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博物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

马自树

季刊

1002-9648

als@ciae.com.cn

010-64031809

100007

北京市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博物馆学会

中国博物馆/Journal Chinese Museum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博物馆》系中国博物馆界的领军学术刊物,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道路。《中国博物馆》是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创办的一份学术季刊,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故宫博物院协办。最初名称为《博物馆》,1985年改为现在的刊名。20年来,它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促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博物馆学的成长,提升了中国博物馆界的专业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博物馆学走向成熟。同时,它注意探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术问题,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紧跟世界博物馆界学术的发展动态,是国际同行了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窗口。20年来,《中国博物馆》也担当着培育博物馆界学术人才、扶掖后人的作用。它不仅团结系统外博物馆和高校教研力量充实到编委会,作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已成为博物馆界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简报

    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办公室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是引导博物馆明确职责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方法,是促进博物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博物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中国博物馆协会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8月组织开展并完成了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通过对本次评估结果以及评估过程中收集的相关申报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也为参与、关注评估工作的文博工作者、专家学者提供研究和工作参考.

    博物馆定级评估数据分析

    浅析我国定级博物馆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关联

    高璟王俊杰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08年我国开始对博物馆实施定级评估和分级管理,其中评出的一、二、三级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中质量较高、服务管理水平较好的代表,对其他博物馆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文章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法,梳理了目前一至五批定级博物馆在全国和省级视域的空间分布、城市分布与历史文化名城的关系、性质及题材类型的区域分布特点,并从省份和城市层面探讨了其定级博物馆的数量与经济社会、旅游发展和博物馆建设情况的相关性,以期为我国博物馆之城建设、博物馆行业的差别化管理和社会形象塑造提供决策参考.

    博物馆定级博物馆空间分布关联性高质量发展

    整合全球最佳实践推进文化平等共享——无障碍博物馆学术研讨会笔谈

    何宏马昆欧阳怡婷
    19-27页

    博物馆辅助展项应用再思考:概念、特点与实施

    谢潇瑾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陈列展览形式设计与施工规范》(WW/TO089-2018),辅助展项专指"为了深化解读陈列展览内容,加强陈列展示效果和趣味性"而创作和设计的一类展示项目.与"复制品""仿制品和模拟复原品"等辅助展品有所不同,辅助展项在创作上具有融合性、创意性、场域性等特点.在辅助展项的创作实践中,应从主题规划、创作形式、空间建构等方面着手,既要依循一般的艺术创作规律,也要把握博物馆展陈策划的特殊规律.

    博物馆陈列展览辅助展项应用实践

    博物馆的记忆表征:演进、呈现和拓展

    黄心馨张颖岚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博物馆的历史演进进程中,其收藏、研究、阐释、展示等活动反映着一种博物馆现象,即人对物的态度.这种博物馆现象可以用斯图尔特·霍尔"文化构成论"中的"表征"理论加以解释,博物馆作为物、人、记忆之间的桥接,透过博物馆语言这一表征系统,使物成为记忆载体和运载意义的媒介.博物馆的记忆表征实则为文化实践的方式,在意义之生产、交换、再生产的循环中塑造特定人群的表象,并在文化自信、社区福祉等方面持续拓展意义.

    博物馆记忆表征文化实践意义生产

    转译:从学术术语到展览语言——以宝墩博物馆为例

    李作民
    4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博物馆的设计中,转译是指从学术术语到展览语言的转化,转译的本质在于"信息的传递",宝墩博物馆立足宝墩遗址,将"宝墩"作为隐性叙事主题,建立起古蜀文化参照系,通过大众文化符号诠释相对陌生的宝墩文化,将晦涩专业的考古学术成果转译为具象信息,使得公众能更好实现信息的获取与内化.

    宝墩文化博物馆转译展览设计

    中国共产党重大题材展陈筹建流程与规则构建

    刘中刚自国天然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系列重大题材展陈筹建实践,可构建出"7纵8横"的中国共产党重大题材展陈筹建的理论框架.中国共产党重大题材展陈,展示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内容,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斗争精神的展陈.党的重大题材展陈筹建纵向流程包括内容设计、视觉设计、展品筹备、展陈建设、展陈审查、展陈输出和开放运营7个阶段,关键节点有立项、招标、开幕式和专场接待及撤展,其中要做到管理贯通与教培贯通.党的重大题材展陈筹建横向规则体系包括选题规则、共同规则、文本规则、展品规则、报审规则、视觉设计规则、工程建设规则和输出规则.筹建过程中,各单位或面临缺乏专业团队、藏品不足、重建设轻运营等困境需要克服.

    党史展陈重大题材展陈展览建设展陈筹建

    风雅千载 别样东坡——"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策展人手记

    庞鸥
    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展"专注于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及其对后世中国书画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五个篇章系统梳理苏轼的艺术理论,并精选宋元至清末的名家名作进行展示.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强调学术性、普及性和延续性的重要性,同时注重作品的文字说明,为观众提供深入了解的机会.展陈设计上,采用绿色作为主色调,量身定制内嵌式独立展柜,确保展品得到良好展示与保护.此外,展览还通过编撰画册、研发文创商品和举办文艺表演等形式进行延伸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博物馆无尽藏苏轼策展展览

    传承·融合·创新——山西博物院"晋魂"提升改造之实践探索

    马静
    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西博物院的"晋魂"基本陈列自2005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成为宣传山西历史文化的重要品牌.新"晋魂"基本陈列提升采用"边改陈、边开放、边服务"的改造项目管理模式,以"边探索、边总结、边优化"的三年实施策略,在保持"晋魂"原标题的同时,将其内涵拓展为"晋见中国,魂铸华夏",强化其在文化传承方面的重要性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更好适应新时代文博事业发展、提升展览质量、满足公众需求.

    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晋魂文化传承展览提升改造

    社会美育视域下的博物馆课程设计探析——以"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系列课程为例

    高薇
    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比于家庭美育、学校美育,依托社会力量组织开展的社会美育是一种全民化、浸润式的美育.博物馆因向公众提供展览、教育等公共服务的独特优势而成为社会美育的重要载体.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系列课程,围绕"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育人宗旨,发掘自身美育资源,结合场馆真实情境,阐释传统文化丰厚内涵,以多元形式、生动体验激发受众的审美兴趣,持续实现社会美育功能.

    博物馆社会美育课程设计鲁迅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