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半月刊

1671-0134

cmkj@xinhua.org;hanzg@xinhua.org

010-63071478/4927

100031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中国传媒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查看更多>>《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原名《中国新闻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的一本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引领与化解:融媒体时代下高校舆情应对机制"供给侧改革"的研究

    徐轶凡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近年来融媒体蓬勃发展,信息传播方式迭代更新与高校舆情应对机制陈旧保守,与实际工作存在脱节的矛盾与问题.[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梳理研究近年来高校舆情应对机制的建设过程,对机制发挥作用成效的评估与存在问题的具体分析,凝练提出围绕"人、技、制、流"四个环节进行机制更新与完善,强化思政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融合育人的作用,实现更高能级的舆情应对机制供给的结果策略.[结果][结论]在科学有效的应对机制与融合育人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对融媒体时代下高校舆情的引领与化解,切实防范校园舆情风险,守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融媒体应对机制高校网络舆情融合育人

    解构新时代新闻策划的思考与实践——以《盘锦日报》推出的系列新闻策划为例

    赵艳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聚焦媒体融合时期传统媒体新闻策划的方略.[方法]以《盘锦日报》成功策划的一系列报道为例,通过对一篇篇稿件的深度解析,摸索出可操作性的新闻策划的应对策略.[结果]提出从讲政治、聚焦重点、成就报道三个方面提供新闻策划方法.[结论]担起政治责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把关定向,塑造好盘锦形象;聚焦重点工作,系统谋划、统筹安排做透政策解读,传播好盘锦声音;营造舆论氛围,气势恢宏、场景变换做精成就报道,讲好盘锦故事.

    新闻策划传统媒体把关定向政策解读成就报道

    5G广播应用与发展趋势分析

    林淦高珮彭汉龙陈常婷...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作为广播行业新技术的 5G广播技术,进行应用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与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趋势探讨.首先,介绍了5G广播的发展状况,列举并分析了5G广播的应用领域,包含媒体娱乐、应急广播、车联网、物联网等,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多媒体交互服务的同时,也缓解了频谱资源紧缺的问题.[结果]结合各类技术探讨未来发展趋势.[结论]通过系统性地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研究 5G广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为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提供思路.

    5G广播技术协同覆盖融合组网卫星广播

    元宇宙视阈下的影游融合——寻求交互性与电影化的平衡

    李墨轩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元宇宙和影游融合对于人们体验和创造力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影游融合在元宇宙中的发展.[方法]分析元宇宙和影游融合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其互动性、语言和媒介之间的挑战.同时,理解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内在逻辑.[结果]元宇宙的虚拟宇宙构建为人们带来丰富多样的感官体验和互动方式,拓展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影游融合在元宇宙中有更多的发展可能,为人们带来全新的体验.[结论]将影游融合与元宇宙概念相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路径来推进影游融合的发展.在数字化时代,深刻理解媒介之间的关系和价值意义对促进影游融合和元宇宙的发展至关重要.

    元宇宙影游融合互动性电影游戏

    传统媒体朝向新媒体转型的难点、误区和突破研究

    刘智峰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传统媒体在面对新媒体竞争时的转型难点和误区,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方法]通过对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的困境和挑战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建议.[结果]研究表明,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技术平台转型难、内容创新难、商业模式调整难、人员适应难以及竞争压力大等难点.还极容易走入忽视自身价值、强调技术忽视用户、过度关注流量、盲目迎合浅层需求的误区.[结论]为了适应新媒体竞争环境,传统媒体应深入了解新媒体趋势、确认清晰的转型定位;整合新媒体技术与人才、持续创新多元化内容;灵活调整商业模式,构建独立品牌和用户关系;鼓励创新提高容错率,塑造可持续性创新动能.以保障自身在新时代中保持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传统媒体新媒体媒体转型跨界壁垒

    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纪录片创作题材与手法分析

    吴婷婷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新媒体环境极大地改变了纪录片的制作、传播和营销过程,彻底转变了整个影视行业的生态,为纪录片行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微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角色.[方法]本文通过对微纪录片的场景变化、题材选择、展现手法等方面的分析,深入理解这一艺术形式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需求.[结果]研究表明,在新媒体环境中,微纪录片的创作面临着迎合和提升公众审美意识的挑战,同时需利用影视制作技术革新的机遇.在选题策略上,微纪录片应更紧密地贴合大众视角,追求展现日常生活的真实本质,并顺应当前社会文化潮流的发展趋势,从而使得微纪录片的内容更加贴近普通观众的生活实际,以及更好地反映社会文化的现实动态.微纪录片的大众化和平民化趋势是其在新媒体环境中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内容的现实化使微纪录片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剪辑的加速和人物刻画的精准则使得信息传达更为高效,更能引起观众共鸣.同时,新媒体平台为微纪录片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使之成为大众表达自我和记录现实的重要手段.[结论]综合来看,微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不仅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更是连接创作者和公众的桥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新媒体微纪录片场景变化题材选择展现手法

    新媒体视域下偏远地区乡村文化建构探究

    陈永
    72-7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偏远地区进行乡村文化建设是推动建设美丽乡村、富裕乡村的关键因素.[方法]本文通过对滇西北偏远乡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从文化建设主体、文化赋权、新媒体、老人和孩子等角度对偏远乡村文化建构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结果/结论]偏远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让他们自己使用新媒体讲好自己的故事.

    新媒体乡村文化建构文化互构媒介素养乡村故事

    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传播的经营策略研究

    禹广乐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广告传播在不同媒介的特点各不相同,具有普遍存在性、多样性等特点,而在新媒体环境下,表现形式、传播渠道、信息来源都出现了不同的特征.[方法]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在新媒体环境下广告的传播模式由"中心扩散"发展为"多点互动",并且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和控制力,新媒体又有生存的需求和"短、精、快"等特征,两者之间是竞争体,也是矛盾体.因此,两者之间可以是相辅相成、协同发展,也可以是矛盾激烈、适者生存.广告在新媒体的发展时间并不长、品牌的口碑较弱、数据的真实性无法查明等问题.[结果]在复杂的传播环境下,对于不同的广告客户来说,一方面是选择的偏向,更是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的驱使,另一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整合传播的契机,多平台的宣推,为品牌形象的提升和认知度做好了铺垫.如何迎接挑战,面对下沉市场,广告客户的投放方式也会根据市场规律不断进行调整,营销市场和新媒体平台都会将消费群体进行精细分层,更需要积极面对市场环境,拓宽思路,更加多样地贴合广告市场.[结论]"新"与"旧"之间的博弈是受众细分的结果,也更加凸显在新媒体环境下,探寻广告传播经营策略的必要和迫切.

    新媒体广告传播经营策略消费者

    浅析2024年央视春晚的传播策略与启示

    陈佳欣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旨在从传播效果的角度剖析2024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传播策略,为未来春晚制作提供启示.[方法]通过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晚会的传播策略,包括符号多元互动、节目与集体记忆的共鸣、魔术失误意外"出圈"、科技赋能与媒介融合等手段,以及具体创新举措如《难忘今宵》的改编,评估其对观众的影响和传播效果.[结果]研究发现,2024 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功实现了文化与受众需求的融合,打造了顶级视听盛宴.晚会中的多元符号互动、满足受众"期待"等策略有效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认同感,而魔术失误意外"出圈"则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进一步增强了话题的传播效果.[结论]笔者认为,未来的春晚制作应重视提升内容质量,实现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通过故事性叙事增强受众代入感,并巧妙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提升春晚的传播效果,满足观众的多元化诉求.

    2024央视春晚传播效果文化与受众需求科技赋能

    融媒体环境下业财一体化平台设计

    张帆杜亚茹张新东吴楠...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通过介绍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基本情况.从目前媒体融合发展在业务和财务方面遇到的核心问题出发.[方法]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结果]搭建出一套将广告业务、合同管理、费用报销、资产管理、财务管理、OA管理和报表管理等核心业务有效融合的平台.[结论]实现从业务场景的流转到全流程数据的追溯和深层数据关联关系的挖掘,全面增强了数据应用能力,推进集团全面数字化转型,极大地提高了运营管理效率.

    媒体融合人工智能业财一体信息化平台