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

姜军

半月刊

1002-4166

010-87320413 87319679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2350信箱

中国出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

    沈正赋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国际传播工作,既要具有融入全球信息传播共建共享机制的大格局与大视野,也要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土化发展要求相辅相成,同频共振.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建设性工作需要厘清这样几个基本范畴和发展思路,即中国式现代化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的本质所在、中国国际传播工作的基本理念与中国化实践.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下的中国话语建构必须要考量的前提是,中国话语具有自己的形成规律及其内在规定性、中国要善于与世界开展文化交流和主体间对话,以及中国话语面向国际化建构的逻辑起点和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国际传播理念中,中国叙事体系建构主要体现为:中国叙事在呈现上要与西方叙事保持本来的差异化、中国叙事体系要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进行本土化定位、中国叙事体系要融入世界现代化的发展格局进行国际化建构.

    国际传播中国式现代化中国话语中国叙事体系

    全球本土化与地方文化的国际传播

    窦书棋赵永华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诠释"中国"及其"故事"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性叙事.中国故事不应是单一化和同质化的故事,而应该是展现各地悠久历史文化的有机故事,因而讲好中国故事需以讲好地方文化故事为基础.文章以全球本土化作为视角和切入点,研究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进路,基于中国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以及面临的内、外部困境,提出既需立足本土,通过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化文化符号,以现代化叙事编织中国地方文化的"意义之网",实现本土文化在全球语境下的存续和发展;还要面向全球,以文化间性为理念寻求与"他文化"共在,在尊重、理解异质文化"他者"的基础上,注重从高语境向低语境文化的转换,通过情感共情、认知共情与联想共情引起他国受众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扩大文化间性空间.

    全球本土化地方文化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文化间性

    国际新闻文化转译策略与跨文化关系建构

    张洋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新闻是一种面向本国受众呈现异国文化传统和社会动态的跨国界文化转译实践.通过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记者会结合使用驯化和异化策略来转译异国图景.典型的驯化策略包括寻找本国元素、对比本国情形以及采访本国行动者等,有助于消解文化间距离,使国外事件易于被国内受众理解.典型的异化策略则包括修正主流印象、聚焦文化象征和细描社会景观等技巧,试图营造出具有陌生感的情境氛围,将异国文化的独特性注入本国社群的视野中.两种转译策略建构出不同的跨文化关系,共同塑造着国内受众对外部世界的感知.

    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转译驯化异化

    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策略研究

    董浩然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南针.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工作,对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具有重大意义,要牢牢把握"四个坚持",抓住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的原则,从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传播人才、传播机制四个维度入手,深入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

    习近平文化思想大众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智能+"数字出版发展图景与革新方向

    白晓晴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数字出版的产业升级与价值创造提供了新动能,能够解决出版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系列内生性问题.当前数字出版在消费、平台、应用和模式方面涌现了一系列新特征,同时也存在着数据、版权和服务壁垒,行业组织性支撑不足,技术应用的场景适配性弱,盲目扩张智能化业态等问题.通过从基底层促进"数据资产"转向"流动资产",从组织层助推"跨界合作"转向"生态协同",从应用层注重从"单向研发"转向"靶向对位",从业态层推动"单环增效"转向"逐段赋能",能够推动出版业的深度数字化转型,实现"智能+"数字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智能+数字出版革新路径文化数字化

    红色主题出版跨媒介叙事:理论谱系、实践逻辑与未来使命

    赵树旺常佳瑶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主题出版的跨媒介叙事为红色文化传播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红色主题出版的跨媒介叙事具有扩张性、互文性、参与性等三个特征,扩张性是跨媒介叙事实践的动力,互文性是跨媒介叙事实践的基础,参与性维持跨媒介叙事的可持续运行.红色主题出版跨媒介叙事实践路径包括多维度跨媒介发展、互文性的故事延展、用户参与和互动.红色主题出版跨媒介叙事需打造红色文化和中国故事相统一、主题出版和跨媒介产品相统一、用户参与和传播效果相统一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红色文化主题出版扩张性互文性参与性

    巩固优势 携手共生:图书出版单位有声出版话语权强化路径

    闫伟华单雨彤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有声出版的产业链来看,我国出版单位目前在上游具有一定优势,但中下游的渗透能力较弱.在未来发展中,出版单位应坚守上游的版权优势,充分开发自有版权,并拓展第三方版权;参与策划和制作,自行录制、利用音频平台的主播和AI主播共同录制相结合,深度介入中游内容制作环节;评估自身资源禀赋是否适合自建渠道,充分利用商业音频平台的规模分发优势触达用户.

    图书出版单位有声出版有声读物产业链音频平台

    新闻人才培养"思""术"并举的逻辑理路

    刘冰樊丽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教育自发展之初就以培养新闻人才专业实践能力为核心,随着媒介深度融合和智能传播时代的来临,新闻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系统亟需重构,以适应传媒生态的变革.以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为重点的"思"在新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系统中的作用得以显现,长久以来基于业务技术层面的"术"的培养也须进一步拓展.以"思""术"并举来共同架构立体化、复合式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系统,有助于实现适应时代需要的全媒型、专家型、复合型、创新型新闻人才培养目标.

    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新闻人才培养路径

    深度媒介化视域下基层社会治理实践逻辑与效能审视

    李京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度媒介化范式强调媒介已从信息传播工具跃升为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整个社会正在以新的传播法则和机制重建自身架构,这为把握基层社会传播图景变迁提供了有益视角.基层社会的深度媒介化进程与城市地域不同,数字媒介应用的地理空间趋于下沉,基层民众数字媒介应用能力趋于饱和,传播关系结构媒介化且与传统人伦差序格局并存,是深度媒介化进程中基层社会的现实图景.新的社会传播关系图景呼唤新的治理理念,循序渐进式优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逻辑.如何审视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及其可持续发展值得进一步思考.

    基层社会治理实践效能审视

    招募机制:标准化赋能全民阅读推广志愿服务

    韩婧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是阅读推广活动中的重要力量,虽然目前队伍规模在不断扩大,但要实现 2025 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的目标,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建设和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并纳入我国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招募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具有潜在的挑战,如何吸引其参与,并促使其保持长期参与是建设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队伍的首要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标准化的招募机制,从必要性、构建原则、计划实施等方面,归纳出招募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志愿者职能和标准的制定应契合全民阅读活动的特点、岗位设置要根据全民阅读推广的不同要求进行分层甄选、充分利用媒体渠道发布明确完整的招募信息等.通过探索全民阅读推广志愿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化建设,以期促进全民阅读推广服务的快速发展,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目标的实现.

    全民阅读志愿服务志愿者招募阅读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