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临床药师参与一例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并脑膜炎患者抗感染方案的制定

    邵维莉杨祖友马瑞郭云...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临床制定李斯特菌感染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临床药师查阅相关资料,并根据患者基本情况、疾病特点、细菌及药物特性等,协助医生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的同时对疗效与不良反应进行监护.结果 患者抗感染治疗有效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李斯特菌血流感染并脑膜炎患者死亡风险高,抗感染疗程长,临床药师充分发挥专业技能,参与制定个体化合理用药方案,在保证药物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李斯特菌血流感染脑膜炎临床药师

    42例抗肿瘤药致重度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分析与警戒

    黄家俏赵冠耀石春勤黄均初...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致重度骨髓抑制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与一般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与警示.方法 对 2020 年1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 42 例抗肿瘤药致重度骨髓抑制ADR报告按照肿瘤类型、肿瘤分期、治疗方案、个人危险因素、骨髓抑制类型、发生时间、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 例ADR报告中,女 24 例(57.14%),男 18例(42.86%),Ⅳ期肿瘤患者居多(78.57%),中年人(45~59 岁)和老人(60~74 岁)构成比最高(73.81%);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居多(90.48%);66.67%患者ADR发生在用药后 4~9 d;抗肿瘤治疗方案以 2 种细胞毒药物联合使用居多(47.62%),涉及药物构成比最多的为金属铂类药物(31.58%)和植物来源类药物(26.32%);14 例(33.33%)患者具有预防使用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指征,但均无使用;35 例(83.33%)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或好转,3 例患者未好转,4 例患者死亡.结论 需加强监测特殊人群及高风险药物,加强药学监护,必要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以预防或减少重度骨髓抑制ADR的发生.

    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重度骨髓抑制药物警戒

    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罗红梅黄金娥张亚浩邢文忠...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深入了解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使用中成药的现状,为促进中成药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文献,编制调查问卷,并邀请专家论证修改调查问卷,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中医医院具有处方权的临床医师发放问卷,回收整理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 98 份,回收有效问卷 98 份,有效回收率 100.00%.对问卷中量表题项进行信效度检验,其结果满足信效度检验要求.进一步对问卷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不同学历专业的医师在系统学习中医理论知识的情况,开具中成药时进行中医辨证、关注毒性成分、重复用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开具中成药的中医辨证及参考依据与系统学习中医药理论知识存在线性关系.结论 中成药在各医疗机构普遍使用,各医疗机构应加强西医医师中医药理论知识培训,制定相关政策,改善现状.

    中医医院临床医师中成药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一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个体化治疗的药学监护

    王彩步雷宏莹赵倩吴玮哲...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中抗感染方案个体化治疗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从药物分布特点、科室病原菌回顾分析、用药原则及不良反应监护等方面提出个体化建议,患儿先后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美罗培南+氟康唑、头孢克洛抗感染.结果 临床药师通过个体化用药建议及药学监护,患儿病情好转,治疗 19 d后患儿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诊疗过程,有助于提高患儿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临床药师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个体化治疗

    某院579张抗肿瘤中药饮片处方分析

    易依奴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恶性肿瘤患者中药处方的调查和分析,总结用药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并筛选 2022 年 1~10 月中医科门诊 579 张诊断为恶性肿瘤的中药饮片处方,回顾性分析处方中涉及患者性别、年龄、癌症类型以及使用频率前 25 味中药用量情况.结果 恶性肿瘤好发于 50~69 岁的人群,共 317 例(占比 54.75%),其患者人数女性高于男性(占比 69.08%),肿瘤类别以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居多(总占比 68.39%),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补虚药、利水药、理气药和化痰药.结论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通过调节机体各方面生理机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以增强机体的抗癌能力.

    中药饮片抗肿瘤处方分析用药情况

    一例口服胺碘酮致肺间质性病变的药学实践

    汪余嘉陈家鑫林敏华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 1 例口服胺碘酮致肺间质性病变的患者为例,探讨临床药师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的策略.方法 结合胺碘酮致肺间质性病变的特点、危险因素及可能机制,对胺碘酮与肺间质性病变的关联性进行评价,并开展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结果 该患者肺间质性病变与胺碘酮的因果关系评定等级为可能有关;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认识及自我监护意识提高.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整理分析患者病史及用药史,利用循证药学方法,可协助临床及早识别高危患者与药品不良反应,最大程度避免药源性损害.

    胺碘酮肺间质性病变不良反应临床药师

    2020~2022年某三甲医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王陈萍孟佳佳缪应祥窦志华...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 2020~2022 年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新医改政策下临床合理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统计该院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新型抗肿瘤药物品种、销售总金额、销售量、使用频率(DDDs)、日均使用费用(DDC)及排序比等.结果 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销售总金额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曲妥珠单抗与帕妥珠单抗连续 3 年销售金额位居前 2,用药使用频率位居前 3.2022 年帕博利珠单抗DDC最高,其次为派安普利单抗.3 年中吉非替尼、贝伐珠单抗排序比持续≥1;阿帕替尼在 2020~2021 年中排序比持续≥1;特瑞普利单抗在 2021~2022 年中排序比持续≥1.2022 年帕博利珠单抗排序比远小于 1.结论 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其中吉非替尼价格便宜、使用频率高,临床倾向性大,多与吉非替尼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和国家"4+7"带量采购品种有关;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价格略贵,但使用频率较高,多与曲妥珠单抗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帕妥珠单抗为该院定点"双通道"品种有关.新医改政策对该院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影响明显,该院新型抗肿瘤药保障水平显著提高.

    新型抗肿瘤药物使用频率日均使用费用合理使用

    某中医医院门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点评分析及改进措施

    黄金娥罗红梅张亚浩秀花...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门急诊口服中成药使用情况及处方不合理问题,提高中成药处方合格率,为中成药管理提供依据,规范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 2022 年 1 月~6 月共 1 200 张门急诊口服中成药处方点评,对不合理处方统计分析.结果 1 200 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 244 张(占 20.33%),其中不规范处方 56 张(占 4.66%),用药不适宜处方 179 张(占 14.92%),超常处方 9 张(占 0.75%).临床开具 2 种及 2 种以上中成药的联合用药情况较少;中医医师与非中医医师开具中成药不合理处方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成药处方仍存在不合理情况,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执行中成药点评制度,促进中成药合理、规范使用.

    中成药处方点评不合格率改进措施

    病种分值付费下药学干预对降低患者药品费用的影响

    许丹娜黄益平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病种分值付费下药学干预对降低患者药品费用的影响.方法 以普外科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确诊的急性阑尾炎、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 339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研究时间进行患者分组,其中 2021 年 1 月~12 月收治的 168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常规药学干预,设为对照组;2022 年 1 月~12 月收治的 171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病种分值付费下药学干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药学指标、重点监控药物占比、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用药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费占比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质子泵抑制剂注射液、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孟多酯钠、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转化糖-注射用转化糖应用百分率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物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菌药品百分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种分值付费下药学干预可帮助急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患者减少用药费用、缩短用药时间、提高用药合理性,预防抗菌药物滥用.

    病种分值付费下药学干预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药学指标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某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

    朱健美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 2022 年 4 月~2023 年 4 月期间收治采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的 143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临床药物管理办法以及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相关说明对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医嘱中不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归纳整理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导致的不良反应和溶媒选择分布情况.结果 ≥70 岁的人群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108 例,占 75.52%,其次为 60~70 岁的人群为 23 例,占 16.08%.患者分布科室主要为内科共 130 例,占比为 90.91%.不合理用药主要为溶媒配比不足 98 例,占 68.53%,其次为用药剂量不足 43 例,占 30.07%.98 例溶媒中使用 0.9%氯化钠 100 ml注射液的 91 例,占 92.86%.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使用浓度为 2.0 mg/ml的 55 例,占 38.46%,其次浓度为 0.8 mg/ml的 41 例,占 28.67%,浓度为 1.5 mg/ml的 28 例,占 19.58%.超适应证用药共 26 例,主要为脑梗死 13 例,占 50%,脑震荡 4 例,占 15.38%.使用 1~7 d的人数为72 例,占 50.35%,其次 8~14 d的 64 例,占 44.76%,大于 2 周的 7 例,占 4.90%.143 例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经观察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用药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提高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用药合理性、安全性,改善医嘱用药的质量,为就医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不合理用药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溶媒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