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陆大祥

月刊

1000-4718

obsbjb@jnu.edu.cn

020-85220269

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phy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暨南大学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病理生理学高级学术刊物。杂志刊登有关病理生理学理论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的论著、专题综述、教学研究、科研仪器和药品评价介绍等,注重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和临床病理生理学研究。适合医药院校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医务工作者和高年级医学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LCN2通过P38 MAPK-PGC1α-PPARγ通路抑制脂多糖介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M1极化

    冯怡墨赖军林波潘金玉...
    2278-2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脂质运载蛋白2(LCN2)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极化中的作用,并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探究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BV2小胶质细胞,利用LPS处理小鼠BV2小胶质细胞诱导M1极化,构建炎症模型,并通过短发夹RNA(shRNA)及外源性LCN2蛋白沉默或过表达BV2细胞中LCN2的表达。分为对照组、LPS(100 µg/L)组、LPS+sh-NC组、LPS+sh-LCN2和LPS+LCN2(1 mg/L)组。流式细胞术检测CD16/32+和CD206+T细胞数量;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P38 MA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PPAR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蛋白及基因表达,阐明LCN2对LPS诱导的BV2细胞极化及P38 MAPK通路的影响。进一步利用P38 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处理LPS或LCN2诱导的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LCN2(1 mg/L)组、LPS+SB203580(50 nmol/L)组和LPS+LCN2+SB203580组。ELISA检测炎症因子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1/M2标志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P38 MAPK通路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LPS显著促进BV2细胞中LCN2的表达(P<0。05),并诱导M1极化(P<0。01)。沉默LCN2后抑制LPS诱导的BV2细胞中LCN2的表达及M2极化(P<0。01),促进M1极化(P<0。01),并抑制P38 MAPK-PGC-1α-PPARγ通路的激活(P<0。05)。外源性添加LCN2表现出相反的作用,即促进LPS诱导的细胞向M2极化(P<0。01),并促进P38 MAPK通路的激活(P<0。05)。通路抑制剂的使用进一步证实LCN2可通过P38 MAPK通路参与调控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极化。结论:LCN2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抑制LPS介导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M1极化,促进其M2极化,在神经炎症反应中发挥保护作用。

    脂质运载蛋白2脂多糖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P38MAPK信号通路

    全反式维甲酸通过JNK/Bcl-2信号调控自噬抑制小鼠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贾雯毕杨
    2286-2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通过JNK/Bcl-2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抑制小鼠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研究。方法:以小鼠Hepa1-6肝癌细胞为研究对象,共设置5个组:对照组、ATRA组、ATRA+Ad-GFP组、ATRA+Ad-Bcl-2组和ATRA+SP600125组。Western blot及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各组的Bcl-2、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及自噬相关指标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流,电镜检测细胞内的自噬体数量及形态,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及过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检测细胞的代谢合成能力。结果:相较于对照组,ATRA可增强磷酸化Bcl-2的表达(P<0。05),Bcl-2的过表达抑制自噬标志蛋白LC3-Ⅱ/LC3-Ⅰ和beclin-1的表达(P<0。01),且Bcl-2和beclin-1有蛋白-蛋白的相互结合;JNK的高选择性抑制剂SP600125可降低ATRA诱导的磷酸化JNK和磷酸化Bcl-2的表达,同时抑制自噬标志蛋白LC3-Ⅱ/LC3-Ⅰ和beclin-1的表达,并下调ATRA诱导的自噬水平(P<0。05)。ATRA处理显著减少了迁移和侵袭细胞的数量,增加ICG与PAS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P<0。05),而ATRA+Ad-Bcl-2组和ATRA+SP600125组的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ICG与PAS染色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ATRA可能通过JNK/Bcl-2信号增强细胞自噬水平,抑制小鼠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肝细胞癌全反式维甲酸细胞自噬细胞侵袭JNK/Bcl-2信号通路

    血清剥夺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对HepG2细胞脂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

    宋维芳蒋秋艳要睿昕李胜男...
    2295-2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剥夺通过自噬溶酶体途径对肝癌细胞脂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用1 mmol/L的油酸钠干预HepG2细胞复制细胞高脂模型,用转录因子EB小干扰转染试剂(TFEB-siRNA)敲低HepG2细胞TFEB的基因表达,用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剂化合物C(CC)干预HepG2细胞抑制AMPK磷酸化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分析各组核内外TFEB、溶酶体相关膜蛋白1(LAMP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细胞自噬接头蛋白(p62)、AMPK和p-AMPK蛋白的表达情况,使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试剂盒分析各组的脂质合成和肝功能损伤的情况,通过油红O染色分析各组细胞脂滴积累情况。结果:(1)油酸钠干预呈浓度梯度显著降低LAMP1、LC3-Ⅱ/LC3-Ⅰ及核内TFEB的蛋白表达水平,呈浓度梯度显著升高p62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2)与NC组相比,油酸钠组中LAMP1、LC3-Ⅱ/LC3-Ⅰ和AMPK磷酸化水平及核内TFEB表达显著降低,p6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与油酸钠组相比,油酸钠+血清剥夺联合干预组中核内TFEB、LAMP1、LC3-Ⅱ/LC3-Ⅰ和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62表达水平降低(P<0。05)。(3)与NC组相比,油酸钠组中TC、TG、LDL-C、ALT和AST水平升高;与油酸钠组相比,血清剥夺减少了油酸钠诱导的HepG2细胞中的脂滴数量以及降低了TC、TG、LDL-C、ALT和AST的水平(P<0。05)。(4)TFEB被敲低以后,与油酸钠组相比,油酸钠+血清剥夺组中核内TFEB、LAMP1、LC3-Ⅱ/LC3-Ⅰ、p62、TC、TG、LDL-C、ALT和AST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5)AMPK磷酸化水平被抑制后,与油酸钠组相比,油酸钠+血清剥夺组中核内TFEB、LAMP1、LC3-Ⅱ/LC3-Ⅰ、p62和AMPK磷酸化水平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剥夺可通过AMPK-TFEB介导的自噬溶酶体途径减轻油酸钠对HepG2细胞的脂代谢损害。

    血清剥夺自噬溶酶体HepG2细胞脂代谢AMPK/TFEB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蛇床子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

    王昊宇梁爱迪姚威李小云...
    2302-2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表明蛇床子素(osthole,OST)可以改善骨关节炎小鼠的软骨退化,但机制尚未充分阐明。本研究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以及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探讨OST改善骨关节炎软骨退化的机制。方法:从4个数据库中收集OST靶基因和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靶基因。通过UniProt数据库对获得的靶基因进行标准化转换,使用Venny工具获得了2个的交叉基因,并在STRING数据库中获得相应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随后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和可视化核心靶基因,并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通路富集交叉基因预测OST作用的靶基因。再通过分子对接模型验证其结合可能,并可视化其结合结果。通过体外培养兔原代软骨细胞,利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诱导软骨细胞炎症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IL-1β+OST低(IL-1β+OST-L)、中(IL-1β+OST-M)、高(IL-1β+OST-H)剂量处理组及IL-1β塞来昔布处理(IL-1β+celecoxib)组;CCK-8法检测软骨细胞活力;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 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蛋白表达;RT-qPCR法检测IL-6、TNF-α和MMP-13 mRNA的表达。结果:80个OST靶点被鉴定为治疗KOA的潜在靶点,并筛选了10个核心靶基因胱天蛋白酶3(caspase-3,CASP3)、TNF-α、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subunit alpha,HIF1A)、IL-1β、核因子KB1(nuclear factor kappa B subunit 1,NFKB1)、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oly(ADP-ribose)polymerase 1,PARP1]、NFE2样bZIP转录因子2(NFE2 like 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 2,NFE2L2)、Janus激酶2(Janus kinase 2,JAK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KP1)、糖原合酶激酶3b(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beta,GSK3B)。GO和KEGG分析进一步阐明了OST治疗KOA的分子机制,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模拟证实了OST与IL-17信号通路中的TNF-α及IL-1β关键靶点稳定结合。兔软骨细胞实验证实,软骨细胞呈长梭型、铺路石样;2。5~40 µmol/L的OST增加软骨细胞存活。与IL-1β处理组比较,OST抑制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表达IL-6、TNF-α和MMP-13,且OST低、中、高剂量OST抑制IL-6和TNF-α表达的效应与塞来昔布处理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塞来昔布不能抑制IL-1β诱导的MMP-13的表达。结论:OST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存活,抑制IL-1β处理的软骨细胞表达IL-6、TNF-α和MMP-13,从而减轻软骨细胞损伤。这些结果提示OST抑制软骨细胞炎症反应和MMP的表达可能是其改善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蛇床子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白细胞介素1β炎症

    癸基泛醌对中波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光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

    王妍赵波童嘉玲马宇昕...
    2312-2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癸基泛醌(DUb)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永生化表皮角质细胞(HaCaT)光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UVB辐射HaCaT细胞建立光损伤模型,设置对照组、UVB模型组(30 mJ/cm2 UVB)、UVB+低、中、高剂量(2。5、5和10 µmol/L)DUb干预组及DUb(10 µmol/L)组,共计6组。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aCaT细胞形态学改变;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caspase-3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VB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形态改变明显,ROS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GSH含量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DUb干预后显著提高了经UVB诱导的HaCaT细胞活力(P<0。05或P<0。01),减少细胞内ROS和MDA的生成(P<0。05,P<0。01),增加GSH含量和SOD活性(P<0。05或P<0。01),减少了细胞凋亡(P<0。01)。同时中、高剂量DUb干预组中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及p53的水平显著低于UVB组(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的水平显著高于UVB组(P<0。01)。结论:DUb可以减轻UVB对HaCaT细胞的损伤,减少细胞的凋亡和增强细胞的抗氧化性。

    癸基泛醌中波紫外线HaCaT细胞氧化应激细胞凋亡

    二精丸减轻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功能损伤

    左祥铎段俊华梅敉佳刘晓兰...
    2319-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精丸是否减轻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NVU)功能损伤。方法:选取9只雄性棕色挪威(BN)大鼠作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诱导成模的36只雄性B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羟苯磺酸钙组、低剂量二精丸组和高剂量二精丸组,每组9只。药物干预12周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视网膜厚度,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测眼底病变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节细胞(RGCs)超微结构变化;伊文思蓝(EB)活体灌注检测视网膜渗漏情况;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1)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5蛋白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二精丸显著增加大鼠视网膜厚度(P<0。05),显著减少眼底微血管荧光素钠渗漏点(P<0。05或P<0。01),显著减轻视网膜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并增加RGCs数量,显著减少EB渗漏(P<0。01),显著升高ZO-1、occludin与claudin-5蛋白表达(P<0。05或P<0。01),以及显著降低大鼠血清VEGF水平(P<0。05或P<0。01)。结论:二精丸可减轻DR大鼠视网膜NVU功能损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血管单元二精丸

    GYY4137通过调控糖酵解-细胞焦亡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

    贾旭广田云娜骆珍珍黄曼...
    2328-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供体GYY4137对低氧(hypoxia)诱导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生长状态良好的大鼠PASMCs,在细胞密度为60%~70%时,饥饿处理24 h。随机将细胞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GYY4137组、低氧组和低氧+GYY4137组。通过CCK-8检测GYY4137对正常细胞无影响的安全浓度范围,并进一步检测GYY4137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s增殖的最适浓度;EdU染色法检测各组PASMCs的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PASMCs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糖酵解和细胞焦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乳酸试剂盒检测各组PASMCs的乳酸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PASMCs中己糖激酶2(HK2)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PASMCs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含量。结果:GYY4137抑制低氧诱导的PAMSCs的有效浓度为100 µmol/L(P<0。05)。与低氧组相比,低氧+GYY4137组PCNA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AMSCs增殖显著减少(P<0。01),HK2和丙酮酸激酶M2(PKM2)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P<0。01),丙酮酸脱氢酶(PDH)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乳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免疫荧光显示HK2与NLRP3表达显著降低(P<0。01),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GYY4137通过调控糖酵解-细胞焦亡抑制低氧诱导的大鼠PASMCs增殖。

    硫化氢GYY4137肺动脉高压糖酵解细胞焦亡低氧

    白术内酯Ⅲ在小鼠慢性炎性肠病模型中通过抑制STAT3信号维持Th17/Treg平衡

    方瑞康张冬娜李菁菁朱羿龙...
    2336-2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白术内酯Ⅲ(AⅢ)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炎性肠病(IBD)模型损伤的作用,及其调控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干预Th17/Treg平衡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SPF级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50 mg/kg)AⅢ治疗组和低剂量(30 mg/kg)AⅢ治疗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基于3%DSS溶液建立慢性IBD小鼠模型,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通过疾病活动度指数(DAI)分析小鼠疾病活动程度;HE染色观察慢性IBD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情况;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分析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磷酸化STAT3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闭合蛋白(occludin)和闭锁小带蛋白1(ZO-1)]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脏淋巴细胞Th17和Treg的分化能力。结果:DAI和HE染色结果显示,AⅢ可有效减轻DSS诱导的慢性IBD小鼠炎症损伤(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Ⅲ可增加结肠组织中ZO-1和occludin蛋白的表达量(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AⅢ可调节脾脏中Th17/Treg的比值并维持其平衡(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Ⅲ可抑制STAT3蛋白的磷酸化(P<0。01)。结论:AⅢ可能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维持Th17/Treg平衡,从而减轻慢性IBD小鼠的炎症损伤。

    白术内酯Ⅲ炎性肠病Th17/Treg平衡STAT3信号通路

    CAMP试验在无乳链球菌鉴定中的价值及其阴性结果产生机制的探讨

    李沫屈平华张燕娇张轩...
    2343-2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hristie-Atkinson-Munch-Peterson(CAMP)试验在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鉴定中的价值及敏感性,并对CAMP试验阴性无乳链球菌产生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无乳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菌株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鉴定为无乳链球菌后均进行CAMP试验;筛选CAMP试验阴性菌株,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测序及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cfb基因缺失在其阴性结果中的机制;通过统计分析无乳链球菌的临床标本来源和药敏试验结果,探讨cfb基因缺失是否与标本来源相关及是否影响其耐药。结果:112株无乳链球菌中出现2株CAMP试验阴性菌株,经16S rDNA序列分析确认为无乳链球菌,CAMP试验阳性的符合率为98。2%(110/112)。2株CAMP试验阴性菌株cfb基因检测均为阴性。112株无乳链球菌的临床标本来源分别是中段尿(39株),精液(39株),宫颈拭子(9株),分泌物(5株),尿道拭子(5株),静脉血(4株),脓液(4株),痰(2株),伤口拭子(2株),未知(2株)。本实验室分离的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的敏感性均为100%,对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为24。44%。2株CAMP试验阴性无乳链球菌均来源于中段尿标本,对青霉素、利奈唑胺、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均敏感。结论:CAMP试验对于无乳链球菌鉴定存在阴性可能性,CAMP试验阴性的可能机制是cfb基因缺失,这种缺失对抗生素治疗敏感性影响不大。临床检验工作中检出的无乳链球菌主要来自中段尿及精液标本,提示其可能引起尿路感染,而与男性疾病的相关性尚不确定。

    CAMP试验无乳链球菌16SrDNA基因测序cfb基因

    CRAC通道在胰腺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彭爽孙泽林廖蝶杨晓淋...
    2351-2358,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钙释放激活钙(CRAC)通道是一种在非兴奋性细胞中广泛表达的非选择性钙离子通道。CRAC通道的开放是不同胰腺细胞和免疫细胞中钙内流的主要机制。因此,CRAC通道对于胰腺外分泌的钙稳态及其多种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CRAC通道在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回顾CRAC通道在急性和慢性胰腺炎发病机制中的最新发现,并讨论基于CRAC通道药物开发的当前应用和未来方向。

    钙释放激活钙通道钙信号钙超载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