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草地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地学报

侯向阳

双月刊

1673-5021

zgcdxb@126.com

0471-4928361

010010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中国草地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级草地科学学术期刊,内容以我国草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兼纳开发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草地与牧草资源,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草地改良建设与培育利用、草地生态与保护、饲草料生产与调制加工、草业发展战略、草坪与环保、草学基础理论研究等,立足全国,面向世界,适于科研、教学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藏北双湖地区高寒环境下植物群落格局及其驱动因素

    李翘楚古桑群宗拉多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藏北羌塘高原双湖地区植物群落组成、群落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群落稳定性,本研究以双湖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共设置45个样点进行植被调查,运用灵活聚类法(Beta-flexible clustering)对群落进行数量分类,运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和对物种丰富度与环境因子进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植物群落格局分布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综合群落植物优势种生态位特征、相对资源占有量和生态响应速率分析,探讨群落的稳定性及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双湖地区共记录到153个物种,隶属于34科,92属,优势科为菊科、莎草科和十字花科,优势属为薹草属、风毛菊属和棘豆属。(2)聚类分析将植物群落分为紫花针茅群丛、鸡冠茶群丛、弱小火绒草群丛、垫状金露梅群丛和矮生嵩草群丛。(3)水热条件是影响群落结构和物种丰富度格局的重要因素。(4)在当前环境下,鸡冠茶群丛、弱小火绒草群丛和矮生嵩草群丛整体上较为稳定,而紫花针茅群丛和垫状金露梅群丛整体稳定性差,优势物种发展强烈,可能替代其他群落中的建群种。

    群落结构物种丰富度生态位双湖地区生态响应

    放牧对不同类型草原土壤碳氮及其稳定同位素的影响

    刘海洋王占义高翠萍杨昌祥...
    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草原类型生态系统碳氮元素对重度放牧的响应,本研究以平原丘陵草原、平原丘陵荒漠草原和沙地荒漠草原3种草原类型为对象,通过测定围封和重度放牧下土壤有机碳、全氮、稳定碳氮同位素及土壤温湿度等指标,探究放牧处理对不同类型草原碳氮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重度放牧显著降低了3种类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P<0。05),重度放牧条件下土壤稳定碳同位素和土壤稳定氮同位素值有降低的趋势;(2)土壤稳定碳同位素值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土壤稳定氮同位素值均与土壤含水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重度放牧对不同类型草原碳氮养分含量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平原丘陵草原影响较大,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积累。

    放牧草原类型稳定碳氮同位素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

    燕麦AsSOS1基因克隆及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慕平杨莉周向睿柴继宽...
    2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燕麦主要耐盐基因AsSOS1(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功能,本研究以耐盐品种青永久195为供试材料,在种子实生苗沙培3周后克隆AsSOS1基因,对其蛋白序列进行同源比对并分析理化性质,预测蛋白的跨膜结构和亲/疏水性以及二级和三级结构,用qRT-PCR分析100 mmol/L NaCl胁迫下AsSOS1基因在燕麦根、茎、叶中的表达。结果表明,AsSOS1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3411 bp,编码1137个氨基酸;AsSOS1蛋白分子量为126。088 KDa,等电点 6。62,属于酸性蛋白,稳定系数 45。14,疏水性蛋白;AsSOS1 蛋白二级结构中包含 48。20%的α-螺旋和33。77%的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以α-螺旋为主;跨膜结构域预测结果显示,AsSOS1蛋白中包含胞外结构域、跨膜螺旋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其中氨基酸序列11~424是Na+/H+逆向转运蛋白的保守序列,预测该区域与植物耐盐性相关;进化分析发现,其与硬直黑麦草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度高达96%。正常生长条件下,AsSOS1基因在燕麦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在100 mmol/L NaCl胁迫下,AsSOS1基因在茎和根中的表达量分别增加了171。4%和54。1%,说明AsSOS1受盐胁迫诱导,在燕麦耐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燕麦AsSOS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表达分析

    不同燕麦品种(系)的抗倒伏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宋艳艳孙娟娟林克剑王照兰...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倒伏是限制燕麦高产优质的重要因素,探究不同燕麦材料的抗倒伏特性以及影响因素对燕麦生产实践以及抗倒伏新品种选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 10份燕麦材料(引进品种贝勒 2、黑玫克、哈维以及育成品系YM150、YM390、YM410、YM440、YM470、YM490、YM500)为研究对象,进行穗部、茎部、根系等形态指标测定,结合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与抗倒伏密切相关的形态指标,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综合评价其抗倒伏性。结果表明,贝勒2、黑玫克、YM390、YM410、YM440、YM470、YM490的田间表观倒伏率显著低于哈维、YM150、YM500;茎秆基部第一、第二节间的茎粗、壁厚、抗折力和穿刺强度以及穗下节间长、根体积与倒伏率密切相关,是影响燕麦抗倒伏性的重要性状;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基部第一节间的茎粗、抗穿刺强度、茎秆充实度以及根表面积对燕麦倒伏具有直接负效应,重心高度对燕麦倒伏具有直接正效应,这5个指标可作为燕麦抗倒伏性形态评价指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YM390、YM410、YM440、YM470、黑玫克、YM490的抗倒伏能力较强。

    燕麦表型性状抗倒伏性结构方程模型

    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的转录组学分析

    余江弟李玉珠苗佳敏师尚礼...
    4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本研究利用高通量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对'清水'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子房发育的无孢子起始细胞发生时期(8DBA)和无孢子生殖胚囊发育时期(6DBA、4DBA和2DBA)共4个阶段的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不同差异分组(2DBA vs 4DBA、2DBA vs 6DBA和2DBA vs 8DBA)共有13575个DEGs,包括7191个上调基因和6384个下调基因。GO富集分析发现,3个差异分组的DEGs显著富集在过氧化氢的响应、蛋白质重折叠、营养水库活动、错误折叠蛋白结合和双糖生物合成等过程中。KEGG通路分析表明,3个差异分组的DEGs显著富集在代谢途径、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淀粉和蔗糖代谢及内质网中的蛋白加工等通路上,在2DBA vs 8DBA分组中发现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富集。4个时期占比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是NAC、AP2/ERF-ERF和MYB-related等。将在 4个发育阶段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OPR1、ASN2、SAMS2、HSP81-2、PXG4和FPK2作为与'清水'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相关的候选基因。qRT-PCR分析表明,除WOX2在4DBA上调,与RNA-seq的表达存在差异外,其余16个DEGs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高通量测序结果基本一致。

    草地早熟禾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对新疆冰草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的综合评价

    凌超卜令贝李姣朝木力嘎...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冰草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长的一种优良牧草,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4份冰草种质进行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冰草野生资源在株高、叶部性状及生物产量等生产性能上具有优势,其中,WG3 材料的鲜草产量为 14346。33 kg/hm2,较对照品种诺丹、蒙农分别高31。94%、25。33%;在营养品质方面,部分野生材料在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等指标上更优,其中,WG3材料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 11。78%,其次为WG8、WG16含量分别为 10。65%、10。18%,均与对照品种蒙农(8。56%)相比差异显著(P<0。05)。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其中综合评价值最高的新疆冰草材料为:WG3、WG19、WG6。

    冰草生产性能营养品质灰色关联度分析

    长期刈割对羽茅密度和生物量的影响

    徐亚飞呼格吉勒图宝音陶格涛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刈割是典型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之一,探究长期刈割背景下草原优势物种密度和生物量的年际变化,可为典型草原明确优良牧草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典型草原的长期刈割试验(1982~2022年),设置连年刈割(留茬6 cm)和对照(不刈割)两种处理,探究典型草原优势物种羽茅密度和生物量对长期刈割的年际响应动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连年刈割降低了羽茅的密度和生物量且年际间波动较大,其生物量在第20年(2001年)时开始显著降低(P<0。05),而到第30年(2011年)则达到极显著降低(P<0。01)。总体看来,羽茅前期为耐刈割物种,由于长期刈割产生的累加效应,使其生物量产生波动下降趋势,而后期羽茅转变为不耐刈割物种。羽茅生长对长期刈割的规律可为典型草原可持续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典型草原长期刈割羽茅种群生物量

    豆禾间行混播对草地生产性能与土壤养分的影响

    许莹月侯钰荣王静周晨烨...
    7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筛选适宜北疆地区的牧草混播种植模式,在农业部旱生牧草原种基地(新疆呼图壁县)设置豆科-禾本科间行混播试验。豆科-禾本科混播比例分别为:1∶1、1∶2、1∶3、2∶1、3∶1,共5个处理,以单播紫花苜蓿和单播冰草为对照。研究混播比例对牧草营养品质、土壤养分及草地生物量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度和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豆禾比为1∶1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种间竞争,且草地生物量较高,可达12。63 t/hm2,高于两种单播处理;(2)豆禾比为1∶1时牧草的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较高,分别为16。90%、1。77%和104。52%,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为35。01%,可溶性糖最高,为4。86%,营养价值综合评价高于两种单播处理;(3)土壤养分含量与混播比例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在豆禾比为1∶2时,与单播紫花苜蓿和单播冰草相比,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综合评价表明,在追求高产量和高牧草营养品质时,豆禾比为 1∶1是最佳混播组合;而豆禾比为 1∶2则更有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

    草地生物量牧草营养品质土壤养分间行混播

    磷矿粉配施有机肥对紫花苜蓿生长特性与营养品质的影响

    达朝玲李亚娟胡蕊梅李海燕...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3种不同品位磷矿粉PRⅠ(含P2O5 18%)、PRⅡ(含P2O5 28%)、PRⅢ(含P2O5 38%)为磷肥源,以水溶性磷肥过磷酸钙(CK1)及不施磷肥(CK2)为对照,对4个紫花苜蓿品种甘农9号(M1)、金皇后(M2)、巨能Ⅱ(M3)、中苜1号(M4)在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进行土培盆栽试验以探明石灰性土壤施磷矿粉对紫花苜蓿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M1、M2和M3品种在第二茬收获时均在PRⅢ处理下获得最高株高,并显著高于CK1、CK2处理。M1和M3品种在第二茬收获时PRⅢ处理下的叶片数最大,M4品种在PRⅡ处理下的叶片数最大。除对照组外,M1、M3和M4品种总生物量均在PRⅢ处理下最大,最高是PRⅢM3处理,为16。23 g/盆,分别为CK1和CK2的85。29%和214。12%。磷矿粉处理对M1、M2和M3品种的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PRⅢ显著提高了M4的蛋白总量。第一茬PRⅡM2、第二茬PRⅡM1处理的粗脂肪含量最高,第一茬PRⅠM1、第二茬PRⅢM3处理的钙含量最高。PRⅢ显著促进了各紫花苜蓿品种磷的吸收效率,但PRⅡ对磷的利用更为有效,尤其在第二茬。因此,磷矿粉对紫花苜蓿生长和品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其效果在磷矿粉品位和品种之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本研究条件下,PRⅢ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甘农9号紫花苜蓿在磷矿粉处理下具有较高的叶片数、株高,但中苜1号紫花苜蓿具有较高的蛋白产量。研究结果可为磷矿粉在石灰性土壤的直接施用和紫花苜蓿栽培中利用难溶性磷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磷矿粉有机肥紫花苜蓿生长特征营养品质

    牧民收入提高是否依赖于超载?

    苏敏李淑慧万珏林张一然...
    9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镶黄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6个旗市的381户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旗(市)、不同规模牧户超载率和经营性收入,解析超载率与牧户主要属性特征间的关系,探讨超载与牧户收入之间的关联路径,解答牧户超载的内在动因。结果表明:牧户收入主要来自畜牧业经营性收入,占牧户总收入的 84。40%~90。09%;小规模牧户(标准草地面积<35。4 hm2)超载比率为 84。30%,平均超载76。88%,显著高于中规模(标准草地面积35。4~106。5 hm2)和大规模(标准草地面积>106。5 hm2)牧户,中规模和大规模牧户的超载比率为 64。85%和 45。26%,分别超载 18。81%和 2。46%;相关分析表明,超载率与牧户经营性收入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小规模牧户为超载主体,其收入提高强烈依赖超载,通过超载行为可达到接近中规模牧户经营性总收入水平,中规模和大规模牧户收入提高主要依赖承包草地面积。鉴于此,提出目前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应重点关注小规模牧户的收入,以降低其超载风险为出发点,重塑补奖政策机制,重构补奖标准格局。

    草原补奖政策超载行为家庭收入恩格尔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