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信迪利单抗致一例免疫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分析与处置

    谢希晖王学芳张玲马玉婷...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信迪利单抗引起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原因、处理方法及药学监护,保证患者免疫治疗安全有效。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信迪利单抗致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从不良反应发生鉴别、机制、处理方法及后续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供药学监护。结果 信迪利单抗可引起免疫治疗相关性肝损害及血小板减少,尽管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应对接受免疫治疗且存在潜在抗肿瘤治疗风险的患者及时进行基线评估,做好患者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管理,配合临床医生进行相关疾病的评估、干预和治疗,降低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预后风险。结论 临床药师主动监测并参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血液毒性及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分析、药学监护及治疗方案分析,可降低肿瘤不良反应预后风险,为临床行免疫治疗患者提供用药参考及指导,有效提高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肝损害血小板减少

    美罗培南再激发致严重血小板减少一例并文献复习

    巩学峰苏长海田宜玄张晴...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致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 1 例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过程中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例,检索相关文献探讨美罗培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特点。结果 美罗培南可致患者血小板减少,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结论 高龄、肾功能不全、联用其他抗菌药物或抗血栓形成药的患者使用美罗培南治疗过程中需主动监测相关药品不良反应。

    美罗培南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低剂量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张波刘煜清胡晓芹李承宗...
    8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考察真实世界非瓣膜性房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使用低剂量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Non-vitamin K antagonist oral anticoagulants,NOACs)的临床结果,为NVAF患者应用NOACs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促进其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纳入 2020 年 1 月~2022 年 4 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使用NOACs抗凝治疗的NVAF患者,比较使用低剂量NOACs治疗的患者和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治疗的患者 12 个月内缺血性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ischemic stroke/systemic embolism,IS/S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结果 在 419 例NVAF患者中,286 例患者使用低剂量NOACs(68。3%),其中利伐沙班为 201 例(48。0%),达比加群为85 例(2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与推荐剂量治疗相比,使用低剂量NOACs患者发生IS/SE风险显著增加(OR:7。42;95%CI:1。50~36。70)、但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低剂量NOACs可能会增加NVAF患者血栓栓塞的风险,且未降低预期的出血风险,为保证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谨慎超说明书使用低剂量NOACs。

    非瓣膜性房颤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抗凝出血栓塞

    41例依替米星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马晓东谢彦军霍艳飞王涛...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依替米星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风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泰安市ADR监测数据库(2008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7 月 31 日)中 41 例涉及依替米星的 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 例报告中,新的一般报告 8 例(19。51%),严重报告 10 例(24。39%)。男 23 例,女 18 例,患者年龄以 45~64 岁及 65 岁以上居多。既往有ADR史的患者 2 例。多数ADR发生在用药1 d内,累及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胃肠系统损害、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肝胆系统损害等,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氨基转移酶升高等。结论 依替米星说明书警示信息不足,药品生产企业需加强对上市后监测数据的研究,进一步完善说明书,增加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的提示。临床应重视老年患者超剂量用药风险并加强对患者肝肾功能的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依替米星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药品说明书

    44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及用药监护建议

    吕瑞琼阮淑芳赵晓君林悦甜...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某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用药监护建议。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19 年 1 月~2023年 6 月医院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ADR报告 446 例,用Excel软件对ADR报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可发生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的给药途径;女性ADR发生率多于男性;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神经系统损害(25。73%)、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1。99%);涉及新的、严重的ADR的药品类别最多的是神经系统药物(66。89%),排名前三药品分别是喹硫平、丙戊酸钠、氯氮平。结论 建议关注女性、联合用药、长期服药患者的用药安全;重点关注临床症状隐匿、容易掩盖的严重ADR。

    精神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用药监护

    一例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性肝损伤的案例分析及药学监护

    张少芳尹美林孙阗王洋...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抗肿瘤药物替雷利珠单抗引起免疫性肝损伤药学监护模式,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对1 例替雷利珠单抗致免疫性肝损伤的案例进行分析,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药师提出用药建议,被临床采纳,患者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逐渐转归,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为肿瘤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提高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安全性。

    替雷利珠单抗免疫相关性不良反应免疫性肝损伤药学监护

    某院120例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王蕾曹辉焦阳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减少ADR的发生。方法 从性别、年龄、给药途径、主要药物、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情况等角度对某院上报的 120 例抗结核药物ADR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在 120 例ADR患者中,男性占比 61。67%,50 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达到了 58。33%;静脉给药方式引起ADR占比达到了62。50%;严重程度一般的ADR占 87。50%,新的一般的ADR占 10。83%,严重的和新的严重的ADR各占 0。83%;ADR累及器官或系统最多的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全身性反应,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利福平和莫西沙星。结论 临床治疗中从预防、治疗、预后全过程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及时补充完善用药风险提示;医护人员加强ADR监测和上报。

    不良反应抗结核药物肺结核合理用药

    左西孟旦和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夏太云李芸廖伟波卓丽乔...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和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 2020年 2 月~2022 年 5 月于某院收治并确诊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筛选其中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三组。三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治疗,B组患者给予比索洛尔治疗,C组患者给予左西孟旦、比索洛尔、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均升高,C组患者水平分别高于A组和B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水平均降低,C组患者水平分别低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ation,FMD)均升高,C组患者水平分别高于A组和B组,内皮素(endothelin,ET)指标水平均降低,C组患者水平分别低于A组和B组(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3。08%,B组为 18。52%,C组为 22。22%,三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比索洛尔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状态。

    冠心病心力衰竭左西孟旦比索洛尔瑞舒伐他汀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

    不同剂量IVIG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川崎病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江金霖胡培刘佳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对川崎病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 2020 年10 月 1 日~2023 年 6 月 30 日的 31 例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 15)和观察组(n= 16),其中对照组采用小剂量IVIG(0。4 g/kg)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IVIG(2 g/kg)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T细胞亚群变化、退热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FBG)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细胞亚群CD4+、CD4+/CD8+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而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大IVIG剂量(2 g/kg)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川崎病患儿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与炎症水平,减轻患儿临床症状,使患者凝血功能维持稳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IVIG双嘧达莫糖尿病川崎病凝血功能

    碳酸镧联合血液灌流对比碳酸镧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对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磷和减轻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观察

    尹晓晖黄杰贤郭海燕余雅婷...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碳酸镧联合血液灌流对比碳酸镧联合血液透析滤过在降低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磷和减轻皮肤瘙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在 2022 年 5 月~2023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慢性肾衰竭并高磷血症伴皮肤瘙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获得对照组(44 例,口服碳酸镧咀嚼片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与研究组(44 例,口服碳酸镧咀嚼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钙、血磷与甲状腺素,并发症发生率与皮肤瘙痒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82%相比,研究组 95。45%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钙、血磷以及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上升,血磷与甲状腺素水平均降低,其中,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大(P<0。05)。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13。64%vs。2。27%),皮肤瘙痒改善率较高(75。00%vs。90。91%)(P<0。05)。结论 与碳酸镧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相比,在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应用碳酸镧联合血流灌注治疗效果较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钙、血磷与甲状腺素水平,提升皮肤瘙痒改善率与治疗效果。

    碳酸镧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慢性肾衰竭高磷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