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鼻咽癌患者miR-454-3p、STAT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杨诗雨马敬邹文兰包勇正...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微小RNA-454-3p(miR-454-3p)、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3(STAT3)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于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80 例鼻咽癌患者,比较鼻咽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miR-454-3p、STAT3 mRNA表达情况;分析miR-454-3p、STAT3 mRNA表达与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随访 1年,以随访期间出现肿瘤复发、疾病进展及死亡等为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miR-454-3p、STAT3 mRNA表达对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鼻咽癌组织miR-454-3p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鼻咽癌组织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不同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患者鼻咽癌组织中miR-454-3p、STAT3 mRNA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OR=1。980)、低分化(OR=2。026)、有淋巴结转移(OR=1。968)、miR-454-3p低表达(OR=2。081)及STAT3 mRNA高表达(OR=2。125)均是鼻咽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iR-454-3p、STAT3 mRNA表达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76、0。780、0。840,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miR-454-3p呈低表达,STAT3 mRNA呈高表达,二者与鼻咽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对辅助评估鼻咽癌预后有一定价值。

    鼻咽癌病理特征微小RNA-454-3p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预后

    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罗哌卡因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对比

    王乾
    176-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分别复合罗哌卡因在股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 2023 年 3 月~2023 年12 月符合纳入标准的 80 例股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研究组采用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麻醉。评估两组静息疼痛情况、运动疼痛情况、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血流动力学情况、不良反应。结果 麻醉前两组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5、15、20 min研究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6、12、24、28 h两组静息VAS评分、运动VAS评分与各组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 6、12、24、28 h两组间静息疼痛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运动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麻醉后 5、15、20 min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股骨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镇痛效果相当,但相较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艾司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更少,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与更高的安全性。

    艾司氯胺酮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股骨骨折麻醉效果

    1995~2016年FDA批准药物分析之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趋势

    凌素琴
    179-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 1995~2016 年获美国FDA批准的 2 型糖尿病治疗药物,从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研究 2 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的趋势和规律。方法 查阅和检索FDA官网、Pubmed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数据库,收集、统计、分析以及归纳美国 1995~2016 年批准上市的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新药。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等信息,运用对比分析法对 2 型糖尿病治疗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按照作用靶点来分类,1995~2016 年这 20 年来FDA批准上市的 2 型糖尿病药物的种类在不断发生变化,研发方向主要是在钠-葡萄糖转运蛋白 2 抑制剂。结论 从整体上看,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占据了第 1 位,占据第 2 位是作用于酶类的药物;由此可见,作用靶点在受体的药物仍旧是 2 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的重要趋势和研究方向。

    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研发规律机制靶点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进展

    李刚贾健王宏川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介绍骨质疏松及其对骨折的影响,详细阐述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包括抗骨吸收药物、促骨形成药物等,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参考依据,以优化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

    二甲双胍临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杨娟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甲双胍作为一线抗糖尿病药物,不但可以控制血糖,治疗 2 型糖尿病,其还对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都具备潜在的治疗作用。本文将对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及其他临床作用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

    二甲双胍糖尿病个体差异抗肿瘤

    信息动态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