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半月刊

1671-0134

cmkj@xinhua.org;hanzg@xinhua.org

010-63071478/4927

100031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中国传媒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查看更多>>《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原名《中国新闻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的一本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技术与社会焦虑

    李净
    6页

    主体的迷失:青少年群体的数字媒介焦虑

    赵红勋程文倩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数字技术强力渗透下,青少年的数字媒介焦虑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征候。描摹青少年数字媒介焦虑的表征形态,为理解当代青少年的数字化生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方法]通过阐释性解读,探析青少年数字媒介焦虑的生成进路、表征形态与现实影响。[结果]青少年数字媒介焦虑的产生受到社会转型与技术异化等影响,其通过数字身份焦虑、媒介时间焦虑及隐私失控焦虑三种形态进行体现,不仅窄化了青少年主体思维,而且带来了数字劳动的异化风险。[结论]数字媒介在丰富青少年学习渠道、拓展社交范畴的同时,也诱发了媒介焦虑问题。我们既要悦纳数字媒介技术发展带来的多元可能性,又要审慎地解构与应对其带来的社会焦虑情绪,使技术真正为人所用、服务于人。

    青少年数字媒介媒介焦虑媒介技术主体迷失

    技术进步与焦虑:生成式AI如何重塑传媒与教育

    曹娟齐笑甜
    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技术革命历来伴随着社会变革与焦虑。本文旨在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AI)如何重塑传媒行业与教育领域,特别是其在应对技术焦虑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归纳总结,本文梳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分析了AI技术引发的主要焦虑类型及其成因,探讨了技术进步对传媒行业与教育领域的影响及其转变路径。[结果]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提高传媒行业效率和生产力方面表现突出,同时在教育领域展现了显著的辅助教学潜力。然而,广泛应用此技术也带来了人的主体性焦虑、就业焦虑、版权焦虑和教育焦虑等一系列问题。[结论]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传媒和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要充分发挥其潜力,需要有效应对技术焦虑,通过技术赋能和教育改革促进技术的积极融合。尽管技术进步带来了焦虑,但也是推动变革与创新的重要动力,应以积极态度迎接新技术,以助力传媒与教育领域的持续进步。

    生成式人工智能传媒行业教育领域技术焦虑技术赋能

    青年群体时间焦虑的话语表征与反思

    胡沈明汪静雯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时间不仅定义人的本质存在,人类的时间话语还具备表征个体心态、生活状态以及社会文化的功能,据此可以观察相应的文化。[方法]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社会逐渐进入加速时代,社会时间的延长挤压了个体的自由时间,通过对青年时间焦虑话语表达的文本进行分析,能揭示青年群体的相应状态。[结果]青年时间焦虑话语表达主要围绕年龄焦虑、衰老焦虑、主体丧失焦虑以及社会比较焦虑等主题展开,其焦虑产生的原因与资本、时间道德化以及媒介呈现等相关。[结论]青年时间焦虑话语既是一种群体情绪调节的表达,而是一种情绪感染机制,具备社会动员效能。

    青年群体时间焦虑话语情绪感染

    我国农业科学综合类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段俊枝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业科技期刊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传播、助力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级农业科技期刊数较少,尤其是农业科学综合类期刊,探讨农业科学综合类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对培育世界一流期刊具有重要作用。[方法]以连续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0 版、2021 版和 2023 版)的 29 种农业科学综合类科技期刊为样本,对其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网络影响力指数和世界影响力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农业科学综合类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提升策略。[结果]通过建设国际化编委会和审稿专家库,拓展国际化优质稿源,申请被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积极创办英文科技期刊、提升英文期刊数量和质量等策略可以提升农业科学综合类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结论]农业科学综合类期刊在严控内容质量的基础上,拓展国际化稿源,拓宽国际传播渠道,进而提升国际影响力。

    农业科学综合类期刊国际影响力世界学术影响力指数网络影响力指数世界影响力指数国际影响力

    新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王侃
    30-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 5G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新一代数字技术所引领的社会变革、媒介变革和传播变革进入全新阶段。中国电视剧需要适应全球信息传播技术嬗变以取得更好的海外传播效果。[方法]运用案例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中国电视剧在推动中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打造国产剧的大众文化海外传播新格局和彰显文化软实力中的传播策略。[结果]中国电视剧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建构国家形象的媒介载体,其跨文化传播逻辑深刻影响海外文化认知度和传播矩阵的构建。[结论]适应新型全球化浪潮正成为各国影视文化传播生态链发展的主要趋势。国产剧如何打开国际市场、提升海外影响力和开拓海外传播渠道,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新全球化时代媒介传播格局中华文化

    大数据分析对融媒体新闻传播策略的优化

    邓丽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时代融媒体新闻的特征以及大数据分析对融媒体新闻传播策略的优化,为当下融媒体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助推融媒体新闻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当前大数据分析的优势,运用文献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探究在大数据分析环境下对融媒体新闻传播策略的优化探索。[结果]本文以融媒体新闻的概念解析为切入点,从互动性强、多渠道传播、多媒体融合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融媒体新闻的时代特点,在此基础上巧妙发挥大数据分析在融媒体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潜力,提出深度分析受众,实现精准传播、驱动内容创新,提升新闻价值、优化传播路径,提升传播效率、探索新盈利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融媒体新闻传播优化策略。[结论]在数字化时代,要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优势,为融媒体新闻传播的高质量发展打开新格局,以更加高效、精准的方式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新闻信息获取途径,推动我国融媒体新闻的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融媒体新闻传播策略优化数字化时代

    公共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及风险治理策略

    董雨露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数字化时代公共传播的风险治理能力。[方法]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讨论了公共传播在数字化时代的转型。[结果]一是转型方向方面,公共传播需要整合数字技术资源,不断创新传播方式、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强调双向互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合规性;二是数字化传播带来的优势方面,主要体现为公众参与意识、信息传递时效和社会风尚形成。[结论]一要建立多元信息传播渠道,二要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三要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四要强化风险监测技术手段,五要强化风险治理应急预案。

    公共传播数字化转型风险治理

    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下做好新闻传播的对策

    李丽娟
    42-4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将分析说明在新质生产力要求下如何做好新时期新闻传播内容生产和形式表现,更好地引导新闻舆论和传递社会正能量。[方法]阐述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指出什么是新闻传播的新质生产力,以及新质生产力对新闻传播的要求。[结果]在科技发展及媒体融合等因素下,新质生产力对新闻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论]新闻传播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与形式均要顺应趋势、与时俱进,在新闻实践过程中要把新质生产力强调的创新、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充分体现出来。

    新质生产力新闻传播媒体融合科技发展AI大模型

    基于BERT-BiLSTM模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预测

    饶丹钟磊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重大突发事件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高效应对突发事件,妥善引导网民情绪是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环节。[方法]为实现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热度走向预测,本文引入BERT-BiLSTM情感分类模型输出原创帖文本的情感倾向,选用原创帖发布量、转发量、评论量、点赞量、情感倾向值五类指标计算舆情热度,采用时间序列模型进行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预测。[结果]加入情感倾向值后的热度预测模型会更为准确,且在其他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热度预测中也具有有效性。[结论]本文构建的基于BERT-BiLSTM模型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热度预测模型为舆情监管部门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能够有效捕捉和分析网络舆情中的情感倾向和热度变化趋势。

    网络舆情BERT-BiLSTMARIMA突发事件热度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