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风(中经络)用药规律

    吴庆刚潘赐明张书涵王思绮...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风(中经络)用药规律。方法 基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挖掘归纳中风(中经络)相关复方,通过Excel和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其用药频次、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并研究其用药规律。结果 共计纳入108 首方,167 味中药,高频次药物有川芎、白术、当归、生黄芪和地龙等。中药功效类型以补虚类、活血化瘀类和平肝息风类为主。气味归经以温、甘、脾经为主。层次聚类分析共聚为 7 类,C1:生甘草、川芎、当归、白术、茯苓;C2:全蝎、地龙、僵蚕;C3:生黄芪、党参、红花、桃仁、生地黄、赤芍;C4:鸡血藤、延胡索、独活;C5:枸杞子、麦冬;C6:酸枣仁、泽泻、葛根、陈皮;C7:太子参、熟地黄、炙黄芪、厚朴。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川芎-红花,川芎-当归、白术是核心关联用药。结论 中风(中经络)中药用药以补虚固其本,活血化瘀治其标,平肝息风以缓其急。

    数据挖掘中风中经络中药

    补中益气汤结合针刺治疗直肠癌术后气虚不固证泄泻的临床研究

    崔潞阳杨丽芳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补中益气汤结合针刺治疗直肠癌术后泄泻(气虚不固证)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 2022 年 6 月~2023 年 6 月期间在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及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直肠恶性肿瘤术后泄泻(气虚不固证)患者 78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其中对照组术后采用磁刺激仪联合思密达蒙脱石散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磁刺激仪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肠胃质量功能、临床相关指标、盆基底恢复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肠总功能的优良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治疗后观察组的相关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盆基底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泄泻(气虚不固证)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结合针刺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胃肠总功能及临床症状,促进盆基底的恢复,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补中益气汤针刺直肠癌术后泄泻气虚不固证

    揿针联合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海李孟媛刘玉欢段长伟...
    182-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揿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本研究共有 186 例COVID-19 患者参加,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揿针联合中药治疗)与对照组(中药治疗),治疗疗程为 14 d。在试验结束时,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将 186 例患者(试验组 126 例,对照组 60 例)纳入完整的数据分析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尤其在揿针结合中药治疗的 3 d后,干咳、嗅觉和味觉丧失、头晕和头痛症状明显恢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治疗 7 d后,乏力、咽痛、鼻塞和流涕症状有所改善(P<0。05)。表明揿针联合中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预后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 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角度来看,揿针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治疗COVID-19 的潜在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COVID-19 患者的临床症状。

    揿针中医COVID-19疗效安全性临床症状

    清肺化痰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昱霖张文静谷永娟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清肺化痰汤联合针灸在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21 年 6 月~2023 年 6 月收治的 100 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进行清肺化痰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血常规、炎症因子水平和神经损伤功能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4。00%,对照组为 80。0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平衡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白细胞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损伤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化痰汤联合针灸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血气指标、血常规和神经损伤功能,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清肺化痰汤针灸脑卒中肺部感染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蒙药漏芦花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孔梓屹魏成喜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漏芦花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文献挖掘筛选漏芦花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GeneCards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检索OA靶点,将所得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并使用Cytoscape3。9。1 软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共同靶点"网络图,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得出关键靶点进行富集分析,最后选取富集程度较高的靶点与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模拟。结果 筛选得到漏芦花含有 8 个活性成分对应 186 个靶点,与 23 842 个OA靶点得出共同靶点 185 个,其中包含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1(AK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8(CXCL8)等 74 个关键靶点。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GO)显著性结果中包含 92 个生物过程,9 个细胞成分和 36 个分子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富集分析(KEGG)得到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 3 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 98 条显著性富集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漏芦花的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漏芦花治疗O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共同作用的特征,初步确定了漏芦花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性,为后续的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

    网络药理学漏芦花骨关节炎分子对接蒙药

    信息动态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