穿刺活检术治疗,并对所有患者加强心理、饮食、病情以及皮肤等各个方面的护理,巩固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下,均于疾病的缓解期顺利出院.结论 加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肾炎患者的有效护理,以更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临床护理

    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

    刘玉霞
    1209-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特重度烧伤病人康复期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特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半年中进行全程护理干预,两组均随访半年,评估两组病人的远期疗效.结果 观察组在心态、瘢痕知识预防、后遗症发生率、生活基本自理情况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特重度烧伤康复期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可增强对疾病康复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有效减少后遗畸形的发生,增强生活的信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特重度烧伤康复期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两种常用方法检测HBsAg室间质评样本的结果分析

    刘绪刚
    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的效果,减少漏检或误诊,为临床选择一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经济、快速、准确、敏感的方法.方法 分别用基层医院实验室常用的两种方法检测75份云南省室间质评血清标本中的HBsAg,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种方法检测HBsAg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法的阳性符合率和灵敏度高于GICA法.结论 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阳性符合率和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适用于大批量人群抗原抗体筛查等,但操作步骤多,测定结果相对较慢;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操作简单、方便、快速、可单份检测,适用于急诊和标本量较少的基层医院,但其检测结果不能作为诊断机体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依据,如需确诊,需采用ELISA法等其他方法进一步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